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勤嫔告密
半个月后太医确诊十一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有一个半月的身孕,众人大喜,尤其是皇上,毕竟十一福晋的身份可不一样,这代表着满蒙之间的关系。
不管十一福晋这一胎是男还是女,总之都是满蒙之间良好姻亲关系的体现。
因着皇上的态度,众人对十一福晋这一胎也格外关注,就连万事不管的皇太后也对十一福晋关怀了两句,这可是除了七福晋之外其他嫡福晋都没有得到过的待遇。
啥,你说五福晋?
不知道五福晋压根就没有怀过孕吗?
前置条件都不满足,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场景发生。
“如今十一媳妇怀上了,你我也能放心了。”出了慈宁宫,诺敏笑盈盈的对着勤嫔苏氏说道。
勤嫔苏氏落后诺敏半步,闻言眉笑眼开“娘娘说得极是,看着他们小两口过得好,妾也就放心了。”
她对十一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还算满意,别管内里如何,表面上两人相处得还算愉快,十一福晋也没落她什么面子,孝顺贵妃的东西,一样会孝顺给她。
对于勤嫔苏氏而言这就足够了,这么多年下来她也算看清楚了自己的身份,虽然心里是有些不甘,可那能又如何?不得宠只能怪自己没本事。
“眼瞧着十一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孩子,明年弘晞都能指嫡福晋了,我们都老了。”诺敏叹息道。
“娘娘何出此言,您还风华正茂了。”勤嫔苏氏闻言心里有几分奇怪,不过还是连忙说了句奉承话。
她是六嫔之一又如何?
汉军八旗出身,家世不行,没有圣宠,入宫多年在宫中没多少根基。
真说起来,某些得宠的小嫔妃,某些时候都比她在后宫里有脸面。
虽说如今她算是混出头来了,可勤嫔苏氏在诺敏面前也不敢放恣,人家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了,不稀罕一个胤禌。真闹起来,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他们母子,最好也会背上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
“风华正茂不过是骗人的而已,本宫又不是狐狸精能长生不老。”诺敏笑道:“不说这个了,皇家马上会添人口,是件大喜事。”
“的确是大喜事。”勤嫔苏氏连忙附和道,心里却在琢磨之前贵妃的话,想不出来有什么深意,莫不是真是有感而发?到底贵妃也是四十多岁的女人了,听说皇上已经不怎么在她房里过夜,多数的时候都是白天去永寿宫坐坐。
“去年这个时候你病了,今年可得小心注意别又病了。”诺敏岔开话题说道。
“多谢娘娘关怀,妾还等着抱孙子了,会格外注意的。”
诺敏看了她一眼“生男生女都是长生天的意思,你可别当真十一媳妇的面说这话,给她压力。”
“是妾说错了话。”勤嫔苏氏连忙说道,可她心里还是盼望着十一福晋生儿子的。
诺敏摇头“这世道的女人谁不想生儿子,可有些时候都是命。”
勤嫔苏氏微微低头,不接话了,这话没法接,因为这话一听就让人想起先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来。
现在张佳氏作为继福晋已经嫁给了大阿哥胤禔,还怀上两个多月的身孕了,这前面的人自然就变成了禁忌。
不过说起继大福晋张佳氏,勤嫔苏氏倒是想起一件事来,不是有关继大福晋张佳氏的,而是有关惠妃的。
想了想勤嫔苏氏还是决定告诉贵妃,和她良嫔卫氏一样,身上烙下的贵妃的印子是怎么都洗不干净,不过对比起来,八阿哥胤禩比十一阿哥胤禌有希望,良嫔未来还有那么一丝指望,而她这辈子恐怕怎么样都得屈居贵妃之下了。
那件事情说大不大,可细想起来却未必会是一件小事。
因此勤嫔苏氏没有先回启祥宫,而是跟着诺敏到了永寿宫。
诺敏有几分惊讶,但也没说什么,只觉得勤嫔苏氏可能有事要和她说。
果然是有事。
“娘娘,妾有要事要禀告娘娘,还请娘娘屏退左右。”勤嫔苏氏左右看了一下说道。
诺敏眨了眨眼睛,挥手让身边伺候的宫女都退下。
虽然并不认为勤嫔苏氏能有什么大事,但在永寿宫她自己的地盘上,诺敏也没有要怕勤嫔苏氏的。
等着宫女都退下后,勤嫔苏氏才说道:“妾得蒙皇上和娘娘恩典,得以晋封为嫔,入住启祥宫。前年的时候妾身边的奴才无意中发现,良嫔底下的一个太监小张子和惠妃娘娘身边的一个太监张全福走得很近,有好几次妾身边的奴才都看见张全福到长春宫。
因为八阿哥被惠妃娘娘抚养长大,良嫔之前也在延禧宫住过,妾之前也没起什么疑心,那张全福来的也不多,一两个月都未必去长寿宫一趟。只是从去年八福晋的那事后,双方就来往的频繁了很多。妾让人注意了一下,这几个月来,一个月下来双方接触有七八次了,而且妾打听到听说小张子认了张全福做义父。”
“这有什么?”诺敏不以为然“虽说皇上曾经下令不许宫中奴才认干亲,可私底下那里会少的了,尤其是之前认下的,更是断不了。”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根本就断不了。
不过,小张子和张全福来往得如此频繁,瞧着是有点问题。
“若只是如此,妾也不会来和娘娘说这些话。”勤嫔苏氏不慌不忙的说道:“前段时间妾身边的看见小张子将一个荷包交给了张全福,那荷包因为是粉红色的,所以妾身边的奴才觉得很奇怪,两个太监怎么可能用粉红色的荷包,因此追踪了下去。
后面查到那粉色荷包戴在了大福晋贴身宫女身上。过年的时候,妾特别注意了一下,大福晋身边的宫女的确戴在一个粉色荷包。”
诺敏闻言一愣。
太监追求宫女,历朝历代都不奇怪,奇怪的是人选。
惠妃身边的太监张全福,诺敏还是有几分印象的,是跟着惠妃的老人,如今已经四十多岁了,但大福晋身边的贴身宫女如今可能十八岁都不到,都是爷爷和孙子辈的差距了,而且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宫外直郡王府,这两人之间可能面都不一定见过二十次以上,能有什么感情。
一见钟情?
不存在的。
至少绝对不可能存在于老太监和新宫女之间,老太监们就是有那心思,多数都是找二十多岁的宫女,这样才知根知底,有十几年的感情。
要是别人,恐怕就算如此,也不能想到什么。
但诺敏却想到一件事,那就是继大福晋张佳氏的子嗣。
说起来虽然张佳氏家世不如伊尔根觉罗氏,但在子嗣的运气上却比伊尔根觉罗氏强,连生三子,然后又生了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