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禁区(十) -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 鱼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1章禁区(十)

由于历史已经在洛书的蝴蝶大法之下被扭曲成了混沌纠缠态,非得好好捋一捋不可:

1原版《切尔诺兹克狂想》时间线,埃塞洛克斯献祭发生后,切尔诺兹克在事故前就已经出现坠入亚空间的征兆(在安德烈的描述中出现“比过往那些春天更聒噪的昆虫”“异常湿润的气候”)。

因为预感不祥,安德烈没有借住在工程师安东·谢尔盖耶维奇家,也没有去“叶莲娜奶奶”餐馆(位于安东家附近),于是也没有遇见奥卡加布琳娜和帕维尔等人(在原版时间线里,这两人及伦道夫·克劳斯都没有出现,有可能根本不在普布利亚)。

抵达普布利亚当晚,安德烈经历了一个小时左右的“白噪声”式的无意识,并因“体位性低血压”摔倒磕伤太阳穴。“失忆症”是典型的“降临”产生的影响,但他为什么会磕伤太阳穴是一个疑点。

一个二十多岁、训练有素的克格勃,像个老大爷似的因为起得太猛就晕倒,不是没有可能,但概率太低,多半跟“降临”后发生了什么即使读档也未能抹消的事情有关。

2“美丽新世界”时间线,新版《切尔诺兹克狂想》剧情,因为埃塞洛克斯献祭未发生,产生了至少三个影响:

一是普布利亚虽然仍旧存在亚空间气息,但是情况相比时间线1有所好转(在安德烈的描述中,措辞明显缓和,变成了“春天非常美丽”“比列宁格勒更多雾的气候”);

二是产生了《克苏鲁旧约》的新解读(不能确定是不是新的,但在时间线1从未听程玖提过),“原本应该发生,却未发生”的献祭引起了伦道夫·克劳斯的关注,因而潜入苏维埃,出于不明目的散播邪教音乐;

三是安德烈的中学同学,奥卡加布琳娜和帕维尔也被引到了普布利亚(这两人在时间线1可能也从事骨碟生意,但在时间线2因为伦道夫·克劳斯的到来,命运也发生了偏移)。

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命运的齿轮开始偏移,安德烈没有时间线1那么警惕,借住在了安东家里,又“不符合调查习惯”地来到了“叶莲娜奶奶”餐馆(可能是“降临”的影响,这里说不定是故意诱导他去的),遇见两位同学,产生怀疑,然后顺藤摸到了伦道夫·克劳斯。

3当前的现实,时间线2中截止到餐馆相遇的事情被奥卡加布琳娜和帕维尔证实,但结局是切尔诺兹克事故未能被阻止。

……

洛书觉得头很痛,比磕到头的安德烈更痛,并且有强烈的甩手不干的冲动。

这都什么事啊!

因为这个安全据点没有多余的房间,洛书等人全在客厅打地铺,当然,对这种情况他们有所准备,携带了睡袋,不过据说晚上会随机刷新“丧尸攻城”事件,也很难睡得安稳就对了。

过了晚上10点,就跟曾经的白牙岛一样,斯拉夫蒂奇的亚空间气息开始变浓,众人多少都开始出现感官上起码熬了一个通宵的那种头痛,表现在洛书眼中就是轻度的掉帧。

洛书建议大家吃点安眠药睡,但遭到了一致否决:外面有丧尸,你让我吃安眠药睡死死的?

我敢吗?

虽然众人表示他们可以守夜,但奥卡加布琳娜显然觉得他们靠不住,仍然持枪坐在原地,保持着警戒的姿势。

帕维尔因为要守后半夜,被勒令回去休息,但此刻卧室里仍然传来啜泣的声音,也不知道是没睡,还是睡梦中仍在哭……

据点只有一间卧室,但已经足够了,因为奥卡加布琳娜和帕维尔两人里总会有一个在守夜。四十多年来一直如此。那些在外游荡的“丧尸”,也曾是他们的同伴,如果没有转机,那么他们最终也将变成外面的一员。

尽管头痛,但这样的气氛下,实在很难睡得着。众人先是试图参与洛书关于“三个版本时间线”的剖析,但仅仅一个小时后就成功绕晕了三个人,只有程玖还在坚持战斗。

“你的记忆可靠吗?”程玖问——毕竟时间线1完全依靠洛书对已经不存在的一本书的记忆。

“可靠。”洛书指指自己的脑子:“这可是有玄学在里面的。”

出于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原因,在“美丽新世界”,洛书一直没有坦白自己疑似邪神分身的身份——反正也是疑似,把她看作邪神的眷属,或者资深调查员,在实际行动中也没有什么区别。

但程玖问到这里的时候,洛书还是把“平行宇宙历史档案”拿了出来。

档案上当然没有切尔诺兹克相关的内容,最近的记录还是在埃塞洛克斯第一次失败后写的,“我将是最后继续战斗下去的人”。

但此时,洛书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她顺走程玖用来画思维导图试图捋清楚三条时间线的笔,在“历史档案”上刷刷地写了起来。

写的是安德烈原版《切尔诺兹克狂想》的内容,如果他的记录属实,那么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是“历史档案”:

“1985年的春天,已现出诸多不祥之兆。譬如路旁鲜红的野苹果,比过往的春天更聒噪的昆虫,还有湿润多雾的气候……”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原本不存在的记忆真的开始在脑海里浮现,但不是安德烈的记忆,而是那个时空洛书的记忆。

她第一次试图调查切尔诺兹克事故时,先辗转降临到招待所工作人员身上,然后非常隐晦地用桌子上的灰尘画了一个不完整的符文,只到勉强能够使用的程度。

然后她才发起了对安德烈的第一次降临,查看了他携带的绝密材料,细致检查了里面有没有夹头发之类,又谨慎地还原回去。

现在回想起来,即使回档,在安德烈的“无意识白噪声”时间里,也会出现翻看材料这样的行为,而那些绝密材料正常来说是绝对不应该频繁查看的——总之第二天洛书再试图降临时,就怎么也不能成功了。

开始她还以为只是桌子上的灰被抹掉了,没有在意,重新降临到工作人员身上去查看,结果敲不开门,气急败坏地找了钥匙闯入——入眼是趴在桌子上已经没有生气的人,还有流得满地的血。

安德烈已经饮弹自尽。

洛书被这决绝的操作惊呆了。她预料到跟克格勃合作很困难,但也没想到困难到这种程度。

她不得不反复回档,用喝水踱步发呆等等无意义行为来“稀释”碰档案的概率——像个八级裱糊匠,最后终于把安德烈自尽的概率降了下来,但这么严重的事故依然留下了影响,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的由来。

好在这一次,安德烈就算想破了脑袋,也不可能猜出真相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