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
承载
重现在复本上的署名,确实是他的字迹,甚至最后一笔上翘的弧度都完全一样。
去除那千万分之一巧合的可能,这份约定,绝对是他亲手所签。
可他竟然丝毫没有印象,难道,他的记忆真的存在遗失?
将目光凝聚于内容,上面确实写了关于傀儡的约定,大意是:乙方愿意交出玄族之印与所有传承记忆,与甲方做交换,换取气运献祭之术与傀儡术。为期百年,百年之后,乙方必须无条件地抹去关于两术的记忆,并将傀儡奉还。另附一张限制条例:不得将术法用于活人或完整的灵魂,不得在真实世界中使用,不得……
愿永受誓约桎梏,如有违背,将自行崩解,成为天地肥料大军的一员。
他的名字正签在乙方这一栏。
无暇思考为什么这个约定的格式是现代合同,俞阑舟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后面那个“崩解”上。
经过与玄鸣的交流,俞阑舟已经知道崩解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崩解,即自我分离灵魂,自愿将灵魂分解成碎片。
如果渡劫时出现的那个“俞阑舟”也是他自己,那是不是有这个可能……那个“俞阑舟”认为自己一定会违约,所以自愿承受崩解的处罚,而飞升,就是崩解的一种方式?
他想起玄鸣说的:如今这个世界的飞升意味着化为仙气,变成天地的养料,与崩解的结局似乎殊途同归。
这么一来,结合这份约定来看,“只有杀死自己,才能让闻未予解脱”,这个逻辑是通顺的。
毕竟闻祀一口咬定闻未予也是傀儡。如果闻未予真了成立傀儡,那么,那个“俞阑舟”也许是为了违背约定,不希望闻未予被闻祀带走,甚至“销毁”,所以才选择了自我毁灭……
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为什么逻辑通顺了,他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如果是指傀儡这件事,那个“俞阑舟”为什么要用“解脱”这个词?
不被闻祀带走或者销毁,也谈不上解脱不解脱。
俞阑舟摁了摁越加胀痛的太阳xue,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另一个问题上。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个约定照目前来看是真实存在的,无法轻易违背。
他既不想违背约定,毫无契约精神,也不想闻未予被闻祀带走,更不想为此赔上自己的性命。
不管他怎么走,都走不出死路。
闻祀任他沉思纠结,并不催促,反而转向闻未予:“怎么样,你的选择是?”
俞阑舟没想到闻祀竟然绕过他这个约定方,直接询问闻未予,不解而讶然:“等等,你——”
“我同意你的要求。”
“!”俞阑舟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早在离开神府前,闻未予就曾说过一句“你刚刚的要求,我可以考虑”,只是他当时没太留意。
也就是说,闻未予与闻祀另有约定?
莫名的,逐渐聚集的焦灼感比原先陷入被动的时候更甚,他几乎本能地想出声制止,可又被理智束缚,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他们二人的事,你并没有这个立场。
“那好,如此一来,倒是省事很多。”闻祀擡起手,一串流光溢彩的印记从闻未予体内飘出,落在他的手上。
“这是——”
“玄族之印。”似乎因为难得的好心情,闻祀主动为俞阑舟做出解答。
玄族之印?
玄族他倒是听过,如雷贯耳,这玄族之印是什么,怎么好像也在哪见过?
使劲回忆,凭借修士出色的记忆力,他马上想起,这四个字不就是刚刚约定复本上提到的内容?只不过刚刚他的注意力全在崩解上,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个关键条件。
气运献祭之术与傀儡术是“俞阑舟”拿玄族之印交换的,这是最核心的条约,其他的只是附加条件……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叫玄族之印,那肯定是跟玄族有关的东西。可是玄族不是只剩下玄鸣一个人了吗?他之前还在想秦淮近竟然那么不靠谱,把他和邵沉夕当成玄族,实际上他们两个根本就不是玄族的人——怎么一转头,他和闻未予又有玄族之印这玩意儿了?
又想起当初闻未予尚未恢复神智,玄鸣的躯体只是行尸走肉,当时,懵懂无神志的对方,也是对自己喃喃,说出“玄族”这两个字……
一瞬间,有一道亮光从俞阑舟意识深处划过,将零碎的线索串到一处。
玄族的奇异之处在于灵魂,不在于肉/身。
六千年前,玄族只剩下玄鸣一人。
拥有玄族特性的除了玄族,还有他的道侣。
他和闻未予都持有玄族之印,不止一次被人认作玄族。
“俞先生,你相信世间存在转世吗?”
感谢信息发达,娱乐发达的现代社会,让他拥有一颗阅遍狗血的心,竟然能在这种时候,成功地衔接上如此离谱的线索。
“闻祀先生,你相信转世吗?”
就在不久前,玄鸣也问过他这个问题。
当时的他不解其意,可如今,这个问题却成了佐证他推论的依据之一。
他紧紧盯着闻祀,不放过对方的每一个微表情。
可让他失望的是,闻祀的神色太过寻常,寻常到他丝毫找不出任何破绽。
“转世?”闻祀像是听到什么有趣的说法,正眼打量俞阑舟,“事到如今,就不用拐弯抹角了吧,你想试探什么?”
“你之所以要带走闻未予,并不是因为他是‘傀儡’,而是因为他是某人的转世,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