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救灾
白贵让出去探听城中情况的亲卫回来了,禀报道,“都尉,城中有很多这样的百姓,大多数都是家无余粮房屋倒塌的,还有很多说同村的人被冻死在房屋倒塌的时候”。
我沉重的点头,天灾难以抗拒,无论在何时都是吞噬生命的巨物,古今都是如此。
我吩咐道,“白贵你持我令牌,将司马侯染、丁宁、谷璞,主簿司徽请到府上,就说我有事相商”。
白贵躬身回道,“是,都尉”。
“三宝,你去城中醉香楼通知掌柜吴禺,赶紧弄一些御寒物资,还有粮食,越多越好”。
三宝起身应道,“是,都尉”。
二人出府,各转方向去办事。
两小童一边吃一边瞪着眼睛看着我发号施令,宋二牛夫妻不知道说些什么,欲言又止的。
我安慰道,“你们不必担心,城中出现灾民,自然要商量一下,你们且安心在此”。
宋二牛夫妻跪下磕头说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不必如此,快起来吧”,我伸手扶起容二牛夫妻,低声对小童道,“好吃嘛”。
两小童点点头露出笑容,“好吃,谢谢哥哥”。
我笑着摸摸头说道,“那就多吃点”。
“杨嫂,你先带着他们一家下去休息”。
齐氏应是将宋二牛一家送去客房休息,我坐在客厅等待司马主簿的到来。
如今看情况应该不止汴州城,汴州其他城池应该也差不多,总不可能天气寒冷只有汴州城吧。
不知刺史府知不知道,什么时候组织救灾。
先多备物资,尽量少死一些人,全部不死是不可能的,人力有时穷。
司马侯染、丁宁、谷璞与主簿司徽都来了,开口行礼道,“拜见都尉”。
“都起来吧,现在情况紧急,先说事吧”。
主簿司徽颌首说道,“都尉说的是”,其他三人附和。
“军中还有多少军帐,我想拿出来让百姓先有个安身之所”。
司徽禀报道,“还有两千帐”。
“侯司马,你带队将灾民召集到城北军营附近,丁司马你负责扎营管理好这些灾民,司主簿你和刺史府沟通一下,看看他们什么章程,顺便讨要一些物资粮食”。
“是,都尉”三人领命回道。
谷璞急忙问道,“都尉我呢?”。
“谷司马盯紧城中粮商米铺,记好谁哄抬粮价,这天灾一起欲望便止不住,我们要做好准备”。
谷璞保证道,“好,我一定盯紧这帮奸商”。
“先去救灾民吧,我去写份奏章上禀朝廷”。
“是都尉,我等这就去”,四人出府各自忙碌。
其中最难得属司主簿了,这赈灾本应是刺史府之事,我却横插一手,还要物资粮食,想想都有些不可能给,但是总要试试,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去死吧。
我转身走向书房,开始书写奏章。
………
弘武十三年,十一月二日。
京都洛阳城,城外也有些许流民。
皇宫,皇极殿内,魏无疾在案几奋笔疾书,批阅奏章。
手中拿着一本奏章越看脸色越难看,此奏章是御史中丞习国公文翰所奏,详述六州一都四十八城的受灾情况。
魏无疾将奏章拍在案几上喝道,“魏忠,去文渊阁将,郑汴怀滑濮曹六州还有洛阳令的奏章拿来”。
旁边侍候的魏忠一直在观察皇帝的表情,“奴婢遵命,这就去”,小跑着出了皇极殿。
半刻后,魏忠这也真是快速,将六州一都的相关奏章都拿来了,越看脸越黑,就没几个奏报天灾之事的,直到看到王平所上奏章方有舒缓,又愁容皱眉显然文翰所奏为真。
“传六部尚书并御史中丞”。
魏忠又吩咐小太监去各个府衙传召众位重臣。
魏无疾这才低头仔细的阅读王平所上奏章,从发现灾情,到应对办法,以及后续的一些建议,脸上露出笑容,微微颌首。
六部尚书与御史中丞齐至,躬身行礼道,“微臣拜见圣上,圣上躬安”。
“朕安,平身吧”。
六部尚书御史中丞坐定,吏部尚书祁国公和清开口问道,“不知圣上召微臣等何事”。
魏无疾威严的问道,“河南六州出现雪灾,流民四起尔等可知”。
文翰一听,这是问自己所上奏章之事,开口道,“圣上情况紧急,还是商量救灾之事吧”。
魏无疾注视六部尚书,无声的威压充斥着大殿。
六部尚书开口请罪道,“微臣等虽有听闻,不知其情,望圣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