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见财起意终是祸
第235章见财起意终是祸“咱们稍作休整就出发,这一路上太险阻了,到处都是逃难的难民,短短一天的路程竟然走了五六天。”马国栋安排道:“都往南京跑,南京看起来没啥问题,但马家那边传来的消息声称,国民政府是要放弃南京,向西迁徙。政府机关只要一走,南京就是一座危城了,甚至比上海还要脆弱。
上海那边尚且会因为经济原因政治意义多多坚持,但南京已经失去了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可南京对日本人来说却象征意义巨大,毕竟它是国民政府的首都,攻占下来既是一种胜利的战果,又可以鼓舞所有日军的士气。所以,他们定会加紧进攻。这么说吧,如果上海能够守住两三个月,那南京估计连两个月都守不住,因为它不再重要。”
“马大哥,这个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既然六爷把事情都交给您了,您就拿主意就是了。”林素素道。
马国栋点点头:“嗯,夫人能够理解那是最好不过,这样,咱们略修整一天,依然通过陆路,等向西安全了再行水路。现在时不时的有日本飞机在附近徘徊,昨天就有两架中国的飞机在南京起飞后给逼了回来,其中一架还被打穿了机翼差点坠落。情势会越来越危机,咱们跟着政府暂退,随后飞到香港再转往美国。”
“马大爷说的是,本来咱们原计划是搭乘军机离开,可现在看来更加危险。”四大门马家的人说道:“多亏六爷把您安排来了,否则计划有变咱们还真没能个拿主意的。”
“兄弟谬赞了。”马国栋抱拳拱手道。
正说话间,有人急匆匆的进来说道:“不好了,不好了,老爷出事了。太太,少爷,老爷出事了,小姐,您也回来了,快救救老爷吧。”
小姐叫的就是林素素,早年间孟小六与林素素结婚的时候曾在离他家不算远的地方买了一套大宅子,因为当时南京房价的便宜,所以比上海的孟公馆还要气派。孟小六久居上海,这房子空着,地段又好,左邻右舍非富即贵,对生意的开拓有莫大的好处,故此就给了老岳林元心一家人居住。家里有的是地方,又是暂住,故此一行人逃到南京后,就住在了那所房子里,结果一家人都在唯独父亲不在,一问却得知父亲林元心出去办货了。
这马上马就要打起来了,此刻赚的哪门子钱、做的什么生意,林素素不理解,自家都这么有钱了,再说又有个有钱的姑爷,怎么还赚钱没个够。这不,有人跑回来报了信儿,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江萍声音都哆嗦了,认出来是跟着林元心出门做生意的伙计,忙问道:“老爷怎么了?你说话啊。”
那人此刻已经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身上的衣服黑黝黝的,脸上还带着一道触目惊心的鞭痕,这一回林家,可算见着亲人了,当即嚎啕大哭,话都说不利索了。听到江萍质问,那伙计才使劲哽咽了两下,说道:“老爷去购买物资,让日本兵给扣住了。一帮商队的人被打死了不少,货物也都被扣住了,咱们家也是跪在地上一个个枪毙,老爷说他有钱才保下性命,现在让我回来拿钱拿货。”
“什么货?怎么还带赎人的,你们遇到的到底是日本兵还是土匪?”林素素眉头微皱道。
小伙计擦着眼泪:“小姐,要是遇到了土匪还好说了,那小鬼子比土匪还不如,简直就不是人。他们杀人也不给个痛快,以杀人为乐,把人绑起来刨开肚子,任肠子肚子往下流,让人活活看着。”
林素素之前问过江萍,林元心到底去做什么生意了,可江萍总是含糊其辞,现在出了事儿这才一股脑的说出来。原来日军侵华,林元心竟然跟一帮无良商人大发国难财,先从南京周边购买了紧俏物资等,运往那些战事紧张的地方。自然东西价格也是成倍的增长,如今前线难民纷纷涌向南京,南京说不上摩肩接踵吧也算得上人满为患,大批物资更是运送不进来,导致南京的物价也一天一个价。
这么说吧,原先五块钱够一家子果腹一个月的,现在呢,估计连一天的口粮都不够,每个人都在吃糠咽菜,或者说连糠都吃不起了。买米买面都得多带钱,否则去了一看钱不够,再回来取钱的工夫,粮食价格便又涨了,一会儿便是一个价。
虽然钱贬值的厉害,但毕竟也是钱,在内陆是好用得很。林元心想的很好,外国人生地不熟的有啥可去的,自己去了又不会说外国话,他在火油公司打工,做下层代理商就被老外呼来唤去的,要是去了满是老外的国家,不得成三孙子了。中国这么大,小日本就是把他们的人全撒过来也不定能占了中国,往内陆跑呗,实在不行再去国外安居。
女婿是有钱,可也不能老靠着人家吃饭,这几年里里外外通过女婿拿生意,时不时林素素还给家里带东西,这让林元心感觉到了自己与孟小六格局上的差异。一方面他感叹自己看人毒辣,看好孟小六便拴住了这个姑爷,另一方面他也有些自卑。不过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个道理林元心还是明白的,日后怎么样不好说,大生意大买卖有他们的好处,那就是有钱有势,但坏处就是来得快倒的也快。
对赚钱这件事情上,林元心没有太多想法,他既是被贪婪蒙蔽了双眼,也是想多赚点的钱等转移了过上一把富豪的生活,随心所欲再也不用有求于人,即便求得是自己闺女。铤而走险的走了几笔买卖,也遇到了一些危险,有难民拦路有土匪索要还有乱兵抢掠,但总归是有惊无险,赚的要比花出去的多得多。
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便是有些商人同样是无利不起早,同样是赚钱无底线,可在国难面前,他们却开始救济穷人舍粥放粮,还有些则如孟小六他们一样不断筹钱为抗日献出自己的力量。用杜月笙曾经在报纸上所说的那句话讲,就是“危急时刻,救国完全要靠每个人自己的力量。”
林元心非但没有救国,还大发国难财,从穷人嘴里抢饭吃,甚至可以说是用穷人的命在赚钱,为情况的恶化在推波助澜。或许他赚了不少钱,可举头三尺有神明,如今林元心就有了现世报。
日军原本吹出什么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理论,这是因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后盲目自信所致,故此他们最初打算在上海战场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从而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然而事与愿违,他们低估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淞沪战场扛了足足三个月,中国这边打得很苦,但日本毕竟比中国人少,装备精良相对现代化也只是与中国相比,并没有天差地别,故此实际上他们也损失惨重。
于是乎日方决策层在是否直接进攻南京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为了防止北方苏联的威胁,日方参谋部多次提出不扩大战事的意见。但日军战地指挥官强烈要求进攻南京,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直接无视上级命令,独断专行的发动了追击中国溃军的命令。
作战部队与上级协调不力,导致后勤补给跟不上了,而日军的疯狂追赶中国溃军,也使自有辎重部队被甩在了后面。那怎么办呢?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粮,那就得就地征收补给。
“就地征收补给”说起来好似文绉绉的,但实际上就是明抢。你想凡是这样的军队大多不是当地政权所在,老百姓凭啥缴纳粮食物资?缴纳上去有何凭证,什么时候能补贴退还?军阀混战时期都是同根同族的中国人有时候还尚且动粗杀人,更别说小鬼子这些异族侵略者了。
这一路上小鬼子奸淫掳掠,为了掩盖犯罪事实,防止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还杀人灭口。整村整村的杀人,而且还放火烧村,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林元心就赶上了这一遭,直接被小鬼子把商队给劫了。万幸的是小鬼子贪了心,林元心也在紧要关头够机灵,声称家里有钱可以拿钱拿粮食把人赎回来,并让跟着的伙计回家报信。钱不钱的倒还好说,日军正缺粮,看林元心运的都是粮食,误以为他真是粮商,便应了林元心的请求。
待一切搞清楚了,江萍哭着说道:“咱们快去凑粮吧,实在不行咱们就散尽家财出去购粮,怎么也得把老爷救回来。钱没了还有姑爷能救济,可老爷没了,咱们林家的天可算塌了。”
林素素瘫软在椅子上:“完了,不是不想救,是救不了。日本人向来心狠手辣,别说落在他们手里就是个死,如今就算是咱们把粮食凑齐了运过去,也只怕是人财两空。小鬼子言而无信,不光爹爹就不回来,送粮赎人的人也只怕是有去无回。”
“行不行也得试试啊,你们要是不去我去。”江萍虽然势力,但跟林元心还是真有感情,此刻哭的是泣不成声,整个人都失去了理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林素素也是六神无主,只能看向马国栋。马国栋给那个报信儿的伙计灌下两杯酒,让他略微镇定了些,又翻过来覆过去的详细询问了一通,随后沉声道:“他们索要的粮食也不算太多,即便现在南京城内粮价飞升,但钱不是问题,我这边就能拍板做主。主要是如夫人所说,鬼子言而无信,咱们送去粮食,也不定能救回来人。这样吧,咱们且在两头忙活,派出三路人手,一路去采购粮食,并且看看日本人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想办法营救林老爷。另一路先出去查看一番,打打前站,看看咱们撤退的陆路上是否有日本兵的踪迹。第三路就是咱们,抓紧收拾东西,趁日军合围南京之前离开。听这小兄弟所说的,情势是越来越危机了。咱们依计行事,明天一早就走。待救了林老爷,咱们在重庆相会。”
“马大哥。”林素素突然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惊得马国栋连忙去搀扶,却听林素素道:“我求您救救我爹。”
“夫人快快起来,国栋定会尽力而为,派出的兄弟除了自家弟兄还有马家的骗术高手,您不必如此。”
“马大哥,我不放心,您能不能亲自去一趟。”林素素央求道。
马国栋一愣随即道:“自是可以,但我还要保护你们。”
“您不去,我不放心。六爷曾跟我说过,您睿智且稳重,做人忠肝义胆可以性命相交。非我不信任其他弟兄,只是觉得您去会尽最大的努力。求求您了,马大哥。”林素素依然跪地不起。
马国栋思虑良久,终是叹了口气,做出了这辈子令他最为后悔的决定:“那就我亲自去营救林老爷,夫人您可一定要依计行事。我答应了六爷要保护您的周全,我行个方便,您可莫叫我为难。”
“行。”林素素的眼睛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女人心,海底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