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37.
入了里间,宋时璟才发现厉明野着人特地布置过,大红的绸花缎带挂了满屋,窗户、白墙都贴了双喜剪纸,铺在床榻绣着鸳鸯戏水图的喜被,上面还撒了好些大枣桂圆花生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
厉明野放他在床边坐着,又起身,端来桌上的两杯合卺酒,一杯塞到宋时璟手里,一杯自己拿着,先各饮半杯,然后坐在宋时璟旁边,与他交臂共饮。
“今夜便算你我成亲了。”厉明野抵着宋时璟的额头,缓缓道,“以后一生一世一双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宋时璟望着厉明野,眼里雾蒙蒙的,仿若醉了,又好似没醉。
他不应厉明野的话,只仰起头,轻轻地吻了上去。
衣衫散落,长夜缠绵。
他们就躲在这一方小小天地,如两叶孤舟,被欲海的浪潮推着激荡前行,浮浮沉沉,忘却所有国仇家恨,忘却过往彼此折磨的痛苦,只相互紧密交缠,享一刻情浓春宵。
厉明野将宋时璟压得死紧,顶着他撞着他,凶狠得像一头发情的狼。
宋时璟受不住,进得太深,也太烫,被胀满撑开到极致的快感席卷了他的神智,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
他唤厉明野的名,眼角湿红地发着颤,让他轻点、慢点。
厉明野不应,埋首伏到宋时璟怀里蹭他,舔他胸口,舔他的喉结和锁骨,落了一个又一个红印。
“叫夫君,”他说,“叫了便听你的。”
“……做梦,”宋时璟怎可能叫出口,满脸都红透了,一双眼湿漉漉地瞪着厉明野,冷道,“你爱听不听。”
厉明野便作罢,只抱得宋时璟更紧,愈发激烈狂猛地操进去,要他的太子殿下被操开了操熟了,快活得失神失态,只知张着两瓣湿红的唇喘息,然后被他深深吻住,不许再说那些口是心非的话。
两人折腾了半宿,夜起唤家丁烧水来沐浴,又去隔间看了看辰儿,到丑时才终于歇下。
翌日果不其然起晚了,厉明野天初亮时醒过,舍不得怀里温香软玉,抱着宋时璟又睡了过去,直至宋时璟被热醒挣扎才再醒来,眼都不睁便吻在宋时璟额上,说早。
“……早什么。”宋时璟撑起身往窗外看了眼,“日上三竿了,厉明野。”
“嗯。”厉明野应得十分理直气壮,“午好。”
宋时璟在被窝里踹了他一脚,掀了被子起身下床更衣,催道:“快起来。”
在长辈府中作客,哪有比长辈起得晚的道理,厉明野仗着那是他爹可以没规没矩,他却不行,叫老王爷看了笑话,会觉得他不懂礼数,毫无教养。
“我爹才懒讲究这些。”厉明野知宋时璟想什么,一伸手把人拉到跟前,给他系腰带,“别看他昨夜喝得凶,每回醉了都睡到午后才起——哎,腰这么细,还是太瘦了,叫人看见以为我不给你饭吃。”
宋时璟打掉他乱摸的手,背过身去理好衣襟:“除了你,谁稀罕看。”
这话厉明野爱听,心情愉悦地下床穿戴齐整,出门前瞧了眼太子殿下那满后颈的印子,到底没忍心让人看去,又回身从柜里翻出一条他娘以前给做的毛领,围在宋时璟脖子上。
“做什么,”宋时璟莫名,“我不冷。”
“好看。”出了外头有下人,厉明野偏头贴在他耳畔低声道,“李嬷嬷嘴碎,见着你这满脖子红印,不出半日全府都知道咱们昨晚干什么了。”
宋时璟无言,看了眼厉明野露出来的半截脖子,让他也围一个。
“怎么,我也有?”厉明野奇道,“昨晚你有亲……”
宋时璟捂了他的嘴,让他自己到镜前看。
红印是没有,不过落了好些细碎的小月牙,全是宋时璟被他弄得狠时用指甲掐的。
“……咳。”厉明野由衷道,“太子殿下下手真狠。”
宋时璟淡道:“比不过你。”
两人在秦王府待了半月,过完元宵才回家。
开春后厉明野还是老样子,日日往军中去,偶有一两个月回不来便往家中寄信,问宋时璟可好,辰儿可乖,父子俩有没有想孩子他爹。
辰儿想没想宋时璟不知,回信也从来只写三行。
安好。
辰儿乖。
勿念。
想不想的他不说,任厉明野自己猜去。
厉明野不在家,厉明暄便常来串门,逗逗小侄子,逗逗嫂嫂,走时马车总能多载两人,一同回秦王府去。
老王爷稀罕孙子,伺候的下人也多,宋时璟闲得日日呆坐房里,着实无趣,后来便随厉明暄到学堂里寻了份活计,给三四岁刚开蒙的孩子们讲书。
北越崇武,这些孩子家中的父兄也多半从军,休憩时宋时璟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个个都提一句厉将军,说要到他手下当兵,随他征战四方。
宋时璟问他们可了解过厉明野的为人,年纪小的只知道喊战神威武,年纪稍大的想了会儿,回答他:“厉将军是个好人。”
秦国多年来奉行强兵之策,每家每户的青壮年都从军,最鼎盛时兵力达二十万,然空有兵力而战无良策,农田也几乎无人耕种,不出十年便掏空了国库,还险遭邻国吞并。
直至厉明野出现。
他十六从军,与将士们同吃同睡,从无名小卒一步步升到校尉,军中每一个人的名字他都能叫上来。十八那年邻国来犯,两城失守后秦王任他为主将,他兵出险招,接连收复两城不止,还逼得邻国立下了三年内互不相犯的约定。
这三年厉明野带着二十万的兵,开荒地、修河道,农忙时轮番下田种地,农闲时归队集结操练。
头一年解决了各地饥荒之难,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第二年厉明野将二十万兵力缩减成十万精锐,勒令男子十五岁以下不得应征。
第三年秋收颇丰,国库存粮充足,厉明野再次率军出征,打了几场不大不小的仗,胜多败少,借此打通了秦国与其他诸侯国的互市之路,暗中增加了不少军备和战马,并加征商税,充盈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