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奢侈的办公室
徐工领着陈峰来到一间独立办公室,这办公室还不小,足有接近二十平方。
办公室进门对面放着一张办公桌和办公椅,在办公桌后面有一个木柜子,柜门是玻璃制的。
在进门右手边,是一张带抽屉和小柜子的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热水瓶还有茶壶。
右边那面墙上开了两个窗户,这让办公室里面显得亮堂堂。
在其中一个窗户下面,放着一个煤炉子,煤炉子上接着管道,直通墙外。
在煤炉子边上,还有一套茶桌,比较低矮,最重要的是,连沙发都有,这显然是让陈峰用来招待客人用的。
不愧是工业部啊,一个技术员的办公室,条件居然这么好。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王部长安排的,普通技术员,或者普通工程师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有这种条件的,至少都是七级工程师起步。
“陈峰同志,还满意吧?”
徐工微笑着朝陈峰说道:“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跟我说,我马上让人来改。”
“不用不用。”
陈峰连忙摆摆手,“这已经很好了,我都觉得太奢侈了点,徐工,这么好的条件,是不是不太合适?”
“哈哈哈。”
徐工爽朗的大笑,接着说道:“你安心用着就是了,咱们工程师啊,达到七级以上就是这待遇。”
陈峰这才恍然,“原来如此。”
徐工点点头,说道:“成,那你就在这办公,你有自己的任务,我就不给你安排了。
中午吃饭我再过来找你,顺便跟你说说咱们工程师的福利待遇。”
“好的徐工。”
陈峰微微一点头,“那您忙着。”
徐工走后,陈峰再次看了一遍办公室。
里面的所有日用品都是新的,包括热水瓶,茶壶,搪瓷杯子。
除了热水瓶和茶壶,搪瓷杯子更是一次给了俩,不用说都知道,一个是主人用,一个则是客人用。
拎了拎热水瓶,陈峰发现里面是空的,想着等会儿可能要泡茶,于是拎着热水瓶出了门,准备去装点开水。
出了门才想起来,自己还不知道上哪去装开水,于是看到有人进出的办公室,他就过去问了一嘴。
好在这年代的人们,大多都很热情,也乐于助人,陈峰一问,人家直接就给他领食堂去了。
食堂就在一楼,左边的最角落,是一楼占地最大的地方,整栋楼的开水都是食堂在供应。
陈峰跟那位带他过来的同志道谢后,自己装了一瓶开水,转身往办公室走回去。
路过楼梯口的时候,陈峰听到有人下来的脚步声,下意识抬头看去。
“杨厂长?”
陈峰喊了一句,又觉得不对,连忙改口道:“抱歉,应该喊您杨司长才对。”
“哈哈,是陈顾问啊。”
杨立民对陈峰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笑呵呵的快步下楼,来到陈峰身边,接着说道:“昨天我就听领导说了,你已经来咱们部里了,没想到会在这里见面。”
陈峰微微一笑,“是啊,我也没想到,对了,杨司长您这是要出去?”
杨立民点头,“是啊,第一轧钢厂那边出了点小问题,这不,领导让我过去处理一下。”
“这样啊。”
陈峰点点头,“那您忙着,我今儿刚刚上班,咱们有空再聊。”
“也行。”
杨立民笑着道:“我这正好也比较急,等我回来,我再去找你好好聊聊。”
目送着杨立民离开,陈峰微微一笑,转身继续往办公室走去。
他知道来部里上班,迟早是会见到杨立民,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第一天就碰面了。
虽然有些仓促,但他们也算是老相识了,不会在意那么多。
回到办公室,陈峰给自己泡上一杯大红袍,接着端着大红袍坐到了办公椅上。
将搪瓷杯子放在左手边,离桌子中心远一些,接着陈峰从右手边的空白图纸堆里,抽出了一张。
《1700毫米热连轧机组制造图纸》
在图纸最上方,陈峰写下了项目名称,随后在图纸最下方写下序列号。
是的,没错,就是连轧机。
本钢1700毫米热连轧机组是我国首套,也是当时唯一一套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轧机。
该项工程于1974年11月23日破土动工,1980年2月6日试车成功,并轧出第一批卷板。
建设这架轧机时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国内设备制造的技术、工艺相对落后等因素,轧机带有诸多先天不足,产品轧制精度低、板形差、厚度不均、故障率高等缺陷凸显。某些国外专家曾判其“死刑”,说成是“一堆废铜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