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六爷入狱 - 蜂麻燕雀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蜂麻燕雀 >

第253章六爷入狱

第253章六爷入狱

“贼人胆虚,看来就是这个瞪眼强有问题。”孟小六回首的时候已经换了一副嘴脸,满脸笑容如沐春风,不似刚才那般杀气十足,他缓缓走过去坐回了井上身边,依旧云淡风轻置身事外。井上日昭说道:“六爷慧眼如炬,他的确撒谎了,只不过他并不像你说的那般可疑,是他事先举报的闻勇,否则我也不会派人来破坏电路,最后抓了个人赃并获。不过有其他情报组织的参与,倒也是个意外之喜。话说回来,六爷倒是好手段,本来是暴乱抵抗分子,经六爷这么一说,闻勇就成了失察之责,倒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闻勇肯定也是有问题的,是不是失察不好说,但我还真以为他罪责不大。算了,还是不说了,你看刚才我不想说吧,你偏让我问,问完弄得我还和别有用心似的,你还说我好手段我这招谁惹谁了。”孟小六很委屈的说道。

井上日昭不气反笑道:“哈哈,那倒是在下失言了,多有得罪还请见谅啊。不过六爷的分析的确高明,反正外面也还在追捕逃犯中,咱们暂时走不了,闲着也是闲着,六爷就说说吧。”

“可我万一把闻勇给说成了无罪的,恰又有理有据,那井上先生又该如何断决呢?”孟小六戏谑道:“若是依我,说他无罪,只怕井上先生心有不甘吧。可如果不听我的,那岂不是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嫌疑?你看你看,我说不说的都不打紧,还是不说的好。”

井上道:“怎么六爷还将了我一军,也罢,只要六爷说的有道理,我定当成重要参考,绝不独断专行。”

“好,咱们就事论事。”孟小六道:“井上先生且看这些货单,他们大多来自于其他公司,闻勇这边只是个中转方。对于贸易公司来说,东买西卖,上家拿货联系下家,过手必赚钱,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井上先生也在哈同大楼经营着一家洋行,我想您应该很熟悉吧。”

井上日昭点点头,请孟小六继续说下去,孟小六继而道:“刚才既然证明了瞪眼强是一派胡言,是撒谎,您也承认了,那就不存在他开箱装货的事实。如此一来,里面的货物夹带着什么,闻勇应该并不知道。

而且您且看,这些货物到达的时间不一样。就以第一批为例,是早上八点到港的,下午两点才转到别的船上离港。您应该知道,为了防止货物被盗和受损,也是防止火灾、保持通道顺畅,故此在码头上,除了立刻转运的货物,一般就是只放一两个小时也是必须入仓的,绝不能扔在码头上就这么不管不顾了。

这么说来,货品进入仓库是没错的,而闻勇手下是什么货色,你我也很清楚,就是一帮流氓而已,即便披上了商人的外衣,但他们的本性难变。这就好像是陈光一样,即便现在有钱有势,却还是一只改不了吃屎的狗。”

“注意,六爷,虽然我很赞同你的看法,但指桑骂槐的行为可不好。”井上笑道。

孟小六也笑道:“您可能想多了,不过我会注意的,我并没有说你们是屎的意思。总之正因如此,所以一直以来,起码我和陈光还没有分家的时候就是这样,仓库里需要有人看守,但只许留有一人,最多不超过两人,剩下的即便是守卫也仅在仓库外。

这是为了防止监守自盗的唯一方法,而往往留在仓库里的就是主管人,因为主管最信任的是他自己,况且他也有分红,犯不上偷窃弄得大家下不来台。那么好了,也就是说货物进入仓库,闻勇独自待在仓库都没问题。所以不能单单是因为发现了有禁运品,而又只有他在仓库里就怀疑他,这么说,井上先生觉得合理吧?”

“非常合理,请继续。”

孟小六点点头道:“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那便是捉贼捉赃,拿奸拿双,什么都讲究个人赃并获,所以下游的公司我们按说可以排除掉,毕竟人家还没收货。但您仔细看,即将装船运送给的是最终端的批发商,却还有两家是日资百货。

再看上游的供货商,也有三家也是有你们日本人的背景。货物肯定不是闻勇从上海这边运到仓库的,上海管制的这么严格,加上瞪眼强在一旁别有用心的监视,如果真有问题,他早就直接举报了,哪有这么麻烦。那么这些违禁品就应该是在货物里夹带的,井上先生,我觉得咱们有必要寻根溯源,或许问题就出在你们日本人当中。”

“混账!”井上怒道:“我大日本帝国的商人也岂是你能污蔑的!”

“你看你,我这是正常分析,怎么还急了呢?”孟小六嬉皮笑脸道。

井上日昭冷哼一声,掩盖自己失态的对身边手下问道:“人都抓回来了吗?”

“抓回来三个。”

“都带回去慢慢审问!”井上日昭说着看向孟小六。

他本想今天就当面锣对面鼓的逼孟小六认罪,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孟小六没那么容易就给趴下了。与其说孟小六他是中国人,不如说他像个日本人,那样的会隐忍、倔强和不屈,有着高贵的大和民族所应该有的一切优良品德。

只可惜孟小六做的滴水不漏,让井上一直没找到任何把柄。今天人赃并获,当场逼供或许能有成效,本来井上日昭心中大喜觉得上天眷顾,可万没想到在这一刻孟小六又变成了巧舌如簧的中国人,竟然说的他是哑口无言。

井上日昭冷笑一声道:“不过不管怎么样,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事情的真相却只有一个。闻勇如果当真不知道箱子里有什么,他怎么会命人赶紧拆箱取货?这个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多份证实,而现场这些拆开的箱子也足以说明问题,并非是我刻意栽赃陷害。如果这能说得通,那么我们前来查处却遭到了武装抵抗,这一点毋庸置疑了吧?六爷又该作何解释?这帮人一旦被抓住,招供了和闻勇的关系,我看你能说什么!”

“我说?我又要解释什么,又不是我抵抗的,这你得问闻勇啊。”孟小六似笑非笑的看着井上,一副无赖的嘴脸。

这一夜,码头上乱的可够呛,又喊又叫又打枪的,周围的居民也都不敢出门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在日本人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国共的双方情报人员肯定是无法全身而退的,被捕被抓者共有五名,连并着闻勇等一众手下也统统被逮了起来,就是孟小六也没能幸免于难,直接被带离了码头,进入了日租界的地盘上。

警察署的牢房里,铁门打开,孟小六被推搡了进来。孟小六回首看了那人一眼,却被大声喝骂,他没说什么,只是冷笑一声安然走到里面。

牢房里面关押着的有几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还有两个文化人模样的,另外就是三个衣冠楚楚略显狼狈的商人。凶神恶煞的那几个占据着牢里的土台子,土台子既是这间临时牢房中的板凳又是床铺,地方很小,只够两个成年男人缩着腿睡在上面。

他们斜眉歪眼的坐在那儿,撇着大嘴观瞧着刚被送进来的孟小六。别管在哪儿关着,号里总会有恶霸,这几人看来就是了。孟小六没搭理他们,进去后找了个墙边靠着,一边闭目养神一边脑子飞转着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蹲在地上的一人推了推眼镜,借着牢里昏暗的光线,试着叫了一声:“您是孟先生?”

“您是……?。”

“还真是您,六爷,我是大华百货公司的老刘啊。您可能不认识我,我却见过您几次,只是没来及跟您说上话。”那人狠往前凑着。

孟小六终于有了印象,连连点头:“恕在下眼拙,往日老听人说起刘经理,但还真没跟您打过照面,刚才一时间没认出来,多有得罪啊。对了,刘经理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刘经理还没说话,那几个面色不善的汉子就从土台上站了起来,纷纷扑向了孟小六。孟小六冷不及防不禁大惊失色,难不成日本人要在牢里找人动手段?!

“你们要干什么!”

凌晨一点,霞飞路孟公馆,有人急匆匆的跑回来,看见依然坐在客厅眉头微皱的沙莺莺不禁急忙说道:“夫人,不好了,六爷被抓了。”

“你二哥马国梁呢?!”沙莺莺心中一凛问道,来的人不消说是马家的人。今晚孟小六回来这么晚,沙莺莺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果真是出事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二哥带着兄弟们跟日本人顶起来了,不过还算克制,只是日本人如果再把六爷扣押下去只怕是要出事了。”

“千万不能冲突,叫他回来,立刻马上。”

半小时后,气鼓鼓的马国梁走了进来,大马金刀的劈着腿坐在沙莺莺对面。若是以前林素素在的时候,肯定得说马国梁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但沙莺莺这做派也不怎么好,都是习武之人没这么多讲究。

“瞎起什么哄,你们拿枪就能把六哥救出来了?就算是劫狱也不是现在,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沙莺莺问道。

马国梁把今晚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通,沙莺莺陷入了深思当中,过了半晌她才让其他人等出去,然后对马国梁道:“看来陈光和六哥一样,也是抗日的。咱们竟然被一直蒙在鼓里,六爷也不对咱们说,哎,这帮人的脑子啊,真不是人的。

六哥自己身份显露了,我当时就想,陈光是不是在配合他演戏,现在看来……总之这事儿绝不是咱们能处理得了的。立刻给吴大哥和蓝若依以及马大哥发加密电报,另外……另外把叶岚叫来,咱们的脑子不好使,只能做得多错的多,这事儿得由聪明人想办法。对了,你去打听一下,前几天还听六哥说,有个人被日本人抓起来了,可以用钱赎出来,你看看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如果能用钱解决那是最好不过的。总之先找叶岚来,咱们这脑子玩不转了。”

“知道了,嫂子别慌。”

“没慌,快去吧。”

孟小六怎么也算是商界名流,租界的繁荣全靠商会来维持,而租界是否安好繁荣这关乎着洋人的利益。自从日本占据了半个上海开始,租界内就不再是那么太平,生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更何况日占区内的日本商人和日本工厂通过对劳工的压迫,达到了对成本的压缩,使其价格上占据一定的优势。租界内的商人早就有点不堪重负,光利益之争就足以让他们对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恨得牙根儿痒痒了。

洋人们的确有些不愿意惹事儿,毕竟日本现在兵锋正盛,加之他们的疯狂和焦躁,让西方人们感觉到了隐隐的不安,却又都不愿触这群疯子的霉头,绥靖是他们一贯的政策。可商界的压力越来越大,从经济层面上影响了政治层面,而孟小六的被捕成为了一条导火索,在有人刻意的引导下已经临近爆炸。这是孟小六所没想到的,而井上即便思前想后计划周全也没料到会有这节。

往日孟小六的不抵抗和顺从成了此刻最好的挡箭牌,先前日本人打入上海前孟小六是抗日了,但那时候人人抗日,有些是真心实意觉得要为国效力,而有些则不是那么心甘情愿,那时不抗日者就会被口诛笔伐或是被群起而攻之。

而后孟小六放弃了抵抗,听之任之,如果连他都会遭受祸事,那是不是说明日本人要秋后算账了呢?这是每个生意人所担忧的,他们担心下一个会轮到他们身上,不知道到时候会用怎样的罪名来对付他们。人人自危下,大家便团结了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