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南北分立 - 蜂麻燕雀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蜂麻燕雀 >

第140章南北分立

第140章南北分立

也不能怪孟小六这样想,去南京的路上孟小六碰到了个刘半仙,被揭穿后那一句句师兄叫的那叫一个亲啊。现在这个更全活儿,不是半仙了,而是刘神仙。僵持不下间,孟小六直接下了最后通牒,逼迫他必须说话,不让场面失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刘丛云竟然也玩起了认道友的行为。不过他这边是教派,信徒众多,不能乱认师兄坠了面子,故此说了个合情合理的道友。要不说江湖上都敬佩腿儿呢,走南闯北就是见多识广,正应了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光马国梁就已经见怪不怪了,也算是长进颇大。只见他眼珠子一转,站了出来喊道:“这是我们六爷,是终南山修仙下凡,你可是白鹤仙人?”

“六爷?你三千年前曾与我一并修过道,你难道忘了吗?”刘丛云从帷幔中彻底走了出来。护卫们一看都是神仙啊,纷纷放下了枪,蜂门众人一看人家放下枪了也是解除了警戒,不过一个个憋着笑十分辛苦。

刘丛云倒是自说自话的摇着头叹息道:“哎,我是玉光啊,就是真武大帝座下的白鹤仙翁,下凡之后变换了样貌,你也转了十余世,可怎么能忘了我呢?道友,快随我入城。”

“原来是道兄?”孟小六在人家地头上,这么多教众看着自然要装个小辈。果然刘丛云感激地看了孟小六一眼,点头道:“小友快随我入城。”说罢也不乘车了,携手揽腕与孟小六并肩而行,走入了威远县的城门。

天色将黑,威远县城的街道上可说不上明亮,百姓趁着外面天还有点亮,舍不得开灯,家家户户黑洞洞的。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见到刘丛云的大队人马,要么跪倒在地,要么跑到路旁不敢阻挡了其行路。

孟小六细细打量着这个刘丛云,他看起来也不过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不过他的头发却是花白的,看起来年纪不小了。一个人纵然修身养性,保养得再怎么好,但总会有岁月的痕迹留在身上。多数人看人年龄是看皮肤发色,可操劳过度风吹雨淋或者用心保护,都会使之产生不同的呈现,所以这最不为准。其次看身形骨架,这个也做不得真,受伤、累年负重都会造成骨骼的突变。

马云曾说过,眼为精气之泄口,无论你是正义还是邪恶,无论是善良无害还是心怀恶意,无论是精神健硕还是萎靡不振,都能从眼睛里看得出来。同样岁月也是如此,不然人老珠黄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为了让孟小六认识到乔装改扮,尤其是识破别人年龄之说,马云和马雷在北京乔装酒店服务员之后,可给孟小六好好上了一课,后来从东北回来后,有一阵时间孟小六没事儿就爱盯着别人的眼睛观察。

刘丛云的头发不知道是怎么染的,但眼睛就出卖了他的年龄,他绝对没有那么老。而花白的头发只为了衬托他的皮肤和气度,让人觉得高深莫测是个鹤发童颜的老神仙。两人走在路上,后面跟着一众人等,刘丛云说道:“小六兄弟,你能亲自前来,我真是感到意外,本以为你还要约个中间地商议呢。”

孟小六心中哂笑,这货真够虚伪的,明明刚刚给自己想来个下马威,没成功后竟然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但他还是面色如常的笑着答道:“您比我年长,当为兄长,我自然要来拜见了。”

刘丛云点点头道:“你我也不必这么外道,都是自己人,什么道友道兄的都是给外人听的,从今以后你我就以兄弟相称,可好?”

“甚好。”孟小六停下脚步,双拳相抱微微鞠躬道:“见过兄长。”

“兄弟随我走。”

人知道回避,但狗却不知道,两只野狗从街边窜入人群,顿时一见这么多人估计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竟然狂吠不止。却见刘丛云抽出自己的拂尘,朝着那狗虚空一挥,瞬间狗发出一声畏惧的叫声,夹着尾巴就逃走了。

周围孔孟道的教众立刻高呼“神仙”,纷纷为这等神奇之事惊叹不已。关于沙莺莺的事情,蜂门早就跟孔孟道知会过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早先刘丛云刚崛起的时候,蜂王还是帮了些许忙的。后来两边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有蜂门的面子在,按说一个陈财主根本不足为虑。

不过刘丛云现在算是混整了,便想拿一把儿,从中榨点好处出来。如今孟小六找上门来了,面子是有了,可能得罪蜂门换来的里子也就不重要了,更何况在刘丛云看来孟小六对他更有价值。

于是乎刘丛云显示装作事情万难,饭桌上讲了一大通关于陈财主是多么虔诚,对孔孟道是如何的重要等等,以便让孟小六领个大人情。而孟小六则是不动声色,只是点头并不怎么乱搭话,以不变应万变来回应刘丛云。最终刘丛云可能也觉得没味儿了,也就顺势说对此事概不追究,自己会平息教中“怒火”的。

刘丛云留孟小六在威远县住了几天,而这几天他带着孟小六东走走西瞧瞧,不断展示着自己的实力,最终孟小六打破了宁静,直言问道:“兄长,你我是兄弟,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你到底想要些什么?”

“好,那我也不瞒你,我想要马家的支持。”

“马家?”孟小六一愣道:“我又不是马家的人,连蜂门的都不是,这你早就知道的。再说,你有蜂门的支持,还需要马家吗?这里可是巴蜀,是蜂门的地盘,在这里没有一家可以比得上他们的实力。”

刘丛云笑道:“我也不是蜂门的人,那又为什么非在这一棵树上吊死呢?多条选择,不更是多了条出路吗?对于我来说是如此,对于马家来说也是如此,对兄弟你来讲不同样如此吗?再说,我日后的发展,或许马家才能对我有更大的助力,我也会对马家有所助力的。”

“日后的发展?这几天您可每到一地就不断做法,可是想让马家帮你……施法?”孟小六刚想说骗人,但想了想不太合适,换了个施法,自己则差点笑出声来。

刘丛云摇摇头道:“自古以来创建教派想要经久流传,并使创教者过上锦衣玉食富贵无边的生活,通常只有两条路,其一是造反,其二就是归附。造反的成本太大,自立为王我也不够格,可依附政府却又太过憋屈容易受制于人,于是我便想了第三条路,那就是培植势力。也就是让我的教派融入到政界和军界,主要是军界,因为这年头谁有枪谁说了算,不是吗?”

“你的野心不小啊?”孟小六笑道。

刘丛云点点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兄弟,明人不说暗话,我就是有野心,也绝不会满足在巴蜀称王称霸。只要你帮我,若有一天我大权在握,必有你的一份荣华富贵。当然,首先是在巴蜀站住脚,我有教徒,我有信众,各行各业都有,现在商界的教众也正以飞速在积攒,帮我介绍关系牵引门路,而不是单纯的有求于那些军阀,或许我们是互相投奔也说不准呢?”

孟小六没有急于否认自己在马家什么也做不了,他只是耸耸肩道:“或许吧,不过事情成不成我并不敢保证,我只能尽力而为。但我要提醒兄长一句,那就是不要跟蜂门闹翻,更不要让蜂门觉得你是马家的人从而闹翻。”

“我了解,我们也算是半个江湖中人,蜂门前几天的刺杀和马家一直以来的大乱我略有耳闻,毕竟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放心,我不会因此让蜂门跟马家结怨的。”刘丛云道。

孟小六走了,等他回到重庆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刘丛云第一份善意的礼物。在孔孟道的帮助下,林元心的生意变得出奇的顺利起来,不光设点设铺来的顺畅,还有很多信众亲自来买,让林元心也着实赚了不少钱,只是这些人来的时候都会说:“白鹤仙翁保佑。”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也是林元心一再追问,孟小六才说了这是一个朋友所为,这让林元心这个泰山老岳对自家女婿更是看不透摸不透了。又过了五天,林元心比计划提前了足足一个月率先打开了重庆市场,达到了比预期好许多的效果,他把兄弟林元建留在了重庆处理后续工作,而他与孟小六则先行一步离开了重庆。

临行前,陆德安与孟小六聊了一天一夜,具体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孟小六辞别了重庆,带着两条受伤的胳膊坐上了回程的小火轮。作为商人东买西卖是赚钱的根本,他们的小火轮没有空着回去,翁婿二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起,他们满载着重庆特产顺流而下,直奔南京。

与此同时的蜂门当中,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软禁的蜂门龙蜂戴普与忠义蜂和刑蜂被人救出,带着百余名教众离开了蜂门总坛。而十天后,一个新的蜂门在云南建立,从此江湖之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蜂门又一次分裂成了两大派。

两派之间分别宣称自己才是正统,斥责对方的种种罪行。而令陆德安都有些坐不住的是,很多地方分舵开始摇摆不定,并没有坚决拥护他的统治。

从此江湖之上不再只有一个蜂门,人们为了对其加以区别,以地理位置为由,称他们为南北蜂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