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 不甘 - 零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不甘 >

第57章

第57章

翌日一早,天空泛白,是雾霾天气。

徐晚意收拾好离开宿舍时,其他人还未醒来。

最近学长学姐创办的工作室在策划拍摄冲奖的电影短片,与耀合世纪合作,预算300万。目前处于最后的堪景阶段,下周开机。集合地点在学校南门,时间九点,徐晚意提前十分钟到达。

“嗨,你来这么早?”戴着眼镜,微胖,个子不高的男生站在黑车旁,朝徐晚意打招呼。

徐晚意没和他说过话,但在工作室遇到过几次。她礼貌点头打招呼,声音有些翁:“学长好。”

“我叫陈茂金,大四摄影系。”他笑起来脸上的肉挤在一块,有点油腻,“我知道你,徐晚意,大一新生。”

徐晚意再次礼貌回复:“是的。”

“你感冒了?”陈茂金发现徐晚意嗓音沙哑,眼睛甚至有些肿,改变说法:“哭过了?”

徐晚意愣了一瞬,连忙笑着掩护:“昨晚看电影看哭了。”

她背过身看手机,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但陈茂金没有眼力健,刨根问底:“什么电影?”

徐晚意对这位学长的某些事迹有所耳闻,听说他人品不好。徐晚意不是很想和他说话,碍于礼貌回答:“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啊...那不是好几年前的片子吗?”

徐晚意“嗯”了声。

好在其他人纷纷赶来,陈茂金没有时间再与她闲聊,徐晚意松了口气。

*

堪景的第一处位于郊外的一栋老小区,车程将近一小时。房子在三楼,破旧不堪,很有年代感,在美术加持后能还原影片所需设定。

堪景的第二处位于乡下田野,四周荒芜,渺无人烟,方圆一公里内没有任何房屋,孤寂感符合影片基调。

堪景的第三处位于北城与津城间的一座废弃工厂,无人看管,便于拍摄使用。

来来回回逛了一天,加上路上堵车,回到学校临近十点。徐晚意以赶论文为由拒绝了学长学姐的吃饭邀约。由于一整天赶路没怎么吃东西,徐晚意回到宿舍时,苍白的脸色把正在敷面膜的宁蕴吓一大跳。

“小意你没事吧?”宁蕴惊呼出声。

徐晚意无力摆手,坐下后猛灌水,试图缓解头晕。

“你脸色怎么这么差?”许茄芯穿着睡衣从阳台进来,“没吃饭吗?”

徐晚意摇头,拆开之前买的饼干,“没有。”

这一整天她就靠中午吃的面包坚持到了现在。

“现在食堂都关门了吧...要不点个外卖?”说着,许茄芯从储物箱里找出一堆零食,“小意我这儿还有饼干什么的,你先垫垫肚子。”

“我这儿还有泡面,小意你要不要——”袁圆出声。

徐晚意摆手,示意手中的饼干,说话有气无力:“不用了,我胃不是很舒服。”

宁蕴蹙眉若有所思,每次徐晚意跟那群人跑完外勤几乎都顾不上吃饭,她劝:“小意你还是顾着点身体吧,你这个月胃都不舒服好几次了。”

徐晚意每天为工作室跑上跑下,没有报酬就算了,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一口,哪有这样的道理。许茄芯抱怨:“对啊,我看她们就是把你当免费劳动力了,要不以后别去了。你这样天天都管那些事去了,马上就要拍曹贤的实践作业怎么办?”

曹贤的理论课还有两节上完,即将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课。班级自由分组,拍摄题材不限。提交日期是12月15日,还有一个多月。

徐晚意算过,眼下这个片子拍摄周期两周,拍完她正好能接着参与小组作业,不会耽误。跟着学长学姐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徐晚意不可能半途而废。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拍片子,对一切抱以新鲜好奇的心态。况且,这还是有大公司投资,要冲奖的项目,团队人员也都是业内有知名代表作的老师。她能接触、学习的东西相当多,不可能就这样放弃。

知道她们是为自己好,徐晚意努力扬起嘴角,轻松道:“这个片子两周就拍完了,等把这个片子熬完吧。”

她能熬过去的。

*

项目开拍后,徐晚意几乎没时间去图书馆兼职。一三五只有上午有课,一下课她就会和其他没出工的人在学校汇合,一起赶到拍摄现场。为赶进度几乎是通宵拍摄,徐晚意也跟着熬了几个大夜。她第一次体会剧组生活的不易,原来最后给观众呈现的作品背后凝结着这么多看不见的艰辛与汗水。

历时两周,项目杀青。徐晚意整个人又瘦了一圈。她没有时间休息,紧接着开始进行曹贤的实践课作业。

分组按抽签进行,一组五人,她和宁蕴分到了一组。经过两次小组讨论后,最终投票选出小组拍摄题材为人物纪录片。每人提出一个选题,再次经过投票后,最终选取了徐晚意的创意,拍摄主角为学校门口“芳芳早餐店”的老板,一个单亲妈妈。

宁蕴去那里买过一次包子,纯手工的,很好吃。大家都叫她芳姨,有一个很可爱的在上小学的女儿。经调研了解,芳姨是外地人,五年前和丈夫一起来北城发展,两人花半生积蓄盘下了一家早餐店,后来丈夫为了赚钱开始跑货车,每个月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幸的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妻子再也没等到她的丈夫,小女孩再也没等到她的爸爸。丈夫因车祸去世后,妻子担起一家之主,继续运营这间早餐店。早餐店有个小阁楼,母女二人吃住都在店内。芳姨每天起早准备开店,女儿到点会自己走路去上学,懂事乖巧。她说,拥有小雨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由于户口问题,母女俩无法在北城待一辈子,又考虑到女儿再过几年要上中学,她还是决定在年前闭店,带着小孩回老家发展。

这是一个感人且具有戏剧冲突的故事,也是一个值得记录的故事。

小组五个人一同确定好拍摄策划案和脚本后,终于决定在十一月最后一天开机。时间紧凑,徐晚意作为导演要掌控所有细节,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和大部分小组想要应付了事的心态不同,只要徐晚意开始做,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到最好。

拍摄早餐店很大的一个问题是需要起早。提前与早餐店老板沟通得知她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准备开店后,宁蕴心态差点崩溃。纪录片主人公凌晨三点开始,意味着她们必须在凌晨两点半以前赶到现场,进行补灯,设备调试,准备好拍摄工作。

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宁蕴认命。

出工第一天,气温骤降,每天夜里出门都要忍受身心的折磨。北城的风一旦刮起来,就有种要把人吹翻的架势。在没课的时候间歇出工两天,宁蕴彻底对徐晚意刮目相看。她在现场的大局意识,沟通意识,注重细节的意识,让这场拍摄顺利进行。很难想象那是大一学生具备的业务能力。

徐晚意在工作时完全是另一个人,眼里只有工作,再无其他。一周内跟随徐晚意熬了三个通宵后,宁蕴开始后悔选择这个专业。这学期不是在拍东西,就是在拍东西的路上,把她折磨得要命。

很快,拍摄进行到最后一天。一个没课的周四,凌晨两点半,徐晚意和宁蕴带着一堆设备,轻手轻脚离开宿舍。

直到宿舍门轻轻合上的那刻,宁蕴才彻底松了口气,“应该没吵到茄芯她们...终于最后一天了!”

拍摄这几天几乎是熬通宵,感觉比熬夜喝酒还伤身体,宁蕴感慨:“太不容易了...”

两人朝走廊前行,徐晚意弯唇,瓮声瓮气轻声道:“对,终于要拍完了。”

借助楼梯间白炽灯光线,宁蕴发现徐晚意的脸毫无血色,她担忧:“小意你身体还好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