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山南行回村(10) - 重生从女记者开始 - 诸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6章山南行回村(10)

与姐姐姜妮不同,姜凝月没有理会周围的人,而是看向几人道:“麻烦各位帮我搬一下吧,搬院子里就行。”

“是小月吗?”对门的邻居大娘壮着胆子问道。

“啊,大娘。”

姜凝月笑着回应道。

“哎呀,真的长得那么漂亮了,要不是你和小妮儿站一起,我真不敢认。”

这句话立刻引起了众人的话匣子,村子里唯一一个名牌大学生,大家自然是记忆深刻。不过在众人的记忆里,姜凝月黑黑的、瘦瘦的,不爱说话,走路都低着头。

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光彩夺目了?

这时候,警车里的两名民警也帮着搬东西,在几人的帮助下,很快几箱子东西就搬进了院子里。众人看到警察都下车帮忙,一时间都不敢说话。

越是偏僻的地方,对于公权就愈发畏惧。

听到动静的姜父姜母也走了出来,茫然地看着这一切。

姜凝月的母亲王珍看到姜凝月之后,脸上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王珍今年42岁,如果在城市里,这个年龄的女人甚至还属于‘风韵犹存’的范畴。

但是王珍却十分干瘦,皮肤粗糙黝黑,头发随意的扎在脑后,甚至和周遭五六十岁的妇女没有太大区别。

她在看到姜凝月后,立刻迎了上来,抓着姜凝月的手不松开,那粗糙的大手甚至有些让姜凝月细嫩的手有些刺痛。

“阿妈。”姜凝月没有太大心理压力,微笑着喊道。

“诶,胖了点了。”

王珍拉着姜凝月的手,神情有些激动,“走,回家。”

几人进入院子后,留在原地的人才开始议论。

“小月现在干啥的?怎么穿的那么好?还有警察送?”

“你们没看前两天县里的新闻吗?”

其中一个人介绍道,“新闻都说了,现在小月是记者,老厉害了。”

“还上县里的新闻了?”

几人瞠目结舌。

对于村里人来说,县里的新闻就已经够震撼了。

姜凝月走进院子里,记忆中土墙堆砌的院子已经消失了,转为了平整的红砖堆砌。原本土坯房也变成了现在的水泥房屋,走进客厅内,地面是明亮的瓷砖,洁白的墙面。

王珍笑着介绍道:“这是你阿爸专门从县里请来的师傅,还专门给你屋里装修了个厕所,有冲水马桶那种。”

姜凝月眼前一亮,老家的旱厕真是噩梦一般的场景,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改变了。

转了一圈,以前的家具却留了下来,床榻依旧是巨大的火炕。对此,姜凝月也可以理解。

让农村人花几千买个床,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怎么没有家电呢?”

姜凝月看了一圈问道,“冰柜、大电视什么都没有啊。”

王珍连忙解释道:“没来得及的买呢,不过家里有什么网了,专门给你通的。你以前不是说,家里没信号吗。”

“嗯,剩下的回头我买吧。”

“别花钱了……”

装修个房子就已经让王珍心疼了,再花几万买家电王珍估计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二人走回院子里,姜凝月的父亲姜肃正满面笑容的和几人聊着天,姜凝月拆开箱子,拿出几条玉溪,

“几位辛苦了,拿着抽去吧。”

别看玉溪在海宁只是最平常的烟,但是在这个小县城里,普遍抽三五块钱烟的环境下,一人一条烟还是拿得出手的。

姜凝月还买了更贵的烟,不过不值当而已。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笑着接过了烟,“姜记者您太客气了,我已经和乡里打招呼了,有什么事你就招呼他们就行。”

“我在自己家里能有什么事。”

姜凝月笑着聊了几句,几人就要离开。

“吃了饭再走呗?”王珍连忙说道,“我现在就做饭,炖肉!”

“不吃了不吃了。”

谦让了一阵,众人还是离开了。

“你这都买的啥?那么大堆,瞎花钱。”众人一离开,姜肃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他就是这种人,和外人特别和善甚至非常卑微,畏惧公权,是个穿制服的都害怕,但是跟家里人就常年黑着脸。

姜凝月打开箱子,拿出一条‘飞天明珠’,“飞天明珠,还有茅台。你要不要吧?”

“茅台?飞天明珠?”

姜肃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俺娘诶,我只是听说过,见都没见过呢。”

王珍和姜妮看到姜肃前倨后恭的表情,也都笑了起来。

姜肃哆哆嗦嗦拆开一包飞天明珠,深深地闻了一下烟叶,“嗯……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