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王鲵自从父亲病逝回家以后则一直在老家呆着,就那样一直陪母亲过了父亲的五七祭日,期间他哥哥回了一趟老家,接两个女儿回上海,他们走后,家里就只剩王鲵跟母亲两个人了,过了父亲五七祭日后,他也准备返回常城了,当时是带上老太太一起,老太太晕车,担心回常城十多个小时的车程她受不了,所以王鲵坚持给母亲定了火车票,这些年老太太都坚持坐那种卧铺绿皮车,虽然比高铁飞机慢,但是能躺下睡觉,所以王鲵就给老太太定了那种车的卧铺票,这样也好,省的如果说坐高铁他再联系常城那边的人接站了,就那样他先把老太太给送到了火车站,然后他再从火车站直接开车回常城,大概算下来母子俩到地方的时间差不多,眼下正好是不过年不过节的时候,高速上也不堵车,所以王鲵开车要比母亲坐火车快,觉得疲劳的时候,他也会找就近的服务区停车休息一会儿,就那样当他到了常城火车站的时候,母亲坐的那趟车还没到呢,他在车站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母亲的那趟车才到站,接上母亲以后,他们便直接回了他在常城的家。
回到家后王鲵仅着家里有的食材随便做了些吃的,跟母亲一起随便吃点儿饭,毕竟都赶了一千多里路了,以王鲵对母亲的了解在火车上她自然是不会花钱买火车上的饭来吃或者水来喝的,不是因为别的,是老太太不舍得花钱,有一件事儿过了这么多年王鲵依然印象深刻,那就是他年少时候跟父母在老家时的一件事儿,有一天下大雨,他们母子俩趁着快要下雨的时候去地里给庄稼上肥料,下雨的时候母子俩拉着车顶着雨往家里跑,那时候老家的道路大部分都还是土路,一下雨就到处泥泞的那种,在回去的路上母亲停了下来,当王鲵好奇的时候,他见母亲弯下腰用手在那泥泞的路上一手水一手泥的挖着什么,很快他知道了,原来母亲在那泥泞的道路上看到了一个一毛钱的硬币,在水泥的冲刷下那枚硬币漏出了一点侧面的边角,结果母亲看见了,就为了那一毛钱,母亲硬是在那里抠了起来,这在当时王鲵是很不能理解的,但是后来他明白了,那就是他父母那一代人都是从苦日子挨过来的。
母亲比父亲小几岁,所以母亲出生的那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正是这个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之前常听母亲讲起过,当时真的很苦,母亲跟王鲵讲过最多的就是,在她小时候,最困难的时候,连续五天连一粒米都没有进食过,说当时王鲵的舅舅跟外公两个人拉着车子出去卖东西换口粮,好几天都没有回来,当时母亲还有王鲵的外婆还有母亲的奶奶一天三顿全靠喝水,当时家里仅有的几口吃的要先仅着老的也就是王鲵母亲的奶奶来吃,最后王鲵母亲实在是受不了了,跟她奶奶说自己估计快要死了,问奶奶能不能把仅剩的那半块儿白萝卜给她吃时,当时她的奶奶看着自己的孙女,也算是动了恻隐之心答应了,把那半块儿萝卜头给了王鲵的母亲吃,结果母亲才算捡了条命撑到了父亲跟哥哥换粮食回来,就包括母亲跟父亲的婚事,也是听当时的介绍人说王鲵父亲这边父子俩都是厨师,尤其王鲵的爷爷,那还是县城里有名的大厨,那个时候是在县招待所给领导们做饭的,所以母亲嫁过去以后肯定不会说吃不上饭挨饿,就这样母亲包括王鲵的外公外婆就同意了,在那样的岁月里,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诱惑人的吗,能填饱肚子如今听起来虽然有些荒谬,但是在王鲵母亲当时那个时候家里处在那样的处境选择王鲵的父亲这样一个家庭确是最实际的,也正是因为有了那段经历,所以勤俭节约的观念在父母那辈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
“念念妈也在这个城市对吧?”母亲一边吃饭,突然问道。
“嗯。”
“那你问问她,看看能不能找个时间,让我去看看她们娘俩行吗?”
“念念你眼下是见不了,他现在杭州他干妈家呢,你要是想他了可以跟他视频聊聊天,他妈妈的话过两天吧,我跟她商量一下看看找个时间好吧。”王鲵看着母亲说道。
“行。”
“我如果见她,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吗?”母亲问。
“她人很好,但是我希望你如果见到她尽可能的不要去提我跟她之间的事儿,你可以多跟她聊聊念念,以及对人家让念念回老家参加爷爷的葬礼表示一下谢意就行了。”
“老娘还是希望你能有个家呀儿子!”老太太看着王鲵感叹道。
“如果你真想你儿子我跟念念他母亲能有个好结果,我建议你还是听我的,照我说的去做。”王鲵对母亲说道。
王鲵似乎都能完全不差的预料到母亲如果见了石倩以后会说些什么,他不想老太太依仗着自己一把年纪去在道德上给石倩压力,以他对石倩的了解那样的话真的会适得其反,如果照着他的本意,母亲真的没必要去见石倩,但是老太太既然有这个念想,那么做儿子的自然也不能忤逆了老太太的意,不过他是真的希望老妈能照他说的那样去做,不过他不敢肯定母亲会听他的,所以他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自己先找石倩一趟去做些铺垫。
母子俩吃过饭之后,他为母亲收拾了卧室,让母亲躺下好好睡一觉,从老家回来这一路,他也熬的不能行,在安顿好了母亲后,他自己也回卧室好好的睡了一觉,一觉睡到了下午两三点钟,看见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起来了,在屋里打扫卫生,他跟母亲打了声招呼,然后出去找了个就近的取款机,取了些现金,留给母亲用,因为老人没有也不会用什么微信还有支付宝支付之类的,取完钱他便回了家,把钱交给了母亲,然后带着母亲出来去了趟离家就近的菜市场还有超市,以备自己如果哪天不在家的时候,老太太想去买些菜什么的找不到地方,母子俩逛完了菜市场跟超市后王鲵开车带着母亲去了酒楼,刚好趁着霞姐在,看看到时候徐天那边抽不抽的开身,行的话也喊上徐天一起,在自家酒楼摆一桌为老太太的接风宴。
“阿姨,这可是您儿子的店,以后您老呀就不用想着说在家里开火啦,什么时候饿了就来店里开饭。”下午五六点的时候趁着酒楼开始上客之前,霞姐还有徐天在店里一起为王鲵还有他母亲两个人摆酒接风。
“我一老太婆,在家也没什么事儿,还是自己想吃啥就消磨着时间做点儿对付几口就行了,天天往这店里跑,不值当得。”老妈笑着说道。
“又不用您老人家走路,来回有车接车送呢。”徐天说道。
“你还别说这个,就这个老太太觉得最要命。”王鲵说道。
“晕车呀?”徐天问。
“晕的厉害。”王鲵母亲说道。
“那也简单,想吃啥了就跟您小儿子说,您老在家呆着让他给您送去。”霞姐笑着说道。
“那不真成了儿子的大包袱了。”老太太笑着说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可是做子孙的福气,怎么能算是包袱呢!”霞姐说。
“看到他能有你们这样的至交好友,我就心满意足了,他父亲的丧事儿上,也没顾的上好好招待两位,我一直跟他说来着,一定得当面好好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他的关照。”老太太说道。
“阿姨,这个我可不敢当,他可是我老板。”徐天笑着说道。
“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这个儿子我知道,没你们的帮衬,他怎么能有今天呢!”
“没这么言重阿姨,也是您的这儿子够优秀,有道是帮穷不帮懒,救急不救穷,如果不是他本身够优秀,那是人能帮衬的起来的吗?”霞姐说道。
“好啦,就咱们几个,也都不是外人,客套话差不多就到此为止吧,再客套下去,菜都凉了。”王鲵笑了笑道。
王鲵明白,虽然母亲一把年纪,但是在眼前霞姐还有徐天这两个人精这里在嘴皮子上是占不到便宜,他及时插话,也确实是有点儿担心,再这么聊下去,母亲不知道还能往外边说出什么呢,不是说作为儿子说自己老娘的不好,是这几年王鲵明显的感觉到母亲的脑子已经严重退化了,通常一件事儿,母亲能隔三差五的好几遍的讲,以前常听人说老糊涂老糊涂,原来人老了,脑子会真的变成一锅糊涂酱,他曾经跟母亲说过,让她试着看看书,锻炼一下记忆力,但是老太太说她这个年纪,都老眼昏花了,再说一个农村的老太太,一辈子都没怎么看过书,如今这个岁数哪儿还能看的进去呢。
他不在这段时间,霞姐给店里招了一个店长,霞姐经过一段时间对他的观察还不错,不过霞姐明天就准备回厦门了,用她的话来说,这次在常城呆的时间可真不短了,算下来快两个月了,所以她在席间交代王鲵,让他再观察一段时间这个新招来的店长,如果觉得能力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那么王鲵也就可以完全放开手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新店那边有徐天,这是她所不用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