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228章红军不怕远征难
“厉害啊。”孟小六拿着一份赤色报刊看着,上面是对长征战士们不惧困难,勇于与敌人搏斗,以及克服各种艰险的报道。当然后面还有对国民党的批判,这个孟小六就不看了。虽然报道大多经过艺术加工,但就孟小六所判断的基础而言,红军的长征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简直可以称之为战略上的奇迹。这一晃小五年过去了,孟小六也从一个青年人彻底变成了一个三十来岁的近中年男人。米宝儿的大学也已经毕业,现如今在自家忙活生意,天南海北的跑,天天不着家,倒是把生意越做越大,不光孟小六彻底成了甩手大掌柜,就连陈光也空了不少。
米宝儿争气,孟凌开也不赖,成绩依然优异,至于小凡,孟小六根本不考虑,这孩子依然难改惹祸的毛病,不过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大了,做事也有分寸了些。比如今天吧,就只是打了同学一顿,并没有把人家打骨折了。
“六爷,以后请家长你得去,你才是他爹,我去算怎么回事。”马国梁嘟囔着走了进来。说起来马国梁这几年净是往横里长了,整个人胖了不少,属于那种又胖又壮的类型,不似先前那般健硕,与马云的体型倒是有了几分相似。
孟小六喜笑颜开,知道这事儿算是过去了,双手合十笑道:“麻烦了麻烦了,我今天不是不方便吗。宝儿今天回来,还得给我汇报生意上的事情呢。这不,全家上下就你闲,你不去谁去?”
“切,我看你是被老师给凶怕了。你别说,刚开始老师还问我是谁?现在好了,三天两头请家长,连看大门的都认识我了。”马国梁翻了翻白眼:“六爷,你别给我找理由,宝儿傍晚才能到上海,你有啥事儿。咦,什么味儿这么香?”
马国梁没心没肺的自己就转移了话题,孟小六忙道:“人参汽锅鸡,你最爱吃的,知道你劳苦功高,特地让厨房给你做的,犒劳犒劳你。”
“这还差不多,反正等小凡回来,你就直接让他去小嫂子武馆住着,一阵儿就乖了。”马国梁依然喋喋不休的嘟囔着,其实在这个家里,对孟凡最好的除了孟小六和草上章,就是马国梁了。上次沙莺莺把孩子带回早在几年前开设的武馆中教训,前脚马国梁刚送过去,后脚就给抢了回来,为了这个还跟沙莺莺过了两手,差点没让沙莺莺给废了。
马国栋此刻走了进来,虽然六爷嫂子的叫着,其实马国梁年纪都比孟小六大,马国栋更是年长不少,这些年也是真见老了,满头花白的头发看起来说五十的也有人信。不过气度早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孟小六市面上的生意,比如各家酒楼,旧来俏等买卖都是他管着,即是股东又是大掌柜的,手下人多手中权大,久而久之上位者的气度就出来了。
他身后是吴立时和孟凌开,孟凌开笑得很开心,一会儿跟吴立时说说笑笑,一会儿跟佳倾喜笑颜开,但见孟小六反倒是一脸正色恭恭敬敬的叫了声父亲就上楼了。孟小六吃味儿的撇了撇嘴,对吴立时道:“大哥,到底这是你儿子还是我儿子啊,现在弄得跟你比跟我都亲。”
“我又没孩子,咱俩谁的孩子不一样。”吴立时眨眨眼也笑道,随后看了看孟小六桌子上的报刊说道:“共党的报纸?呵,这可是违禁物啊。”
孟小六摆了摆手中的报纸道:“人家都敢印,我怎么看都不敢看了。你可别告诉我,你没看过,咱俩啊,都是好事者。”
“共党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们开始决定了长征之路。我觉得这个长征是正确的,也是老天爷给他们的机会。”
“愿闻其详。”
吴立时清了清嗓子随即说道:“说白了,长征就是撤退,但他们把撤退的路径加长,边走边打,让国军猝不及防。围追堵截不太好使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下一步要去哪里,只能跟着他们屁股后面追打,前面的围堵也必须投入大量兵力,才能做到严防死守,否则必有漏洞可钻。相比以前固守一地,长征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此一来,对红军而言敌众我寡的局势有所改观,不光是人数上,他们也通过长征拉近了双方装备上的差距,人都找不到,装备好有个屁用。而长途奔袭,更让国军的先进武器强大炮火运送不及,他们的后勤部队可是够呛的。再说了,国军也不是各个都是精锐部队,杂牌军的枪械炮火也不咋地。”
“嗯,这一点我也看到了,说点有新意的。”
“其实长征也可以通过转移,让共党他们内部的很多问题扩大化,最终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比如遵义会议后,他们就从以前的幼稚走向了成熟,崛起不是问题。如今他们的政治局常委和军事三人团就很强嘛,我想不出一年的功夫,军权一定会落到他们其中一人头上。”吴立时分析道:“当然了,如此边走边打,也争取到了发展和改正的时间。而国民政府最缺的就是时间,红军拖得起,国军拖不起啊。”
“你觉得他们有戏吗?”孟小六问道。
吴立时反问道:“你觉得呢?”
“我觉得靠谱,所以最近我总读一些禁书,想要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不得不说,有些地方有些空想主义,但有些地方还是挺有意思的。”孟小六道:“你想啊,一帮社会精英却和泥腿子们完美融合,组成的政党被国民政府围剿了这么多次,杀害了这么多人,竟然还存在,这足以说明他们的顽强。孰不知什么皖系奉系直系现在哪里还见得到?这说明啥,人家红军有信仰。
古时候忠君爱国就是信仰,为了强化这种信仰,儒家成为了工具。而如今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实在是说的比做的多,而且不够实惠,反观苏维埃政权就实惠的多,就是解放一切劳苦大众。不管他们能不能做到,但此刻有了信仰,一支有信仰的部队,在这个世道上是战无不胜的。否则为啥军阀混战的时候,有这么多僧兵佛兵之类的,而且在某一时期战绩斐然。”
“不聊政治话题了,你看国梁他们都快睡着了。”吴立时笑道。不知啥时候,草上章也悄无声息的窜了进来,正跟马国梁大眼瞪小眼的攀比着打哈欠呢。
“没事儿你们聊你们的,我一会儿上楼眯一会儿去。”草上章又打了个哈欠说道。
孟小六眉头微皱道:“我说,你也太不像话了吧。沙莺莺说要去开武馆,我给她弄了地儿,连住带教学,以前的房子又大地段又好,我给了你,结果你怎么还成天三天两头的住我家。我这边房子也很紧张的好吧?”
“啥时候小凡成年了,跟着我去住了,我再搬走。”
“不是,我答应了吗?我又没答应,怎么你们一个个都抢我儿子。”
说话间,孟小六突然捂着眼皮子,说道:“大哥,我这眼皮子怎么乱跳呢。刚刚不跳了,现在怎么又跳了,你说不会出啥事儿吧。”
这江湖中人最是迷信,又最不迷信。这句话怎么说呢,比如住生意下处吧,有个名词就叫“放快”。那何为放快呢?其实就是说错了话。快共分八样,分别是“团黄梁子”“悬梁子”“海嘴子”“海条子”“土条子”“月宫嘴子”“土堆子”和“柴”。依次解释下来就是“做梦”“桥”“老虎”“龙”“蛇”“兔子”“塔”“牙”。
这些字眼儿,每日午前是禁止说的,说了就是放快者。如果对人家说了,今天人家没开张,或者出了鼓,也就是不光没赚钱还被人大闹赔了钱,那么放快者是要赔偿人家所有损失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梨园行没开戏之前,禁忌外行人击锣敲鼓一样。很多时候,江湖上的恩怨,也不过是因为一两句话,外面人开玩笑的互相咒骂,放在江湖人身上,就可能会出人命,就算不出也是结了大仇。
这是江湖人的迷信,但江湖人又是最不迷信的。要是来个看相算卦的,给老江湖们算算命做做法,你看江湖上的老合们抽不抽他大嘴巴子。都是门清儿,谁能骗得了谁?
孟小六一直以来预感很准,加上右眼皮子可劲儿跳,让吴立时也不由得心情略一沉。吴立时可劲儿圆活儿,说道:“没啥,估计就是没睡好吧。对了,宝儿什么时候回来?”
孟小六也不愿就这个话题深究,他看了看钟表的指针,说道:“还得有三四个小时吧。”
“弟妹呢?”
“在楼上睡觉呢,昨晚跟人推麻将弄了一宿,成天昼夜颠倒的。”孟小六无奈地摇摇头。
就在这时候,就听楼上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尖叫。那尖叫属于林素素,孟小六当即就冲了上去,但动作远没有马国梁和草上章快,他们也顾不得什么礼法了,一脚踹开了房门。
林素素穿着睡衣,坐在床上,满头的大汗脸色惨白,她看着孟小六,嘴唇不断的哆嗦着:“死了,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