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冯叔阳
第231章冯叔阳孟公馆的门被敲得震天响,下人打开了门,一个人窜了进来,下人不认识忙阻拦她,她嘴里却不断叫嚷着:“六哥呢,我要找六哥。”
客厅里,孟小六他们隐约听到了动静,便放下商议朝着门口走去。
“小妹?”孟小六愣了,这一声叫得可不是蓝若依,而是冯麻子的妹妹。得有几年没见过了,女大十八变,一时间孟小六差点都没认出来。
那一年上海第一次工人运动之后,孟小六就让冯麻子把老娘和妹妹接来了,组织上安排的不妥善,孟小六就自己花钱买房置地。谢大头那边的老人去了东北享了两年福就死了,孟安夫妻二人更是早早归去,用孟小六的话说,咱们兄弟仨就剩这么一个老的了,可得尽尽孝心。
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后,冯麻子就被调离了上海,带着老娘他们也走了。国共合作破裂后,冯麻子被调去剿共了,老娘又跟着去了驻地。不知是为了保密起见,还是因为联络不便,孟小六得有小半年没听到他们的音讯了,更是多年没见到真人了。
如今冯麻子的妹妹出现在孟公馆,着实让孟小六感到惊讶:“你怎么来了?”
“娘死了,临死前让我来给你送信儿,我是逃出来的。”冯小妹说着,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孟小六转头对马国梁道:“去接冯家大爷二爷,小妹,进来说话。”
冯麻子,不,现在叫冯叔阳更对,他没有主管军事,依然是在情报口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干了这一行就永远是干这一行的了。或许正因如此,他才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共产党人,从最初的同情,到后来敬佩,再到后来的认同,他开始帮助共产党并加入其中。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就宛如在钢丝上跳舞,但冯麻子没有退缩。渐渐的他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帮助共产党人逃过一次又一次的围剿。长征前期,冯麻子的身份暴露,他面临的将是死亡的惩罚,甚至是生不如死的体验。
冯麻子是干情报工作的,干了这么多年,又在孟小六这些大骗子的熏陶下,自然警觉性很高,当即逃离了。然而人家有组织的抓捕更是严密,冯麻子都不敢回家,家里里里外外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照着冯小妹所言,老娘为了保护小妹和小弟的安全,用命相抵,出事后一片大乱,小妹趁机带着小弟逃离。当时小妹并不知道,只以为是让自己去给孟小六送信儿,后来听到枪声,忍不住回去看了看,结果发现一个人盖着白布从家里抬了出来,那若不是母亲又是谁呢?
天大地大,哪里才是容身之所,对于冯小妹而言,只有来上海投奔小六。告诉了孟小六一切,让他万事小心尽早做准备,也给自己找了个依靠所在。
“小弟呢?”孟小六问道。
冯小妹忙道:“我安排在旅店了,我想一个人来找目标小一些。”
“国栋,派几个兄弟跟小妹走一趟,去把人接回来。”
待人都送走后,孟小六回到客厅,颓然坐在那里,暗自摇头叹息。吴立时道:“自古做奸细或是如今所说做情报工作的,下场大多都不怎么好。而政治上有些人左右逢源摇摆不定,或一时风光,可最终却只能落个悲惨结局。国共两党水火不容,尤其是国民党更是把共党看做洪水猛兽,冯叔阳敢于暗中帮助共党,这胆子倒是也了不起。”
孟小六只是叹息并不多讲话,冯家哥俩不一会儿就到了,路上马国梁也没敢告诉他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而孟小六一讲,哥俩就都哭了,不断地咒骂冯麻子,说这小子刚开始就这样,可那是对孟小六,自家人尚且还能原谅他,如今作大了,最终害死了母亲。
冯家的老大老二这哥俩都在孟小六的工厂里当着工头,他们可在外面受过大罪,也历经沧桑知道世道不好混。毕竟这么大人了,即便冯麻子拍着胸膛保证,但他们还是没跟着冯麻子走。上海滩花花世界十里洋场,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在这里他们工钱多,还受人尊敬,更是结婚生子了,而且有小六罩着万事不愁,失心疯了才会跟着冯麻子走。
但冯麻子现在毕竟是官儿,老人的想法和年轻人有所不同,她便觉得还是当官好,毕竟再有钱也是民,自古民不与官斗,还是官儿厉害。无论冯家老大老二怎么劝怎么留,老娘还是铁了心的跟着冯麻子走了,没想到却是因此送了性命。
从这时候起,孟小六有许多年没见过冯麻子。至于孟小六也的确因此惹了不少麻烦,国民政府官员派人来调查了一番,却被孟小六让马国梁硬给揍了出去。上报上去后这些负责此事的官员却猛然发现,这个看起来好似商人的孟小六原来根本不是他们能动的起的,于是此事便也就此作罢了。
翻过年来,孟凌开准备要去美国读书。此刻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连跳四级,成功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并托关系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而此时,孟小六发动马家和蜂门,吴立时动用缺门的力量,同时向着燕巢发动猛攻。无论从经济制裁还是政治制约,亦或是门徒之广骗术之强,即便是陈璐在的时候,燕巢也只能做到勉强自保,若是与三门对敌,那还是开城投降的好。
杨蔺如的性子阴毒,但同样也是坚韧的,她不肯服输,在燕巢人心惶惶离心离德中做着玉石俱焚的反抗。当然,燕巢毫无还手之力,而蓝若依则秘密会见两位兄长,请求他们暂且停手,即便他们商议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因为在杨蔺如近乎变态的抗争下,损失的也是燕巢的实力。在蓝若依看来,即使自己最后得到了燕巢,可那也是个残破不堪的燕巢了,如此激烈的抵抗是蓝若依没有做好准备的,她觉得事情做过了,有些对不起已故的师父陈璐。
即便这不是最好的结局,但如今的燕巢也已经被吞掉了一半,也算聊胜于无了。最初的计划也并没有想一次性干掉燕巢,你看,蜂王陆德安历经了缺门的算计,经历了内乱的爆发,经历了陆德安自己的疯狂,还有缺门、燕巢以及当时的南蜂门的围攻,到头来还能活着等到马家的帮助,这就是积淀的力量。
燕巢虽然不如蜂门,但实力也不容小觑,想要拼死一搏没个七八年的时间是干不掉她们的,况且作为兄长孟小六和吴立时也没想趁机灭掉燕巢。留有燕巢一息尚存,杨蔺如便会再无脸面待下去,到时候燕巢内部群起而攻之,拥护蓝若依上位定会成功。
可蓝若依毕竟年轻,她既没有吴立时的家传,也没有孟小六那么好的运气,故此两位兄长便要替她创造机会。如果蓝若依带领着自己的人,收复一部分被三门吞掉的地盘,并夺回曾有的生意人脉,那么她就会与杨蔺如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无能导致燕巢险些覆灭,一个中兴有望收复山河,推举谁就不言而喻了。
趁着声望正高,也趁着收复的途中,杨蔺如势必会做出一些妥协,蓝若依再“得寸进尺”的取得一些实惠,起码把大半燕巢收为囊中,让自己这个楼主不再被架空。如此一来,三人所商议的蚕食计划就可大功告成,一切都会顺理成章的发生。
这样的安排是必然的,虽然会费些周折,如今跟在杨蔺如身边的不光有她的嫡系死忠,或是被她的新规所震慑的人,还有一些反对她的人。那些人跟随她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对燕巢的忠诚,不会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常言道,兄弟阋墙外御欺辱,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靠着吴立时和孟小六的力量,导致蓝若依坐上高位,那么不光难以服众,而且名不正言不顺的,早晚会埋下祸根。蓝若依不再是救燕巢于水火之中的英雄,而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叛徒。但如今这般,明眼人同样知道她是借了两位兄长的势,却找不到任何把柄,说不出什么来,因为蓝若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燕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同样,一旦燕巢全部覆灭,再让蓝若依取而代之,或者没有让蓝若依培植足够大的势力,就完全击溃了燕巢,那么燕巢将会沦为一个傀儡,顶好也就是又一个薛东平而已。这不是孟小六和吴立时想看到的,但如果发展到那一步,也将是他们无法阻拦的。
缺门不只是吴立时的缺门,马家和蜂门更与孟小六若即若离,任何举动都与三门中每个人的利益相关。如今可以获得好处,他们才会动手,如果这个好处大到一定程度,再让他们放过燕巢扶持蓝若依,使其自立自强,那么即便吴孟二人愿意,其他人也不定愿意。到时候反倒是他们自己地位都会受到影响,鸡飞蛋打,兄妹三人谁也好不了。
你看,一个是为了自己,一个是为了燕巢,一个是皆大欢喜,一个是自身难保。同样的事情,正因为做事顺序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计划和谋略的重要性。
蓝若依做到的远比两位兄长想象得多,她借机拿下了桃花楼,清除了杨蔺如的势力,还趁机取得了红袖坊的支持,渐渐的恩威并施下让红袖坊也成了她的囊中之物。
至此之后,也难怪经常有人会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年结拜的三人之出色,在四大门的历史上都堪称少见。若不是他们义结金兰,又重情重义,恰吴立时和孟小六都没什么野心,四大门将会又是一番精彩的厮杀。
厮杀不厮杀的不好说,但当蓝若依还想有进一步行动的时候,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发生了,这让四大门的一切事情陷入了停滞。他们必须做出抉择,中日的全面大战已经显露出了头角。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