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决议反攻
“哈哈哈!”面对郭汜的诘难,贾诩倒是意料之中的一样,他先是哑然大笑,随后将手指着目前地图上匈奴人所占据的位置。
“郭将军你看,匈奴人的大军现在已经龟缩进了张掖郡城一带,如果撤军的话,将会很迅速地就可以退出张掖,回到草原。”
他将几条快速的退路都指了出来,郭汜一看,觉得是有些道理,但心里总有觉得不对劲,毕竟他跟匈奴人打过了这么多年的交道。
匈奴人一个个都是得寸进尺的人,他们刚刚得到了一点点甜头怎么可能会轻易地善罢甘休呢?
“贾诩先生,本将军有些不解,既然匈奴要撤军,可他们为什么还要选择继续待在张掖郡城呢?而不是直接撤走?”
牛辅认为贾诩说得话都很正确,毕竟他之前关于赵政的预判以及袭击北山的想法都得到了灵验。
但他还是有些奇怪。
如果撤军不一鼓作气的话,他们还停留在郡城干嘛?
伺机反攻吗?
“这个贾某也不知道!”贾诩摇了摇头,他也很不懂匈奴人的这个想法,或许在他看来匈奴人用兵打仗是完全没有规律的。
推敲匈奴人的行为方式,还不如随手在纸上吐口墨水作画呢!
“哎!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我们这里兵精粮足,不怕匈奴人反攻!”牛辅对自己麾下的这上万的精锐还是很满意的。
“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敌,不如主动出击如何?”
郭汜是一个急性子,他是迫不及待想要树立战功的。眼下是大好的时机,他还指望一战封神呢!
“这”
牛辅的面色有些犹豫,他是练兵的,自然是知道现在的整个凉州精锐是个什么情况,野战的话,未必能够跟穷凶极恶的匈奴人进行一战呀!
“可以打!”
贾诩按压了一下自己的太阳穴,将怀中的一封密信拿了出来,随后将信封拆开,将里面的纸张取了出来。
摆在空气之中抖动了一下,摊在地上上,笑着道:“匈奴内部有我们的人,里应外合,可以打的!”
“自己人?”
“这是赵政的亲笔信,里面详细地说明了匈奴的目前情况。否则贾某怎么会如此武断地说匈奴要撤军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
他丝毫不在意周围人惊诧的目光,双手靠在案旁,静待牛辅将赵政的书信给看完。
“原来是这样!”
牛辅看罢,忍不住地为赵政的大义而感到了羞愧!
没想到!赵政竟然是如此的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竟然为了家国安宁,独自一人承受骂名地假意投降匈奴!
尤其是他信里面写道的那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极大地震撼了读书不多的牛辅。
更让太史慈等人哽咽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乃至于这封信被日后的著名史学家陈寿收录在了他的史学著作之中,当然这本史学著作叫什么名字,还得问那未出生的陈寿,不过应该不叫什么《三国志》了吧?
更成了后世中小学生必背文言文的噩梦!
因为实在是太长了,一封信写了三千字啊!赵政将他自己如何打入匈奴内部,如何取得信任之类的事情大书特书,甚至还一度在匈奴中抑郁了,不知道前路如何的心情都写出来了。
让人读来,潸然泪下。
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活生生地展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不过,若是他们现在知道了赵政在干嘛,一定不会感动的,甚至还会嗤之以鼻。
“是啊!牛将军,赵大侠卧薪尝胆,为了家国天下而一直在敌军之中奋斗,我们岂能胆小怕事苟延残喘在这李县城中?不如让我等带领三千骑兵先行一步,牛将军率领八千大军随后而来如何?”
郭汜一脸的跃跃欲试。
在场没有谁比他跟奢望战功了!
因为他是靠关系一步成为将军的,根本就从小兵开始历练过,所以威望不足,大部分士卒对他的呼声都不高。
甚至还有人不服他的。
所以,他迫切地需要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吃软饭的!
“嗯!既然赵大侠如此煞费苦心,那我等也不能辜负了他的心意!”牛辅点了点头,既然匈奴的情况如赵政信中所说的那么岌岌可危。
那他也就不藏着捏着了,不就是痛打落水狗吗?打就是了,犹豫什么呀?毕竟再犹豫下去,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岂不是将到手的战功给丢掉了?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带着这群人走上了点将台。
“郭汜,李傕听令!”
“我等在!”
“你们两人各率一千五百骑,驱散并且击溃匈奴布在周围的小股骑兵!”
“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华雄听令!”
“某在!”
牛辅将任务分配完毕后,就准备回到屋内准备穿戴征战的铠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