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巴蜀好汉子
第129章巴蜀好汉子少年的求援很是标准,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响应呢?先说说那小伙儿面对的第一个茶阵,那是一个木杨阵。摆不同的茶阵就有不同的用途,比如这个木杨阵就是用来辨别是否是同门的。
摆茶阵共分三步,第一摆阵,第二等对方破阵,如果破阵套路正确,两人再对茶诗,当然茶诗说不说都行,但阵不容一点错误。正如茶诗中所说,木杨阵源于木杨城,天地会入会之时,用竹签插地,以纸做门,做出一个假城,称为木杨城,入会兄弟入城才算入会。正是有会诗云:“新造木杨城,惊动众洪英。干戈重重起,反清又复明。”
所以以两碗茶摆下木杨阵,看看能否破阵就能辨别是不是同门或者同道兄弟。而后小伙儿用单刀独马阵来求助,也就是刚才把茶壶嘴儿对着单独一个茶碗的那个茶阵。此时掌柜的若是能救,便会端起茶杯喝下去,若是不能救也不会转身就走,而是把茶杯中的茶倒掉,自己重新倒满再饮。
掌柜的之所以敢如此淡定的饮了那杯茶,答应救那个小伙儿,完全是因为他看到了包括杨铁通在内的十几个袍哥在店里饮茶。袍哥、洪门、天地会、还有哥老会原本都是一家,袍哥是四川一带的组织称呼,与洪门等一样,相互之间互称兄弟,不似青帮那般讲究辈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袍哥讲究的就是一个团结,即便内斗也是不断,但即使俩人打得头皮血流,若有外人在,他们还是会一致对外的。掌柜的也是袍哥,深谙其中门道,当即应了那个同门少年的求助。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马家哥俩一直置身事外没有帮忙,但却在那个被挟持的小伙儿一出手时上了阵,非但没有帮着袍哥们,反倒是按住了那个小伙儿,这下把孟小六都给整蒙圈了,这闹的是哪一出呢?
袍哥们立刻就有人反身去对付马家哥俩,也多亏杨铁通反应快,他被刚才的那俩汉子摔了出去,见此情此景连忙叫道:“住手,都是自家兄弟。”这般一来才没有打起来,没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其实那俩汉子功夫不差,连连躲闪防止袍哥们一拥而上。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人家一通乱拳打来,四面八方又地处茶楼相对拥挤,很容易就被人按住,到时候齐力压住,任你再高本事也动弹不得。他们边退边打,看起来人少势弱,但实际上却颇为占优,基本照面两三招就能放倒一个人,打着打着趴在地上的袍哥便越来越多了。
然而那小子却突然发难,一下子缠住了两人,两人顿时大惊失色,眼见着就要被一众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给制住了,却也有人出手相助自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俩一看就知道马家哥俩的不俗。
“两位大哥,多谢多谢。”其中一人抱拳拱手道。
却见马国栋把那小伙儿交给马国梁,自己一掌斜侧着打了过去。那人猝不及防,仓皇后退并伸臂阻挡,马国栋掌心旋转盘着那人胳膊直打面门。
一掌过去正拍在那汉子的脸上,“啪”的一声,那汉子瞬间被拍掉了一颗门牙,鼻子看着也是断了,鲜血直流要多狼狈有多狼狈。这一掌势大力沉,不光拍的让他难堪,更是直接把他头给拍晕了。而另一男子见状不好,猛然扑向一个袍哥,就地一滚与他一并翻出人群,随即肘心向那袍哥胸口一捣,迫使他放开手,然后仓皇而逃。
众人皆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马家哥俩先后出手,分别站在两边究竟是怎么回事?孟小六也不明所以,走了过去,马国栋黑着脸对那少年问道:“小子,你怎么会舍班式的?”
“你认得?”小伙儿被马国梁押着,生疼无比,但此时却不再挣扎,而是满脸惊奇道。
“孟兄弟,马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杨铁通揉着刚才被摔疼的屁股走了过来。
孟小六见闹了这么大动静,早晚得被人察觉,与其如此使人多想,不如直截了当一些的好,于是把杨铁通叫到一旁侧过身去低声道:“那哥俩咋地了我也不知道,我这里有个东西,请杨兄过目。”
说着孟小六掏出了九蜂令,杨铁通定睛观瞧,上下打量着孟小六过了半晌才道:“你是蜂门的人?这是九蜂令?你是哪位?”
“我真就是孟小六,杨大哥,您帮我联络一下蜂门的人,就说九峰令持令者孟小六求见蜂王。”
“包在我身上。”
茶楼掌柜的既然答应了救人,即便马家哥俩强横无比,此时也不会弃之不顾。好在有杨铁通调停,加之马家哥俩的确生猛,刚才那俩人本事就够高的了,竟然在马国栋面前走不了一合,故此纷纷同意去后堂叙话。
小伙儿先说了自己的身份,他原来是龙隐镇哥老会的人。袍哥虽说和洪门、天地会都有关系,但也有个亲疏。哥老会和袍哥不分家,原先袍哥就是巴蜀等地哥老会的称呼而已,虽然后来叫了袍哥会,可毕竟是一脉相承,亲的很。
他叫车哲,今年才十八,不过祖父和父亲都是哥老会的,从小在会中长大,自然哥老会的茶阵和切口就都会了,而哥老会和袍哥的这一切都是通用的。前些日子见有兵痞当街欺男霸女,车哲便过去阻拦,怎知兵痞竟然用枪直指车哲。车哲也跟着哥老会中的叔叔大爷们练过几手,而那些兵痞光有枪没有弹,子弹袋鼓鼓囊囊的装的都是稻草。
倒不怪这群丘八,而是四川连年军阀混战,军阀非但没有似中原那般越打越少,反倒是越打越多。打了整整十余年的四川一带,到目前共有八股大势力,几十股小势力。这些小势力多的万余人,少的就百余人,弄上几杆枪就自称军阀,占个县城就是天王老子。而他们的归属也很是问题,基本本着有奶便是娘的态度,反正都是四川人,谁给钱谁给枪就给谁卖命,所以无统一调度的他们左右摇摆不定,纪律很差扰民不断。
四川人向来如此,稍有实力便起内斗,比外面的军阀还要好战而且野心十足但能力不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家自古就是如此,但若遇到外乡人,他们便会同仇敌忾,比如早先中央为了制约四川派来的督军之类的,只要不是四川人就都不好使,但凡遇到同乡和外乡起争执,他们定会支持同乡,没有什么理由。
如果遇到民族大义外族入侵等事,四川人倒是个顶个的好汉,大多都眼睛不眨不带含糊的。比如袍哥吧,或者说四川哥老会早先就自称是汉留,秘密组织抵抗满清。至于推翻满清的起义当中,四川也是自主起义的,只是一起义就分别成立了成都和重庆两个军政府。顺便说一句,袍哥组建的第二师也是那次起义中的主力部队,只是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总之军纪混乱的兵痞平日里抽大烟喝大酒,身体早被掏空了,三拳两脚间就被车哲给打跑了。车哲这才回顾那被欺辱的一对儿父女,父女道谢后快步离开。后来车哲因为哥老会的身份也没被兵痞为难,可当天下午传来了一条消息,龙隐镇的陈大财主被杀了。
当时陈大财主正跟小妾在床上耳鬓厮磨,却遭到两个蒙面人的刺杀。当时那两个杀手饶了小妾一命,怎知那小妾是个丹青高手,虽然当时害怕,却也认出这两人应该是一男一女,男的老女的少,听他们讨论要不要杀了自己的时候所称呼还是父女。
也不能说好心没好报,毕竟杀了陈财主就等同于断了小妾的经济来源,饶了她一命却让她生不如死。这让还没有捞够钱赚足好处的小妾怀恨在心,加之大奶奶的威逼利诱,小妾画出了父女二人的蒙面画像。
这个陈大财主上面可是有人,乃是军阀安在龙隐镇的棋子,很多买卖都与上面的人有关。这般的好狗腿被杀了,主人岂能不勃然大怒,从而下令当地尽快破案,还给龙隐镇的哥老会致函请求协助,虽说是请求但实际言语十分不善。
拿到画像以及身高体型的描述,车哲一下子就认出了是先前救得那对父女,可他们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陈家大院,必定是身上有武艺,为什么他们要受那兵痞欺凌呢?难不成他们当时刚杀了人,只想尽快脱身,免得惹出大乱子引人注目?
陈财主在龙隐镇的口碑可不太好,他倒不是那种十分张扬的地主老财,但也绝不是善男信女,吞并起别人的田产地产来毫不留情,可谓吃人不吐骨头。而镇子里的两家妓院三家大小宝局以及两个烟馆,虽然明面上不是陈财主的,但实际都是他所控制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陈财主做生意的理念和孟小六很是相似,只是他与孟小六不同的是,他所做的都是小六碰都不会碰的丧天良的买卖。无论是大烟馆还是妓院亦或是赌局,都是销金窟吸血鬼,里面充满了血泪和残酷。一旦上瘾上套就把人家吸干,欠了高额债务,他们就会抵卖人家房产田产,用很低的价钱拿到,甚至强抢豪夺。要是什么都没有,那还有妻女可以卖入妓寨,最终连欠债人本身也得折进去,拉到外地去挖煤。
陈财主黑白通吃,玩的是风生水起,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父女也算是为民除害了。车哲本就痛恶陈财主的所作所为,但迫于帮派受到的压力不得不进行搜寻,只是他并未向其他人提供线索罢了。
即便如此,哥老会还是很快就搜找到了那俩父女。哥老会不忍为虎作伥只能虚以委蛇,秘密把两父女送出了龙隐镇的势力范围,脱开干系。说是要送到重庆城去,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负责送他们的正是车哲。
那俩父女本事了得,却没有第一时间离开龙隐镇,是因为他们还带着一个腿脚不利索还瞎了眼的大婶儿。车哲带了四五个兄弟一并抬着人往重庆去,只盼着到了重庆便可脱开关系,也能让这父女二人躲避军阀的追捕。
哥老会的兄弟们做的好,但也不是各个都是英雄好汉,哪里都有贪生怕死贪图虚荣之人,有人就怕牵连到自己身上把这件事点了出来。龙隐镇的哥老会瞬间就被当兵的给抄了,会众四散而逃,纷纷去疏通关系或是躲灾避难去了,而车哲等人却被重点“照顾”在半道遭遇截杀。
孟小六一直听着,脑中也想着,刚才车哲的那套架势好像在哪里看见过,却又想不起来。马家哥俩口中的舍班式自己是没听过,对武艺并不精湛的孟小六而言,此刻简直是一头雾水。当提到父女的时候,孟小六却突然浑身一颤,怪不得刚才那招式看着那么眼熟。
自己没什么功底,练武资质也差,所以当年在北京即便有名师指点却也只能学个一招半式。但孟小六脑子和悟性还是不错的,如今细细想来,车哲所用的舍班式若是简化下来,其中最核心的招式原理,不就是当年自己学的那套吗?虽未见过,却胜似见过啊。
孟小六即便觉得事情不可能这么巧,却还是开口问道:“那对儿父女姓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