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倒字联盟的瓦解(上) - 程序员重生:简直开挂 - 淡蓝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9章倒字联盟的瓦解(上)

两天之后,谢重回到了渝城!

2004年11月初,7纳米光刻机成功抵渝城港口,由于现在字符科技的半导体工业园还没有开工,还停留在设计阶段。

光刻机也只能暂时安排在科研大楼的地下室!

要见到光刻机,没有谢重的同意,是不可能的,保安部门安排人,24小时轮岗,除了芯片研究团队,其它人不得靠近,否则立刻开除!

电子科技大学的孙教授看到光刻机后,直接从电子科技大学辞职,他要全身心投入到芯片制程上来。

发誓要研究出国内第一款cpu芯片!

这是字符科技迎来第三位院士,第一位是系统设计院土张春城院士,虽然在国内名声未显,但国内第一款国产操作系统却有他的劳。

这是谢重好不容易请来的,有这位大神在,他心安!

第二位来看于xx工商大学的陈院士,是微电子方面的专家、工程院院土,负责手机、平板电脑的整体设计。

第三就是芯片就是这位芯片院士,这个,手机开发的三驾马车就齐活了,三位院士,分别带三个团队,而田健负责居中协调。

谢重负责最后的产品设计和定型。

最终,字符智能的第一款手机取名xphone手机,也代表着字符科技从此起飞,走向星辰大海,手机操作系统为charos,芯片取名为鲲鹏x1.

其中山海经是这样描述鲲鹏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谢重觉得,鲲x1将终结国内没有芯片的历史,必将扶摇直上九万里!

接下就是芯片流片!

芯片流片是指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完成后,进行生产制造的过程。

在芯片设计阶段,孙教授的硬件团队根据需求和规格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布局和验证等工作。完成设计后,需要将设计转化为物理实体,即进行芯片制造。

这个过程包括将设计转化为光刻掩膜,通过光刻技术将电路图案逐层刻写到硅片上,并进行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如薄膜沉积、刻蚀、离子注入、金属化等,最终形成完整的芯片。这个过程就是芯片流片。流片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芯片的性能和质量。

由孙教授带领团队完成。

三天过后,孙教授上交了一份流片方案,谢重看了直皱眉头。

”孙教授,当下全球没有一家有能力对45纳米芯片进行流片?“谢重不敢相信的问道。

”是的,当下,中芯国际已经能够量产110纳米芯片,而当时台积电是90纳米,两者一度只有1年的技术差距。“孙教程说道。

”但要生产45纳米的芯片,他们都还做不到。“

“可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谢重对芯片不太了解,只知道iphone的a4芯片是45纳米,就要求芯片设计按照45纳米来做。

”老板,这是个好机会啊,我们光刻机也有了,现在只差制程人才了,我们组建自己的制程团队,我们芯片设计团队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制造成45纳米的芯片!“孙教授说道。

谢重摇摇头,他感觉自己被孙教授坑了。

孙教授是专业人士,他当然知道流片的重要性,却没有告诉谢重,当下的设计方案,还达不到制程条件,而且之前不说,偏偏芯片计完成之后才说?

软开团队己经把基于45纳米的芯片在模拟器上模拟了,系统能跑起来,并且还十分流畅。

剩下的就是表现层,也就是系统窗口化!

最后就是应用软件的开发,结果,孙教授告诉他,全球没有工厂可以做出来,这.....谢重看孙教授的眼光越来越冷。

目的很明确,就是倒组建芯片制程团队!

谢重不想这么早,何况场地,操作工人等等,要开一个厂那有那么简单。

谢重被孙教授气不活了。

“老板,这一个重大的历史机机遇,国内的芯片,与国外芯片制程相差不大,而我们设计又走在前沿,那么为什么我们制程不跟上呢?”孙教授信誓旦旦的说道:“老板,给我两年时间,一定把45纳米制程给攻克了。”

两年?谢重有些不相信。

自己还是太心急了,想赶在android之前,发布第一台智能手机,android是2007年11月5日发布的,

随后,谷歌还成立了全球性的联盟组织,包括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和芯片制造商,彻底了封死了其它手机操作系统,君不见,前世阿狸的云os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布。

谷歌能所有他的合作商发去通知,要么用android操作系统,要么用的云os手机操作系统,只能二选一。

后来,只有htci和另一家公司不惧android,结果被谷歌彻底封杀,退出历史舞台!

这就是垄断的威力!

两年,谢重当然能等,也不是等不起,可是,两年之后,孙教授真的可以把45纳米工艺制程搞出来吗?

如果不能,自己又应该何去何从呢?他站起身来,有些举棋不定,这是一场豪赌!谢重站起身来,仔细的盘算手中的筹码。

操作系统的最终实现,谢重问了一下,五百人的开发团队,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把系统搬进模拟器,现在的模拟器,还只是一些底层的代码在跑。

手机的整体设计会快一些,但部件要求比较多!

另外,字符科技率先申请了2g/3g网络专利,这个已经在路上,要完成这方面的布局,还需要一些时间。

谢重之前小看了智能手机,上千号人,前前后后,忙活了一年,还是自己太理想化了,没有考虑到当下的环境。

“老板,别犹豫了,我们要光刻机,有人才,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干呢?”孙教授也站了起来:“给我两年时间,一定可以攻克,何况,我了解过其它部门,要完成一系列的协同,最少也需要两年的时间。”

“孙教授!”谢重加重语气:“你真有把握,两年之内攻克45纳米制程?”

“老板,我研究芯片一辈子了,海外期刊,期期不落下,从接到任务开始,我在大脑里模拟了无数次制程,相信我,我和我的团队一定可以在两年内拿下45纳米制程。“孙教授保证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