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 红楼太妃要躺平 - 微云烟波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5章

士绅之前能够裹挟民意,无非就是他们掌握着下头许多人的饭碗,如今人家都跑了,他们空有大量的财富土地,却无足够的人口,这下便是想要折腾,也折腾不起来。

这次损失最大的就是江南士绅。

老徒家起家就是在江南,所以,许多勋贵就是江南大族出身,如今被一帮旁支子弟捅了刀子,以至于损失了大量人口,连着原本他们的许多白手套都没能扛得住诱惑,直接跑路了!

以前他们还要抗税,没事都得找点理由欠税,然后等着朝廷蠲免,如今手底下没人干活了,他们反倒是没了主张。没有那许多佃户扛在前头,他们前脚抗税,后脚朝廷清欠的时候就敢将地收了抵税。

一时间,朝堂上风平浪静,私底下已经是风起云涌。

之前大家觉得圣上是个佛爷,太上皇高居大明宫,那是退休不退岗,老大一把年纪还在为国家朝廷发挥余热,圣上这边憋屈地住在兴庆宫,六部里头有一半都不在圣上手里,这都多少年了,亏他还忍得住。

但如今圣上露出獠牙,大家才意识到了圣上的厉害之处!就舍了一个儿子,立马就将这棋局盘活了!

如今要是还任由圣上这般行事,那么,这慢刀子割肉,再有个几年,便是太上皇,在圣上那里声音也响亮不起来了。

好在海外移民才开始起步,如今反扑还来得及!

别的不说,不能任由圣上在这么下去了!没错,海外有着海量的财富,但是财富又没落到他们手里。这些士绅集团在投资方面是极为保守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置办土地。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唯有这种,是稳赚不赔的。毕竟,便是遇上天灾,他们也有足够的存粮,甚至能借助天灾,更加疯狂地兼并土地。

但如今,地倒是很多,许多就那么两三亩地,不得不从他们手里租个几十亩地精耕细作才能勉强养活一家老小的佃户直接一家子都跑路了!他们虽说穷,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给人干和给自己干,这个道理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如今,眼看着马上就是秋收,那些贱骨头连地里眼看着就能收获的粮食都不要了,但是,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那些老爷们,现在就面临了这个问题,地里那些粮食到底怎么收,谁来收!

尤其江南那边,气候不比北方干旱,每每收获季节碰上雨天都是寻常事情,往年便是遇上雨水,损失的主要还是那些佃户,老爷们的租子是一粒也不能少的,那些长了霉发了芽的粮食,就是下头自己消受。可如今,地里那么多粮食没人收,那就都得烂在地里了,到时候,老爷们该怎么办?

这些人就纳了闷了,殷洲就那么富庶?能供得起这么多人口吃喝?

没错,就是这样!

哪怕是粗放式的耕种,那边粮食也早就堆成堆了!何况还有大量肉食的补充!

那边野牛实在是太多了,弄得没法修路,也经常会影响耕地。因此,他们直接通过圣上,从兵部那里采购了一批火铳。除此之外,带到那边去的工匠也开始想办法改良火器,好清理掉一批野牛,然后大家才能安心耕种。当然,也不是全杀,相当一部分野牛也被成功驯化了,那边为此专门改良了犁铧,一头牛来回个几次,就能耕不少地了!

但是能驯化的终究是少数,因此,大家琢磨着能不能将从中原带过去的黄牛跟野牛杂交,驯养出力气大,块头大,性子也温顺的新的牛种来。最好出肉率还要高,肉质还要好。

如今移民们过去,吃得最多的就是风干的牛肉干还有火鸡肉,牛肉干就是捕杀的野牛杀了之后风干做成的,做汤的时候往里面放两根,多煮一会儿也就嚼得动了。火鸡就是豢养起来的,这玩意长起来是真的快,出肉率也很高,春天养上一窝,到了秋天就可以陆续宰杀了!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是半点也不嫌弃,毕竟,原本在中原,一年到头才能吃几次肉啊!到了这边,居然能够放开了吃,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甭管牛肉和火鸡肉肉质如何,只要能够炖烂,那就吃呗!甚至,他们连骨头内脏都不放过,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但是时间长了,大家就有些腻味了,野牛肉太粗,火鸡肉太柴,不够鲜嫩多汁,吃起来甚至还不如内脏呢。偏生从中原带来的牲畜路上死掉不少,剩下来的都得留着育种,不能多吃,以至于很多时候,大家看着在地里啄食草籽和虫子的走地鸡,眼珠子都是绿的。

吃腻了这两样肉的移民已经开始祸害别的东西了,捕鱼抓鸟都是小事,一些人都开始挖虫蛹了!因为这边土地多,大家种的芝麻大豆花生之类的油料作物也多,再不济,也能从野牛身上熬出不少牛油来,地里的蝉蛹,油里面一炸,略撒一点盐,那就非常好吃,对于这些移民来说,口感可比那野牛肉和火鸡肉强多了!

原住民瞧着移民们啥都吃,那真的是惊得目瞪口呆。原住民虽说人数不算多,但对他们来说,影响人口的是恶劣的气候,比如说严冬和夏秋季节的飓风,和部族之间无休止的征伐,糟糕的医学,而不是匮乏的食物!

殷洲这边真的是天选之地,各种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就算是个懒汉,也很容易在冬天到来之前存储足够的食物,前提是他不要被骤然降临的寒潮冻死。

所以,这边真的是食物异常丰富,就缺人过来。

殷洲那边可不知道自己给中原那些士绅带来了多少困扰,随着大量人口的到来,他们开拓的脚步也加快了。好地方就这么多,不趁着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将地方占下来,之后可就晚了!

徒嘉珩如今已经不像是之前那般近乎淳朴温厚了,人都是逼出来的,自己独当一面干事,身边还有母族的长辈帮着叫道,见识的事情也多了,他便是原本是个傻白甜,如今也差不多成了白切黑。

若是圣上见到自个的儿子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当初也不用各种纠结。

跟徒嘉珩比起来,徒宏憬这个做王叔的这会儿却是异常活跃起来。

他在江南占据的利益也很大,甄家孝敬他的钱财都是从江南而来,而许多大臣围绕在他身边,为的其实也是利益。他们借着徒宏憬这块招牌,私底下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结果如今人家来了个釜底抽薪,他们一下子就被架在空中了。

这会儿,大家私底下一合计,既然圣上不想让大家伙好好活了,那自然就是桀纣之君,大家赶紧换人才是。徒宏憬就是个很好的选择,起码这位肯定是不会支持徒嘉珩这个侄子开拓外藩的。他便是想要搞,也得等到自己儿子长大之后再说,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人可就有转圜的余地了。

因此,一夜之间,徒宏憬那边愈发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如今的权贵,多数都是大地主,很多人家的财富来源都是土地和人口,如今移民弄得如火如荼,圣上快刀斩乱麻,直接将漕帮都给干掉了,不免叫许多人心中都生出戒惧来。毕竟,今儿是漕帮,明儿个是不是轮到他们了呢?

像是民间一些小的靠着糊弄愚夫愚妇而生存的教派乃至地方上的一些帮派,如今都已经混不下去了,这些人想要弄点黑手套都不行。因此,其实不少勋贵也是心中有怨。

圣上自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政治这种事情,那就是永远不要让自己变成少数派,拉一派打一派,那是正常操作。而且最好不要皇帝亲自下场,皇帝要做的就是做裁判,然后背地里头拉偏架,吹黑哨,总之,要一直将局势控制住。

想要对付徒宏憬乃至背后的江南士绅,那么最好的牌就是徒宏轩。

徒宏轩之前就曾经找太上皇显露过自己也想要出海的意思,只是太上皇当时不置可否,徒宏轩又觉得,圣上如今要全力支持自己的亲儿子,因此甚至没有求到圣上面前。

如今那就不一样了,徒宏轩背后代表的是大量勋贵,那么,完全可以让徒宏轩拉拢相当一部分勋贵与江南士绅对抗。

尤其,江南许多士绅也是在南洋那边占据了利益的,只是这里头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很多根本就是开国那会儿,太祖太宗许诺给那些人的好处,原本其实是一部分勋贵占据了大头,但是随着朝廷逐步收回那些勋贵手里的兵权实权,以至于这些利益渐渐就落到了南方士绅手里。

横竖朝廷从中得不到太多好处,那不如直接做点幕后交易,将这些好处还还给那些勋贵,让勋贵跟南方士绅互撕,圣上就可以稳坐钓鱼台。

因此,圣上又设了一个小宴,宴请了徒宏轩,表示,老弟啊,你当年的委屈,朕是知道的,只是,父皇一力袒护,我也是无可奈何。甚至,朕这些年也没有少受气。如今,那位还在私底下活动,想要搞事,那怎么能行呢!

据说,父皇其实有意将南洋之地作为徒宏憬的退路,但朕琢磨着,他与国无功反倒是有过,这样的人真要是叫他做了南洋那边的国主,回头还不定做出什么危害社稷的事情来,所以,依朕的意思,这南洋那边,还是要叫老弟你这样的妥当人去管着。

虽说因为殷洲那边的事情,朝廷暂时抽不出太多人手来,但是老弟你的本事,朕是知道的,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一番话弄得徒宏轩心潮澎湃,谁想要做个混吃等死的废物呢,若是能自己另开一国,虽说只能称国主,不能做天子,但总比如今这个情况来得强!

他立马对着圣上各种拍胸脯,打包票,表示,自己一定鞠躬尽瘁,任徒宏憬如何折腾,自己也不会让他得逞。

他这会儿满心都是能报复徒宏憬的快感,前脚刚刚一出宫,后脚就请了自己外家还有西宁东平两个郡王府的人到了自个王府,说了圣上的许诺。

徒宏轩外家也就罢了,原本就是西宁郡王的部下,因为生得英伟高大,人也勇猛善战,被西宁郡王看上了,嫁了女儿,但是,之后北边多半时间都比较太平,徒宏憬的外祖便是有十分的本事也发挥不出三分来,轮到徒宏憬的舅舅,也就是占了皇子外甥的光,在兵部混了个闲职,手里头半点兵权都摸不上。

而西宁东平两个郡王府,两府下一代连王爵都保持不了,偏生他们族人众多,还有许多旧部,这么多年光是维系这些,就不知道费了多少代价。这会儿一听徒宏轩说的事情,也是两眼放光!

那些士绅安逸惯了的,只想着守着土地赚钱,但是他们这些人,别说是祖上了,便是这一代,还是战场上杀出来的杀胚,这么多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早就憋得不行了,如今可以出去开疆拓土,给自家真正创下传上好几代的基业,哪有什么好犹豫的。要是放不下中原这边的富贵,直接分支便是了。留一支在中原袭爵守住祖坟祠堂,其他的尽可以出海,到时候开枝散叶,岂不妙哉!

尤其,徒宏憬也是大方,直接表示,自己做了国主,手下功臣便如春秋战国时候一般,予以实封。横竖南洋地方很大,徒宏憬琢磨着,便是封个公,又能分封多大的土地!不给出点实在的好处来,谁去对付那些土著还有鸠占鹊巢的西洋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