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我来看你,你开心吗?……
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我来看你,你开心吗?……
第二日一早,叶秋水洗漱后,下人已经做好早膳了,她慢吞吞坐下来喝粥,等了一会儿没看到江泠,问道:“兄长呢?”
听他昨日说,衙司里的事情已经忙完,接下来还算空闲,那就可以一起吃饭,经常见面。
夜里叶秋水想了许久,江泠木讷,不解风情,不能指望他一朝就醒悟到什么,得慢慢来才行,不能将他吓到。
每天一起吃饭,一起上值,养成习惯,缺了一天就会心痒痒。
然而第一日,叶秋水的计划就失败了。
江泠不在。
下人说:“大人天不亮就离开了。”
叶秋水很是诧异,“去哪里?”
“说是衙司有事,今儿也不回来用晚膳了,可能还要睡在值房,好像很忙的样子,接下来的数日都是这样。”
“不是说忙完了吗?”
下人不懂,缄默不言。
叶秋水闷闷地转过身,握着汤匙。
吃完饭,她出门去宫里上值,听吴院判说,官家病了,皇后娘娘近身照顾,一夜未睡。
长公主也一大早就来探望,路上遇见宜阳,她问叶秋水:“怎么样啦?”
“不太妙。”
叶秋水说:“哥哥好像真的只将我当妹妹,好难过。”
宜阳噗嗤一笑,“哪有那么容易啊,才刚开始呢,任重而道远啊。”
看着她苦恼的样子,宜阳劝说:“明天我们去芳园玩,我听说,芳园的工匠培育出了五色梅花,我还没见过呢!真是稀奇,一株花枝上,如何开出五种颜色的梅花?你和我一起去看看,顺便我们商讨商讨。”
“好啊。”
叶秋水点点头,在宫中,不能长时间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又聊了几句,叶秋水便赶忙跑去做正事了。
长公主进宫探望病中的皇帝,说起外面的事,北边的战事越来越紧张,边境的百姓流离失所,有一批难民争相南下,往京畿涌来,这些天,城门处已经陆陆续续看到一些人了。
皇帝神情凝重,他已年老,又在病中,两个皇子还很年幼,以后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宜阳走上前,跪下来向帝后请安。
皇帝轻笑,“宜阳都这么大了,该说门亲事了。”
宜阳一听,脸色稍稍变了变,忍着没流露出情绪。
长公主说:“她还小,臣妹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想在身边多留几年。”
皇帝又打量宜阳几眼,恰巧内侍端来药,长公主接过,半扶起龙榻上的皇帝,弯腰喂他喝下。
“敏敏,你出去吧,同其他娘娘们请个安。”
“是。”
宜阳颔首,俯身行礼后转身离开大殿。
她没什么烦恼,自幼含着金汤匙长大,身份贵重,要什么有什么,有长公主撑腰,宜阳养成了骄纵刁蛮的性子,身上穿的纱,只要有一点小疙瘩便会发怒,吃穿都要最好,宗室里的小娘子都很少有比得过她的。
傍晚,叶秋水回到家中,果不其然,江泠并不在,看来早上下人说得不假,他大概真的很忙,早出晚归,又不见人影了。
第二天,叶秋水和宜阳一起出城,每年这个时节,芳园的梅花都会盛开,那里有技艺精湛的花匠,能培育出许多名贵艳丽的花种,芳园的冬日同春天似的,百花争艳,宜阳每年都要过来小住两日。
出城的路上,叶秋水掀开帘子,临近年关,京师各坊已经展现出喜庆的气氛,车水马龙,比肩接踵,小贩的吆喝声都比往日更响亮些。
家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厨子,足不出户就能尝遍天下美味,精致的小碟上摆着的才叫食物,许多民间的小吃,宜阳是瞧不上的,嫌脏。
看到叶秋水往外看,宜阳也探头,路边站着许多卖炭翁,挑着担,一声一声叫卖,天寒地冻中,还有不少乞丐,形容狼狈,衣衫褴褛地窝在角落里,身子冻得发青。
叶秋水于心不忍,叫车夫停下,下车,掏出荷包,将钱分给乞丐。
宜阳没有下车,她脚下穿的,是扬州府上供的织锦绣鞋,很是精巧脆弱,极易勾线。
大街上石砖坑坑洼洼,不像在家中,地面平整,砖缝瓷石,还铺了厚厚的地毯,就是光脚走在上面也不冷,织锦绣鞋最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穿。
这双鞋子是新上供的,宜阳可不想现在就弄坏。
她探究地环视四周,目光清澈,又带着几分倨傲,等叶秋水分完钱了,回到马车上。
宜阳好奇地问:“外面这么冷,怎么他们还穿那么少?”
她不明白,什么叫做乞丐,这些似乎只是话本上才有的存在。毕竟自幼生活在长公主府,时常出入金碧辉煌的皇宫,平日出行都是乘坐马车步撵,何时低头去看过这群人。
叶秋水解释道:“他们都是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并非不愿意穿厚衣服,只是实在囊中羞涩,无力避寒。”
宜阳心中对穷的概念很模糊,听她这么说,也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好可怜啊他们。”
“那你刚刚给他们多少钱?”
叶秋水说:“半吊钱。”
宜阳对这个数字更加没有概念,“这是多少?”
“两吊钱是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