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重庆之旅 - 蜂麻燕雀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蜂麻燕雀 >

第121章重庆之旅

第121章重庆之旅

再见孟小六的时候,林家人已经换了一副嘴脸了。不说别的,就孟小六的两辆车和那一套霞飞路的房子就抵得上林家所有家产了。自私是人的本性,江萍嫁入林家后,自然要提拔自己人,不过她做的也着实有点过分。她先是赶走了林素素的外公外婆,不过林元心对老人花钱安置,她并未多加阻拦。而因怕自己儿子地位不保,并非亲生受到委屈,于是就把林素素的二叔也找机会撵了出去,让其自立门户。

直到最近江萍怀了孕,这才心中大定,知道林家有了男丁,这份家产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了。于是乎跟林家老二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一切看着往好处发展的时候,林素素回来了。

江萍最担心的是什么?家产女孩儿是没资格分的,不过她知道林元心对素素的疼爱,嫁妆绝对是少不了。万一林素素找个不争气的男人,贪图嫁妆,分出去的可都是以后自己儿子应得的。故此江萍才一脸冷淡,并默许下人先给林素素和孟小六来个下马威。

现在行了,知道孟小六非但不是个白相人小混混,而是个货真价实的金龟婿,估计聘礼绝对要比嫁妆多,江萍瞬间变了脸,对林素素嘘寒问暖感觉比亲妈还亲。这不,江萍现在就拿着孟小六送来的见面礼,那一盒的首饰珠宝在那儿各种试戴,心想一会儿约人打牌的时候戴哪一件才能镇得住那几个比自家有钱的太太。

孟小六这时候就来了,一家人笑脸相迎,就连素素他二叔林元建也在家等了。林元心倒没有江萍这么功利,他只是怕女儿遇人不淑,但昨天听女儿说孟小六在上海有这么多买卖,干的又都是体面的行当,加之对女儿千万般好,自然也就放下心来。

“小侄见过伯父。”孟小六昨天穿了一身西装,看起来十分洋派,今天换了一身长袍大褂更显稳重了。

林元建笑道:“这马上都是一家人了,还叫什么伯父?又不是名门望族,没那么多规矩。小六啊,想想你该怎么叫?”

“这……小婿见过泰山,”随后孟小六又对与林元心长的很像的林元建抱拳拱手道:“见过二叔,谢二叔提点。”

“好好好。”林元心开怀大笑起来。

马国栋和马国梁今天也跟了进来,两人手里抱着东西,纷纷交给林家下人,随后马国梁嘟囔道:“六爷说的真没错啊?以前我还觉得这话说过了。”

“什么话?”马国栋一时没明白问道。

“钱是男人的腰杆子。”马国梁感叹道。

“别瞎说,小心人听见。”

自然没人听到,就算听到也无妨。两方确定了身份一切也就好说了,他们商量起了婚事,林元心面露难色的说道:“原本你俩应该尽快成亲才好,可最近我要去重庆跑一趟货,怎么着办事加上来回也得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不知贤婿……”

“全凭岳父您安排就是,小六爹娘早已去世,如今孑然一身,就只有素素相伴。都是一家人,一切商量着来就好。”孟小六道,随后他顿了顿问道:“对了,敢问您去重庆做什么买卖?”

“一批煤油灯,最近美孚行的煤油灯和我经营的亚细亚火油公司煤油灯竞争很是激烈。英商希望尽量拓展市场,占据绝对份额,这次不光是我,还有几个地方的代理商也要送货去四川,而我负责的是重庆一带。”说到这里,林元心还是很自豪的笑了笑。

孟小六问道:“随员可否找好,去铺垫市场不光要带货,自然也要带钱带物,随员不能少,否则不够用也不安全。”

“贤婿果真是个做生意的天才,年纪轻轻竟然分析得头头是道。”林元心赞许的点点头:“现在银行和钱庄在四川等地开设的不多,所以我这次当真是带了现钱前往的。我已经拜托了几个朋友,都是以前做镖师的,应该是安全无忧。”

孟小六脑子飞转,此刻说出了令人诧异的话:“若岳父您不嫌弃,我愿意陪您一同前往,我这两个兄弟也通晓武艺,多少也能有个照应。”

“那素素……”林元心道。

“素素什么素素,住在家里就是了,反正回自家,有自己的房间。女婿啊,今天不忙的话让人送我去打牌吧。张太太家就有辆汽车,这下我们家也有了。”江萍说道。

孟小六笑道:“二娘若是喜欢,这车我就不开回去了,我坐火车走就是了。”

江萍先是惊讶随即满脸堆欢,嘴上却道:“这怎么好意思啊。”

“我上海还有一辆,平日里够用。孝敬您和岳丈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您可不要推辞啊。素素住在家里,您还请多担待。”

“自己闺女应该的,那……”江萍喜道:“快喝水喝水。”

林素素虽然不知道孟小六怎么想的,但此刻却无条件的支持道:“也好,你和爹一并前去,多少有个照应,也能增进一下相互之间的了解。”

林元心笑道:“我是没什么关系,有贤婿相伴,我当是欢喜万分,就怕耽误了你的生意。”

“一切已经上了正轨,不耽误的。”

一家人其乐融融,把酒言欢一番后,孟小六便要离开林家。在上海天高皇帝远,跟林素素大被同眠肆无忌惮,现在多少要收敛点,毕竟要顾忌林家得面子,故此林素素在婚前是要住在家的。林素素把孟小六拉到了房里,掩上房门后问道:“真的要去重庆?为何?”

“你还记得我说过的那个姜康吗?”孟小六的脸上逐渐阴沉了下来,眼漏凶光的说道。

林素素点点头:“知道啊,他不是杀害公爹的凶手吗?”

“对,他就在重庆,在蜂王的庇护下。若我在上海直接出发去重庆,不定有多少人会暗中尾随。素素你别害怕,为什么我不告诉你过多关于四大门的事情,因为知道的越多定会陷得越深。”孟小六的声音一沉继续道:“我此行来南京也是如此,但如果混到商队中,多少能够掩人耳目一些。我要去重庆,然后想办法置姜康于死地!不报杀父之仇,岂为人子?”

“好,我支持你。”

从南京到重庆,最方便的就是坐船,沿着长江一路西行逆流而上,便可到达重庆。长江其凶险的流域虽不亚于黄河,但总体还是较为平顺一些的,而且不似黄河那般泥沙较多,阻碍船行造成瀑布。加之通过人们多年的治理,便可为人所用。历朝历代,凡是有水师的,都会在长江分段立下管理衙门,由此可见长江是极其重要的水道。

长江上所用的江船种类颇多,但运货最常用的还是江运铁皮货船,俗称小火轮。林元心雇了两艘,上面的煤油灯和煤油可不少,这些都是用于打开市场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有人总说洋人傻,又或者有西派人物说中国人愚昧,其实都不对。文化不同,各有各的聪明和智慧,只是还是缺少文化交流,很多东西无法互相理解罢了。

比如英国人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就挺贼,他们看中了国人爱贪小便宜的性格,所以一般想要打开市场,就采用买煤油赠灯的策略。中国人讲究勤俭持家,再说有便宜不占是那王八蛋,于是便买了大量的煤油以得到赠送的油灯。

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灯的价格早就算在了煤油里,煤油只要卖的多,薄利多销下依然是赚钱的。如此一来你买上两年的煤油,就不会再采购其他家的煤油,除了赚钱还间接的断了其他火油公司的财路,霸占市场形成垄断,着实是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想想也是,若是洋人傻,怎么会一直压着中华喘不过气来,可如果国人傻,又怎么能够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其实谁也不傻,不过是时也命也,如今乃是洋人赶上了他们的时代罢了。

顺便说一句,英国人向来注重中国市场的开发,最初他们只是想向中国倾销他们的纺织品,结果没想到因为文化不同价格又没有优势,加上中国的贫困以及审美差别和实用性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他们败北,这才转为鸦片这种成瘾性的生意。英国人其实自己都痛恶鸦片,他们经常说鸦片贩子都该被绞死,只是利益所致,他们一边骂着一边向中国售卖鸦片,然后向上帝忏悔希望能够宽恕他们的罪过,实在是矛盾的可笑。

不过这几年英国的鸦片生意可不好做,军阀自种自销,让他们无利可图。强龙不压地头蛇,即便是所谓列强也不能强买强卖,更何况是明面上禁卖的鸦片呢?于是纷纷转战其他生意捞金,煤油就是其中之一。

虽是逆水行舟,可毕竟是蒸汽小火轮并非人力,又有船老大带着一帮水手伙计,所以倒是一路不怎么用歇着。按照小火轮的速度,应该有个十四五天就能到重庆,倒是也快得很。

不是第一次坐船了,晕船的感觉好了些,孟小六坐在甲板上迎着江风抽着烟,行了快一天了,傍晚时分的江风凉爽舒适,孟小六格外惬意。而旁边,几名武人跟马家哥俩聊得也十分投缘。

他们今晚要停靠在铜陵的大通码头,但没人知道,此刻的大通码头上,一艘小船快速划到码头边。这单板小船在船夫熟练的操控下,速度要比小火轮快上不少。那船夫把绳子往岸上一抛,有人接过,而船夫一个健步蹿到岸上,随即马不停蹄跑到了码头不远处的一个小屋里。

屋里有七八条精壮的汉子,他们正在赌钱,一个个叫嚣的面红耳赤,赌的畅快淋漓。那船夫推门进来,动静引得几人纷纷抽刀回顾,眼神之间露出凶悍神色。

见是船夫,一个个还刀回鞘准备继续开赌,但为首一个瘦高挑的汉子按住了赌具问道:“有生意上门?”

船夫点点头狞笑道:“要多肥有多肥,两艘小火轮,船老大咱认识,懂规矩不会先透风声的。这批货没人招呼没人靠,可以动手。”

“船上是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