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巧遇大头
第106章巧遇大头
叫了四辆洋车,四人一人一辆坐了个宽敞,孟小六道:“金福旅馆。”四辆洋车很快就停在了金福旅店,就他们现在的打扮和架势,住金福旅店显然有些委屈了。孟小六下来后店小二连忙点头哈腰的迎了上来,说着就往里迎,掌柜的则也出门相迎。
“这位少爷,少奶奶,两位壮士,给您请安了。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小店寒酸若有招待不周,还望海涵。”沈掌柜连忙说道,做买卖嘛,礼多人不怪。
几年不见,沈掌柜老了许多,常言道男人搁老女人搁活,想想也颇有道理。就是说女人的平均寿命要比男人长,故此那些世家活个七八十的老太太比比皆是,男人则少之又少,那个年纪都能被称作寿星了。
不过女人的每一岁年龄都长在身上,即便你保养的再好,也能从细微末节和整体气质上看出岁月的痕迹,比如眼角的皱纹比如松弛的皮肤。而男人则不同,除了故意蓄胡才能显出老来。
蓄胡是个传统,俗语有言,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人一过三十若是不留胡子,就是老有少心了。这也能从侧面表现出男人五十岁之前,大多变老的速度十分缓慢,不过人一过五十,就是一夜一老了。
沈掌柜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眼神也不怎么好了,以前面相周正声音洪亮五大三粗的一个山东大汉,如今竟然有些慈眉善目的小老头的味道了。孟小六深鞠一躬道:“沈掌柜,您不认识我了吗?以前有个爷俩来投宿……”
生意人最关键的就是认人,孟小六那时还年少,如今相貌变化了些许,最主要的是气质的变化,再加上人靠衣装马靠鞍,就是大杂院的老邻居有的都不敢认了。孟小六还没说完,沈掌柜就恍然大悟道:“是孟家爷俩对吧?哎呀妈呀,这才多久,我都不敢认了。快进来快进来,你爹咋样了?”
“咱们进去说话吧。”
四人就在金福旅店住了下来,通过沈掌柜孟小六了解到了许多事情。不久前,吴立时告诉孟小六,缺门将辅助日本,在东北进行经济掠夺。
其中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抢占矿产,这里面有官商勾结的问题,以日本商社的名义大量行贿,从官方手里买来开采权。除了一些必备的矿掌握在政府手中,其他的皆是民间持有,那些无良官员连政府矿产都敢私下倒卖,更别说侵吞私人矿产了。
一时间什么威逼利诱,什么强抢豪夺都是层出不穷的。吴立时说,日本是岛屿国家,地域狭小矿产资源匮乏,所以他们对海外的矿产格外注目。有了这些矿产,日本人就可能有所填补,把他们的实力再度提高。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对华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无论是亲华派的贷款,还是强硬派的驻军,其实都是不怀好意的。
第二,便是抢占滨江市场,如今滨江快速发展,俨然就是往大都市迈步的节奏。城市形成和建设都是无限商机,如果日商介入,他们有相对雄厚的资金还有军方支持,日人勤劳肯干也不亚于国人,只怕我国商人还未在经济领域开战就先输一城了。
第三那就是占据大连成熟商圈,挤垮中国商人,让日商在东北商界的权势更大。
吴立时留学东洋,他与一些同样因留学而亲日的人不同。他说日本是个坚韧残酷的民族,他们执着的让人可怕,这么一个可敬的民族,如果放在千里之外尚且好说。但如果就在邻国,那就应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了。
加之兵法中的远交近攻和日本资源土地匮乏,但人口却不少等等现状,吴立时认为中日必有一场大战,而日本人很可能会侵吞中国。只是究竟是徐徐图图还是雷霆一击,吴立时这就说不准了。
吴立时还说,自己在日本留学,一方面是学习经济,另一方面是作为缺门在日本的联络的执行人,这几年缺门跟日本人走得很近,已经远远超过了与西方列强的亲密程度。他担忧自家会助纣为虐,于是拜托孟小六来东北搅和一通,破坏日本人的图谋,即便只能破坏一样也是功德无量。
沈掌柜说最近来奉天的日本人不少,前一阵还来了一批说什么地质勘探的,自己也不明白就没往心里去。不过他还说了一件事,那就是牛壮被收编后反叛的事情。
在东北,三人一匪,大家对胡子没有那么抵触,倒也算是一景。牛壮做事讲究,劫财不要命,抢了花票也不糟蹋姑娘,虽收治安费却不欺负老百姓,提起牛壮,百姓都说,是一伙儿义匪。
就拿东林屯的事儿来说吧,东林屯起了大火,村里的地主院墙高,火星子飘不进来,领着家丁站在角楼上看西洋景。百姓们救火救人,他们全然不顾,只是哈哈大笑。但屯子里的百姓房子基本都相邻,一烧一大片,那天正好有风,火势便起来了。牛壮他们正好来砸响窑,结果发现着火了,当即决定放弃抢掠帮着村民救火。
村里的两户财主见了,还朝着牛壮他们放枪,牛壮一伙人全然不顾,冒着可能被枪击的危险救火。胡子毕竟是有组织的半军事机构,救起火来也听命令,在他们的协助下,力往一块儿使,大火很快就扑灭了。
村民感谢,牛壮却铁青着脸,让人带着因为救火,或者被打黑枪而死的兄弟们离开了。当天晚上,牛壮点了全山上下所有兄弟,不惜一切代价强攻那俩财主的家,高墙炮楼没救得了他们,宅子很快被洗了。两家除了老幼妇孺一个不留,全部拉出来砍了头。
如此仁义,又如此强悍,牛壮想混不起来都有点难。再后来就是牛壮被收编,然后反出奉系,如今被大肆清剿,直至最近大帅帅兵去跟直系逐鹿中原了,这才让牛壮他们稍微松了口气。
关于吴立时所提出的日方三步,孟小六不知自己能毁掉多少,但他定会尽力而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此还能打击缺门,他自是义不容辞。
不过因为被剿,如今的牛壮已经不在原来的山上了,至于他们在哪儿孟小六也不知道。如果能找到他们,在本地有了帮手或许事情能更好办一些,究竟怎么做孟小六此刻也没想好。
既然到了奉天,那就得多转转,几人先出去点了一桌子地道的东北菜,吃饱喝足便在大街上转悠了起来。过了山海关,一切就有点不一样了,比如这茶馆里的评书就别有一番风味。
他们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喝着茶吃着点心,听着关外评书先生满嘴大碴子味儿的说书,倒是惬意。这家茶馆很是高档,临街之地闹中取静,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猛然间大街上突然敲锣打鼓声响了起来,众人纷纷向下看去,连说书先生也被扰得讲不下去了,趴在拦边也向下张望。
街上有个小子五花大绑的被人押送着游街示众,他高昂着头一脸的桀骜不驯,不过脸上的鞭痕和血污倒是有些掉价。宛如前清一般,他的身后插着一块犯由牌,上面写着杀人越货悍匪赵海。
能在茶楼听书的都是闲人,不用为生计忙活,消息也相对灵通。只听有人道:“哎,这个赵海是谁啊?”
“这你都不知道,奉天长青震山好牛壮的手下啊。”一人道:“昨天晚上被抓的,据说进城会情人被堵在被窝里了。这小子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们又不是以前的香饽饽了,如今得罪了大帅,还敢往奉天城里钻,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游街的队伍很快就过去了,书继续开了起来,不经意间孟小六瞥了一眼楼下有的跟随有的散去的百姓,只见一人十分眼熟,定睛观瞧那不是谢大头吗!
孟小六大喜,他乡遇故知还是自己的发小兄弟,于是书也不听了,赶忙指了一下让马家哥俩去追,自己带着林素素会了账下楼也在后面追去。
结果追到旁边小巷,就见马家哥俩纷纷拿着枪正跟人对峙,地上还倒着两个壮汉。原来他们刚才看到孟小六所指的谢大头,便追赶了过去,但不知怎么谢大头警觉性很高,好似有意躲着马家哥俩,走得很快很急。
走入小巷谢大头拐了个弯儿就消失了,马国梁一个健步就冲了过去,想紧赶两步追上他。没想到一转弯,就有一把枪顶住了他的头。跟马雷对打,可能马国梁还吃点亏,可毕竟是个练家子,反应要比别人快了很多,他头一侧往上一别,反手就把枪夺了过来,然后一脚把刚才的枪手踹倒在地。
那个枪手面前还有两人,其中一个就是孟小六的熟人,他们反应很快拔枪与之对峙,那个被踹倒之人也迅速爬了起来,从腰间拔出了另一把枪。马国梁没怎么用过枪,也就是小六送马国才去练枪的时候摸过几次,自知好汉不吃眼前亏当即向后退去。
再说马国才,他跟在后面突然感觉身后有人,而且眼神不善充满杀气。当即回头发现是两个彪形大汉挡住了去路。这里邻靠大街,过往的人很多,那两人腰间鼓鼓囊囊的,显然是带了家伙却因为忌惮人多没敢拔出来。
马国才当机立断,猛然冲了过去,三拳两脚解决了两人,从他们的腰里把两把枪抢来。有枪在手,瞬间底气十足,不过马国才可不是个莽汉,他原本以为是遇到了流氓地痞,现在才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这俩人虽然被放倒了,可体型彪悍蛮力十足,而且还带着枪绝不是一般人。
还没闹明白怎么回事,就见二哥马国梁慌慌张张的从拐角退了回来,手里也拿着一把枪,一眨眼的功夫,又有三人出现,双方就此举枪对峙起来。孟小六他们追到了,一看巷子里堵了不少人,当即让林素素待在一边,自己走了上去,叫了一声:“大头!”
谢大头一愣,看了过来,顿时大喜,眼前这人不是孟小六又是何人?激动之余他一时间忘了讲话,可就在这时,就听他身旁一人叫道:“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