第614章载入影史(23)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油炸大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4章载入影史(23)

第614章载入影史(23)

“谢谢,谢谢评委团。”沈言并不准备发表长篇大论,尽量简短的说道,“谢谢,谢谢《燃烧》剧组的每一个人!这个金狮奖对我意义非凡!”

“去年,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先生说了‘中国电影不太适合电影节!’,然后我拍了《燃烧》…也算是一种回应吧!”

“我知道《燃烧》很不错,只是我没想到你们不仅给了我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现在还把金狮奖给了我…我敢说这届评委是最大胆的人!”

说到这,沈言乐了:“准备明天面对全世界媒体的攻击吧!”

“再次感谢威尼斯,谢谢!”

沈言鞠躬,然后…跟着工作人员去了后台,接受媒体采访。

……

此时,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已经疯了!

威尼斯时间比北京时间慢6小时…

也就是说闭幕式颁奖礼晚上八点开始,北京时间是凌晨两点…

不过,即便凌晨也很好办…

一般来说,现场记者一传回稿件,这边就往做好的模版上套,然后填充内容就行…

但这次《燃烧》创造了威尼斯的历史——一举拿下三项大奖!

之前准备的模板全都报废了。

谁踏马能想到沈言居然这么牛逼?

即便是他自己吹牛逼也就吹了‘金狮奖’…

没想到除了金狮奖,这次还拿了影帝、最佳导演…

一部电影直接赶上了贾章柯+江闻!

只能急急忙忙赶工…

这只是资讯消息,接下来还要回顾过去,畅想未来,主题专访,问问亲朋好友对当事人的印象巴拉巴拉。

起码五天内,娱乐新闻都不用愁了。

是,现如今的观众对欧洲三大并不算特别重视…

甚至很多观众连欧洲三大是哪三大都不清楚…

但对于电影人来讲,欧洲三大是很多人的目标。

实话实说,从《红高粱》到《霸王别姬》,从《悲情城市》到《花样年华》,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是靠它们才一点点捧起来的。

这几年,内地市场蓬勃兴盛,观众对戛纳最大的印象就是红毯,或者说范小胖!

但三大电影节本身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

除非有华语电影获奖…

或者营销的牛逼——当年贾章柯的《江湖儿女》各种营销,感觉金棕榈稳了。

看看这些标题:‘贾章柯《江湖儿女》无差评,赵涛影后稳了?’、‘《洛杉矶时报》评“江湖儿女”:金棕榈有力竞争者’、‘《江湖儿女》戛纳首映热度高,观众用五分钟掌声致意,金棕榈稳了!’

后来全程陪跑…

但戛纳的知名度确实扩张了!

哦,插一句,后来,贾章柯学会低调了,《风流一代》没有再提争夺金棕榈…

当然,比不上娄晔、王晓帅,他俩压根没有报道!

你知道娄晔0分电影的名字是啥吗?

你知道王晓帅那部怀念地主爷爷电影叫啥名字吗?

因为他俩的电影没过审!

有些圈子非常有意思,涩情+血腥+暴力+反政府+丧=伟大的电影,他们坚定地认为中国没有伟大的电影。

然后非要硬着头皮的接受审查,删减,死乞白赖的要在内地上映,结果惨败…

得出结论:审查制度不行+创作环境不行+这届观众不行。    咳咳,扯回来!

现阶段,拿过欧洲三大大奖的华语电影也就14部,其中威尼斯7部(《悲情城市》、《秋菊打官司》、《爱情万岁》、《一个都不能少》、《断背山》、《三峡好人》、《色戒》),戛纳一部(《霸王别姬》)、柏林电影节六部(《红高粱》、《喜宴》、《香魂女》、《理智与情感》(李安英语片)、《图雅的婚事》、《白日焰火》)。

沈言的《燃烧》是第15部,而且同时拿了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两个大奖!

创造威尼斯影史了!

说一句载入史册也不为过。

要知道,他才二十六岁啊!

……

后台群访,沈言拿着金狮奖奖杯还有获奖证书,先摆好造型,拍了一堆照片。

坐下,拧开自己的保温杯,对工作人员说了句:“麻烦给我倒点热水!”

“…ok!”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