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不被宠爱的容王 - 女知县纪闻录 - 寒九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女知县纪闻录 >

第101章不被宠爱的容王

第101章不被宠爱的容王回去的路上,宋澜找了一家大的药铺,为国公夫人开了一副安神养心的药。

从药铺出来,她手中提溜着药边走边问,“我算是有惊无险的获得自由身了,但是容王殿下人也不错,就这般幽禁在府邸里,也怪凄凉的,他不是早已将长青河堤挖出刻着谶语石头一事禀报官家了吗,官家那般明睿的人,难道还看不出这事是另有人设计所为,之所以迟迟不肯放殿下出来,可是另有深意?”

李景瑢道:“在对容王的处理上,我从来都摸不透官家到底是如何想的”

宋澜道:“容王的生母虽然早逝,但是其自幼在皇后娘娘膝下抚养长大,身份贵重,还是官家长子,哪儿有父亲不疼亲生儿子的呀”

她说这话的时候李景瑢的嘴角微沉,宋澜很快反应到她说此话的不妥,眉毛不由得皱了起来,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然而事情还是很有转机的,刚刚有宫内的消息传来,阿和这回儿前来上报,在李景瑢耳边耳语了几句,又退了下去。

李景瑢听罢后对宋澜道:“容王那已经不需我们担心了,他已解了禁足”

——

同样对容王十分关注的誉王和成王也几乎是同时收到的消息。

誉王府中密室,誉王召集府中谋士正在就此事密谈,誉王蹙眉道:“与你联系之人不是说父皇禁了皇兄的足,便不会这般轻易的还他自由了吗?”

被誉王点名的这位谋士道:“此事的确出乎意料,但实则臣与那人也没有实际接触过”

另有谋士道:“这也太草率了,没有实际接触过,便将消息呈给殿下,这是棋差一招便可能满盘皆输的事情”

那谋士道:“的确是臣不够严谨,那人笃定容王与这江山无缘,但容王身为官家长子,又在皇后娘娘膝下长大,臣的确也曾怀疑过他的说辞,但听其人信上分析,正因为容王的背后是皇后娘娘,而皇后娘娘的背后又是王枢密使,未免外戚专政,江山受胁,容王必不是储君之选,臣觉其分析有理,才将此计献给殿下”

誉王皱皱眉头,道:“这次算是挑破了本王与大皇兄的关系,但瑾泽同样也耐不住寂寞,既然撕破了脸,便索性不掩饰了,不过这次的事全当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来路不明的消息莫要轻信”

众谋士都道是。

此时有谋士提出,“事已至此,我们不妨退居一步,成王殿下的势力也不可小觑,若是能够坐山观虎斗,待到他们两败俱伤,便是我们渔翁得利的时候,越是风口浪尖,越是要沉得住气”

“这个本王自是懂的”,誉王犹豫了一下道:“只是这袁少望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助力,壁虎断尾的这般决绝总觉得有些可惜了?”

有谋士道:“殿下殊不知袁大人这样的助力对我们是个累赘啊,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官家早就决心要惩处在汴京嚣张十数年的这伙人牙子,袁大人已经控制不住他手底下的这群人了,若是不及时将他割舍,到时候这反噬也会连累到我们身上”

另一谋士道:“当日虽不知是谁替殿下出手清理,否则就是时至今日也依旧是心有余悸啊”

誉王心有思虑道:“是友不是敌便好”

——

一个时辰前,福宁殿内,王皇后面带忧色匆匆而来,官家与王皇后并不亲厚,但面子上还过的去,也算得上是相敬如宾,每月初一和十五都会到皇后的柔仪殿内共进晚餐,多还是为了安抚皇后身后的王氏家族。

王皇后也知道她与官家只是表面夫妻,但想来皇家没有真情,她也不会那般天真,因此也没抱着两情相悦的幻想成为这后宫之主,官家的宠爱不在她身上,她不强求也不失落,只要还有这份尊荣在她身上便足矣。

不争、不抢、不闹、不噪,兼具端庄典雅、贤惠淑仪,官家也十分满意她与皇后的这层关系,因此对她还是有些敬重在的。

只是今日王皇后不得不前来求情,她无儿无女,容王虽是已被贬在瑶华宫中的慧妃之子,但长在她膝下多年,养儿情重,她也不忍见大皇子受此冤屈。

官家见皇后来了,搁下手中的毛笔,道:“皇后你来的正巧,看看朕写的这副字怎么样”

皇后低头一看,‘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这十四个大字跃然纸上。

王皇后只得先夸赞道:“官家乃人中龙凤,不必遇风云自会化龙,倒是这字迹笔力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有不可多得的豪气”

官家听后微微笑道,隐下一抹得意之色,道:“有些敷衍朕了,以往皇后可是会引经据典一番的,今日甚感仓促”

王皇后的眉头始终未曾舒展,索性开门见山,跪了下来。

官家知道她为何事而来,扶她道:“皇后你这是做什么,不过与你开个小小的玩笑,并非真的责怪你”

“臣妾惶恐”,她并不肯起,而是道:“兔死狐悲,隆儿一直养在臣妾膝下,如今他被幽禁在府上,臣妾这个做母亲的难免不忧心忡忡,他之祸皆由臣妾没教导好所至,生怕哪天臣妾也见弃于官家,如何叫臣妾能不如履薄冰啊”

官家并没有继续扶她,而是淡了语气,“隆儿所犯之错与你何关,朕不是那是非不分的人,虽会爱屋及乌,但却不会殃及池鱼,你且起来吧”

听到官家这般淡漠的语气,皇后的心里已经凉了一半,官家向来对这个长子无甚喜爱,甚至有些厌弃,她甚至怀疑是不是当初慧妃做了什么得罪官家之事才会让隆儿也深受牵连。

她并未起来,官家沉吟了半晌又道:“隆儿所犯之错,是压根就没有把我这个父皇放在眼里,不孝不义导致兄弟阋墙,朕念在父子情分上只是幽禁他于府邸,幸而他只是个庶长子,但皇后你却是嫡母,不该将眼界只局限于在你膝下长大的孩子身上,而是要宽宏博大,这天下人哪一个莫不是你之子”

官家的意思她明白,她身为一国之母,完全不用担心将来的地位,无论哪个皇子继承大统,都会奉她为皇太后,可她还是道:“官家说的是,是臣妾浅显鄙薄了,可是隆儿的心性,他天性憨厚忠实,这您也是了解的,他是不会做出这等激进之事的,这背后是否有什么隐情,会不会是”

“皇后”,官家低沉的嗓音令人心头一沉,“你僭越了”

“官家恕罪”,她连忙叩拜,头低低的贴在交叠的手背之上,静默了一会儿,良久,官家才道:“下不为例”

“是”,皇后慢慢起身,但再不敢劝,心中正忐忑,要如何退出大殿,却听门外传来一声响,福宁殿的门开了,然后才传来皇太后驾到的声音。

这皇太后也不是官家亲母,同样也是膝下无子,抚养官家长大的,按理说,这例子就在皇后眼前,她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任那些小辈争个你死我活,只是,人毕竟是个感性动物,在这皇宫内院里,她也算是和瑾隆相依为命过,怎能无动于衷。

皇太后的架势十分十足的进了福宁殿,她看了皇后一眼,又将目光移开,对着官家道:“既然官家不来见哀家,那么哀家便亲自前来见官家了”

官家道:“母后哪里的话”

他随后道:“皇后先回吧,其余人等也退下,朕与母后有体己话要说”

众人见这气氛不对,早便想退,转眼间大殿上便算是退了个干净,只剩除了皇太后和官家之外的三人,元喜、司空剑和皇太后身边的福昕嬷嬷。

“不知太后前来所为何事?”,官家言语平淡道。

“你明知故问”,太后语气更是冷冽。

“我不敢忖度太后之意,还请太后明示”

“别忘了你答应过哀家什么?”

“说来我答应太后的事可不少,母慈子孝、后宫安宁、前朝安定,我都做到了”

“无需与哀家装糊涂,瑾隆之事你我心知肚明,你答应过哀家储君只能是他,可你迟迟不立,甚至将他幽禁在府邸之中,意欲为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