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群臣谏 - 幽后传奇 - 墨鱼甲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幽后传奇 >

第134章群臣谏

第134章群臣谏

夏尽秋至,寒冬亦将过去。一转眼,又到了腊月皇帝封玺之日。

这数月来,后宫果然风平浪静,偶有几个年轻世嫔间争风吃醋,倒亦掀不起任何风浪。

冯氏因常往永合殿内,加上有冯娷从中调和,虽谈不上欢喜,却不再似从前那般厌恶林禾。

李氏因恐皇帝知其病因而收回治宫之权,便令乔怀德隐下不报,故而这数月来安心养病,除去与郑荞互有往来,示好太子外,亦未再生事端。

倒是彭城公主元钰,又与李氏结了盟约,二人共助太子元恂复权,借了中元节与寒衣节入宫祭拜先太后之机,元钰多番进言相劝元宏将太子解禁复权。数月来元钰又动作频频,便是连朝中的大祭司亦为其所买。

太极殿内,华灯异彩,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皆齐聚于此。

元宏环视众人,朗声道:“得上苍庇佑,今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朝野上下戮力同心,令我大魏国泰民安,人物康阜。朕得众卿辅佐,心存感念,特设此宴,以犒诸位。今日毋需拘礼,咱们君臣开怀痛饮。”

皇帝自亲政以来,年年设此亲臣宴,众人自觉圣恩浩荡,心内感激。席间众臣举杯齐道:“天佑大魏,新年胜旧年!愿吾皇福泽绵长,万岁万岁万万岁!”

鼓乐齐鸣,莺歌曼舞。众人赏乐饮酒,或樽酒论文,或以诗行令,无不欢喜尽兴。

待亥正二刻,酒尽意阑,众人方才起身退去。

大殿之内,元澄与元禧以及冯熙、穆亮、郭祚与李冲却并无离去之意。

元宏心知他们定是因了太子之故,却只挥手示意众侍撤去碗碟杯盏,并不急于开口。众侍退尽,元宏方才道:“皇叔与诸位爱卿所为何事?”

元澄先答话:“陛下,明日便是腊月二十三,陛下亦要封玺过年了,陛下平日里忙于前朝之事,如此普天同庆之时当与众皇子、公主共享天伦。”见元宏微微颔首,他接着又道:“太子为众皇子之长,宫宴之时当领众皇子为陛下奉酒迎新,以示我大魏江山永固,后继有人之意。陛下将太子禁足府中已近半年,太子已迁善改过,臣请陛下饶恕太子!”

元澄言罢,元禧与冯熙、穆亮、郭祚、李冲几人皆起身离席伏跪于地,齐声道:“臣请陛下饶恕太子!”

“子恂乃朕长子,朕寄厚望于他。他欺瞒君父,朕未废太子位分,便是念他初犯,且又年少轻狂,倘若朕不施惩戒之举,他又如何能痛改前非?”示意众人起了身,元宏又接着道:“尔等皆为朕肱骨之臣,岂能不知朕用心之良苦?”

穆亮拱了拱手:“陛下,臣前几日往太子府邸探望,太子正在书房内研习《大学》,太子言语之间尽是追悔之意,臣斗胆,望陛下饶恕太子,再予太子新生之机。”

元宏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子恂当真可领悟其中之意,亦不妄朕禁足他半年之期。”

穆亮道:“太子对臣说‘阿耶令吾修己,乃为日后可治国平天下,吾若德行至上,那家国必安!’陛下,太子当真已幡然醒悟啊!”

穆亮言罢,冯熙便接口道:“陛下,太子年少,虽犯下大错,可他迷而知返,自是善莫大焉。”

元禧亦开了口:“陛下,论朝堂,陛下为君,论宗室,陛下为父,这君臣之义,父子之情,陛下又岂能割舍?臣为太子皇叔,臣愿为太子作保,日后太子定不会再有迕逆君父之事。”

郭祚亦垂首接口道:“陛下,咸阳王所言极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乃为人伦之本,所谓人伦睦,则天道顺。太子虽有过错,知错而改,便是孝信道义。臣请陛下饶恕太子!”

元宏瞧了一眼席间众人,独见李冲缄默不语,于是道:“陇西公缘何不出声?”

李冲闻言,拱手道:“陛下,方才任城王与诸位同僚已将臣心中所思道尽,故而臣无言可进。只是陛下,太子自幼由先太皇太后教养,倘若陛下迟迟不将太子解禁,那便是令世人觉先太皇太后未尽教导太子之责,岂非有损先太皇太后英名?”

元宏轻笑一声:“陇西公言下之意,若朕不将太子解禁,那朕便是不孝之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