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19)
第三百四十四章《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19)一滴的牛乳
[亚美尼亚]阿伽洛年
在村里,只有一家还没有睡觉,是夫妇和他们的很小的小孩。
天气很冷。这几个穷苦的人,只是发抖。那母亲竭力将破烂布片去遮盖小孩的裸体。伊苦心的想用了这些,将他渐渐冷下去的身体温暖转来。但是无效!这些布片不够包裹;可怜的母亲绝望了,只能弯着身子盖在他上面,想保护伊的儿子不要吹风。
那父亲在这时候,用了没有表情的眼睛,看着周围进行的事情,忽然似乎苏醒了,脱下他破碎的长衣,盖在小孩上面,于是自己成了完全赤背了。
无限的大悲哀,夺去了他们寒冷的感觉了!
“阿母,一滴的牛乳!”小孩忽然叫喊起来,张大了眼睛,随又合下。他们两个人互相望着,后来忽然哭了。
妻说,“你去敲人家的门看;是一个基督教徒,——去求乞一滴的牛乳给生病的小孩。”
“半夜里那里去呢?大家都睡了,谁肯给我开门呢?”
于是又是沉默:只有蟋蟀在洞里低声叫着;小鼠咬他的食物;冷风接连的从裂孔里吹进来,嘘嘘的叫。
“一滴的牛乳!”小孩又叫了说,张开眼睛望着他的母亲,随又合下了。
两人又互相望着,眼里满了眼泪。男人这回并不说话,擦去眼泪,深深的呻吟,站起,拿了他唯一的武器——一枝细小的行杖——和牛乳瓶,走了出去,就是他原来的状态,——半裸体,也没有帽。
那里去呢?月亮用了他的冷光,照着全村。但他能寻到一个认识他的人么?他暂时忘记他为什么站在这里;而且梦想已经将他送往那里,——往他家乡的小舍,亲爱的田野去了。他又看见他那小小的玛尔太与红面颊的那梭。
所有死掉的人们,也都在那里休息着。……
“一滴的牛乳!”这声音又在他耳边响了起来。他发抖了:现在必须去寻牛乳了。
他走到一家门口,里边住着一个老年的寡妇。他站在门旁,想道,——敲呢,不敲呢?倘若有人出来,侮辱他呢?而且他不是外乡人么?
“一滴的牛乳!”这句话逼迫着他。这是他小孩的最后的希求了。他忘记了恐怖与羞耻,便去敲门。
敲门的大声和狗的合叫,一齐听见了。
他又敲了一回。末后,院子里出来了一个老女人。伊问道,“谁呢?”
外边答应说,“小祖母,是我:——亚美尼亚人,基督教徒,外乡人。看神的面上,请你开门!”
老女人开门,看见一个不戴帽的赤背的男人,吓的大叫,急忙关了门跑进去了。
他在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裸体,和可怕的形状。
他又敲间壁的门。一个男子来到门口。
他对男子说道,“我是基督教徒,从渴血的地方逃来的;我的小孩正在垂死的苦痛中,想得一滴牛乳。请看造物主的面上,给一点罢!……在去年现今的时光,我们也有许多牛;但现在一切都没有了,而且非常的需要一滴的牛乳。”
这请求十分动心,这形容又很悲惨。那村人拿了一瓶牛乳给与他。这不幸的人急忙向家走去。他拿了这样难得的无价的液体,同宝贝一样的珍重。他用了他困倦的两足的余力,向前飞奔。但他在夜的寂静中间,忽然听出他妻的伤心的叫唤。
他几乎跌倒了。那可怕的悲剧的末出,现在显然已经完结了。……
他的妻只是哭着,拔自己的头发。在伊的膝上永久安静的睡着那个小小的人,——他在这被诅咒的世界上,活过的日子虽然这样少,却是看见,感觉,又担受过这许多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但那月光仍旧是明晃晃的照着这一切恶运的不幸的事情。
唉,你有什么东西不照的呢。……
附记
亚美尼亚是小亚细亚的一个小国,只有二百万的人口,向来为土耳其与波斯所分据。他们虽然也是伊兰人种,但因为是基督教徒,所以为回教的人所恨,到现在还是屡遭虐杀;亚美尼亚真可以说是殉道的国了。这篇的叙述大约便是虐杀时代的难民的生活。著者阿伽洛年(a.agaronjan)的身世虽然不详,料来也是现代的人。亚美尼亚的著作,因为文字难解的关系,外国传译的极少;十几年前我曾见过一部小说,名《暴风雨之前》(beforethestorm),现在书已遗失,连著者的姓名都记不起了。近日在爱斯普列忒编的《万国小文选》里,看见达列陀夫世界语的这一篇的译本,非常喜欢,便将他翻译出来。承孙芾仲先生借书给我,使我能够译出这篇,我很感谢。一九二〇年九月三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