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新问题(2)
离开了盗采河沙的河段之后,李成开着车继续前行。
路上,李成感慨道:“我听说采砂这种事都是半夜干,东河市大白天就采砂,真是离谱。”
“没准他们有采砂证呢。”田军笑道。
“田老师。”
骆媛拿着手机说道,“我刚才查了一下资料,东河市自19年开始,全市能够合法采砂的少数一两条河流的部分河段可以按照要求采砂,这条河显然不在其中。”
“采砂盗沙屡禁不止。”
姜凝月平静道,“就算他们有采砂证也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采砂,你们看看河岸边上坑坑洼洼的。”
河流长期冲刷,河床就会囤积泥沙,如果泥沙堆积的太高,河水就会泛滥。这时候就需要清理河沙,降低河床。
那么,为什么要禁止盗采河沙呢?
因为盗采河沙不是对整条河床进行平均的‘削取’,而是定点挖采,哪里好挖、哪里河沙多就定点采集哪里,之后被盗挖的地方就会变成一个大洞,河流在丰水期的时候,水面上就会出现大漩涡,枯水期甚至会直接断流。
简单来说,这些盗采河沙的只是为了一己私利,完全不顾生态自然。到时候出现问题,受苦的还是周围的百姓,买单、擦屁股的还是当地政府。
“是啊。”田军点了点头,掏出手机道:“我要给当地政府打电话举报。”
姜凝月没有制止,“记得录音。”
“嗯。”田军打通了东河市水务局的电话,打了四五遍,电话终于打通了,然而,田军把情况说完之后,对方却说道:
“你多管什么闲事,人家有采砂证的。”
“有采砂证?”
田军一听这话立刻被气笑了,“你不知道这条河流不允许采砂吗?他有采砂证就可以全国各地的采砂吗?”
工作人员:“你是哪个单位的?”
田军:“普通村民。”
“你个普通村民……”
工作人员欲言又止,“这事我们管不了,你报警吧。”
说完,工作人员就挂断了电话。
田军气的骂了好几句,“真他妈蛇鼠一窝,当年怎么没把他们一锅端了!”
姜凝月轻笑,“军哥,别生气。咱们这不是又来了吗?”
“对。”田军点了点头,然后翻看手机道:“我找几个电话打打试试,看看当地人有没有什么隐秘可以告诉咱们。”
“好。”
姜凝月没有意见,道听途说的再多,也没有本地村民亲身体会来的真切。而且,《问政海州》毕竟是一档新闻节目,需要有百姓的声音传出来。
田军拨通电话,经过一番沟通,对方同意以打码、变声的方式出镜。当然了,这也得益于《问政海州》在海州本地的名声,特别是当初的东河市的几个大老虎相继落马,也给了海州广播电视台很大的名望。
车辆来到了十里桥村,几位村民走了出来迎接,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这群人盗采河沙七八年了。”
“没人管,我们天天打电话。”
“人家有证,也不让我们采。前几个月邻村的有个也采砂,大半夜的偷偷摸摸开着改装船去了,直接被打死了。”
“打死了?”姜凝月目瞪口呆,“这么嚣张了吗?”
“没人管吗?”田军皱眉道。
“打死人的抓起来了,但是,背后的老板没事啊!”
“是啊,抓几个小喽啰管什么用啊!”
姜凝月点了点头,心中记下了这件事,“这些盗采河沙的,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有影响啊!这拉沙子的大货车一天一天的来,把我们路压的坑坑洼洼的。”
“天天‘咣当咣当’的响啊!吵都吵死了。”
“一刮风都是沙子啊。”
田军一一记录。这时候,一名村中老者拿出了一封信,“这是我们当初交给我们县政府的请愿书,可是这本请愿书交上去之后,也一直没有人回复。这是另一封,上面签了我们全村七十三户的名字,按了100个手印,希望你们记者能够替我们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田军郑重接过,“您放心,我一定替你们讨一个说法回来。”
姜凝月询问道:“大爷,你们知道这附近还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一听姜凝月问起,立刻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除了盗采的河沙的之后,距离这里大概十几里的小川村附近还有一个盗采河沙、倾倒垃圾、乱排污水的问题。
几人看天色尚早,就决定去这个小川村附近看一看。
然而,几人刚刚回到车上,田军的电话就响起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田军接了起来,“喂。”
对方先是冷笑一声,“海宁的电话,听口音你也不是本地人啊。”
“你谁啊?”田军心中隐隐有所猜测,立刻点了录音,“你打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