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镇国公府
第479章镇国公府
阳光和煦,草木清香,绍芷秋看着这个偏远的小村子,宁静而又温和。把绍敬峰安置在了这里,实在已经算是对他的优待了。
绍芷秋静静的看着不远处挥着锄头种地的绍敬峰,心中突然就少了许多的戾气。
如果不是手下的人说这是绍敬峰,就是她那个自以为是却蠢不可及的三叔的话,只怕她是认不出来的。
同样,他也没认出她来。
他甚至都没有在意田间地头上,有一个人在看着他。
她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看到最后,她已经想不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了。
绍芷秋转身离开了那个小村子,回到了宫中,祁五见她神色平静了许多,终于放下心来,晚膳的时候还特地叫人添了许多菜。
从始至终祁五都没有追问她到底对绍敬峰做了些什么。
在之后的日子里,绍芷秋几乎很少会回镇国公府,若是有什么事,都是请了府里的人到宫中来,她似乎已经遗忘了那个一直为她留着的清秋院。
她总是有些埋怨父亲的,可这埋怨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似乎是觉得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父亲对娘,对母亲,都并没有爱。
对娘的那些只能称作是冷漠,而对母亲,出了因为身份上的敬重,却也没有更多的亲近和爱慕。
她不知道如今的父亲每日里都在想些什么,他甚至不怎么出府,整个后半辈子都待在了镇国公府,也不愿与人交谈。
即便是四叔五叔他们,出了说些正事,他也不愿意多和他们说话。
至于绍芷秋,就更是相对无言了。
如此更是让绍芷秋觉得腻味,父亲的隔阂,大哥的疏离,二哥远在边陲,整个府上竟只有大嫂和四叔能说上话。
绍芷秋不得不看着那个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和她越来越远,唯一让她欣慰的是当她询问当初镇国公交给她的那些人手的时候,他们是愿意回镇国公府,还是跟着她的时候,他们是愿意跟着她的,不因为旁的,只因为她是当初镇国公托付给他们的。
这是祖父留给她的温暖。
宣统八年四月的一天夜里,父亲也走了,走的很突兀,甚至没有人知道,等绍芷秋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中午。
她同样是慌忙的赶了回去,却听大哥他们说,父亲似是早就知道自己到了日子,却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留下了一封信,说是希望他们能够将他安安静静的葬了,不要声张,不要摆灵。他已经死过一次了,不需要让人再祭奠一次。
尽管绍芷秋和大哥绍泽轩一样不理解,可是她到底是劝阻了大哥,让他按照父亲的遗愿,安安静静的将父亲送走了。
绍芷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原本还算正常的父亲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似乎死亡对他来说一点都没有伤痛。
甚至他早在这个世上就没有了可以牵挂的人了。
怀柔郡主将父亲这些年对家人的疏离一件件的讲给绍芷秋听,她同样也不懂。只不过她是个做儿媳妇的,恭敬的奉养着,却不必询问太多。
父亲的离开对绍芷秋的硬性并不算大,她照常做着自己的事,即便祁五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夜里她的辗转反侧,可平日里她却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父亲的异样一直在绍芷秋的心中许久不能挥散,祁五见她如此,便派人去调查此事,可最终被绍芷秋知道之后拦了下来,也许父亲有父亲的理由,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强求?
好在有了这件事之后,绍芷秋自己也不再纠结了。
看着绍芷秋一日一日的好起来,祁五总算是松了口气,没有再多理会。
已经都不年轻了的夫妇二人开始为孩子们的未来谋划。
一些机密性的核心科技,被分派给祁展祁润和祁恒姐弟三人,而军事上的武器装备等等的核心技术则始终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
而对于一些绍芷秋和祁五在意的人,包括祁五的外族,以及出了嫁的绍芷诺绍芷晴二人,绍芷秋都有些许安排,能帮的,她都已经尽力了,更多的她给不了也不能给,只不过从那以后,她便再也没见过绍芷诺和绍芷晴了。
时光总在不经意之间带来一些东西也带走一些东西。
绍家的后辈通过官学培养出了不少可用之才,最让绍芷秋惊艳的是二哥的儿子,绍弈卓,这孩子不但进退有度举止得体,最重要的是明理,也很有商业头脑,四叔只给了他一间小铺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不但铺子经营的有声有色,还给绍家经营不善的几个铺子提了意见,让其中大部分扭亏为盈。
绍芷秋特地将他召宫中来询问了一番,惊喜的发现他在商业上着实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很多还很有远见。
绍芷秋借着他的思路又和他说了很多,顿时让他有了茅塞顿开的感悟。
只是听说二哥倒是有些不太愿意弈卓沉迷于此,总觉得是不务正业,直到绍芷秋将大周朝未来的一部分规划说给他听,他才沉默的没有再反对。
因为此事,绍芷秋还特地将四叔,大哥,二哥和弈卓一同叫到了宫中。
面对众人的疑惑,绍芷秋也没有卖关子,直说道,“祖父去的时候就有交代,若是绍家分家,分家不分产,可是如今我看,还是分了的好,毕竟如今那份产业还没行程规模,现在分家几位叔叔和兄长若有争议也好解决,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绍敬琦看了看绍泽轩和绍泽旭,如今大哥不在了,正是大侄儿当家,原本他早有想法,却又不太好说,如今绍芷秋提起,对他来说正是说到了心里。
至于绍泽轩,怀柔郡主也早和他说过此时,他自然也是同意的,两个主事之人都同意,绍泽旭的性子更是不在乎这些,左右四叔和大哥又不会亏待他。
于是在绍芷秋的安排之下,绍家原本的产业都被分了,反而是她后来准备给绍家的那份产业,被绍芷秋按照股份制的方式分配给了各房,并且在绍芷秋的建议下,采取职业经理人的制度,而经理人的选拔则要从家族中的子弟中择选。
如此一来,偌大的镇国公府如今只剩下大哥和大嫂,以及宽哥儿等后辈,就连清秋院,也在绍芷秋的坚持下重建了。
那里再也不是她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