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汴州
汴州,乃是古之陈留郡所在地,其位置正处于中原腹地,这里便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中原之地。
因着齐氏一家的追随同行,这一路上的行程速度都要比平常时候稍慢一些,足足过了两日之后才终于抵达汴州。
这一路的车马劳顿让众人皆是疲惫不堪,但好在赴任之前就已提前购置好了府邸,如此一来也算是有了落脚之处。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三年都会在这里为官任职。
城东府邸,安排好众人休息,我与璎珞也回房歇息。
房中璎珞坐在床榻上,开口说道,“阿郎,如今已经到汴州,你打算如何安排齐姐姐一家”。
这事我早有考虑,笑着说道,“三宝,随我去军中,在我身边差遣,至于杨嫂若是想要出府,替他们盘下个铺子做点生意,若是不想出府,就让她在你身旁帮你管理一下府中后院”。
璎珞思索着,忧心说道,“外面人心险恶难测,齐姐姐又拖家带口,乡离人贱,不如让其在府中吧”。
我坐在床上说道,“都听璎珞的,你看着安排吧”。
“但是要尊重一下杨嫂的选择,毕竟我们是在帮助,而不是收奴仆”。
璎珞嫣然一笑,“阿郎考虑的对,我会问问齐姐姐的意见的”。
“那早点休息吧,明日我还需军中交接”。
………
明月当空,汴州刺史府。
刺史赵祈说道,“听说那新任都尉进城了”。
别驾蔡壑不屑的说道,“一个泥腿子而已,大人何必关注”。
赵祈双手背负,站起身望向明月,“此人算是难得的猛将,勿要轻视”。
“莽夫而已,无甚大用,只要他井水不犯河水,就让他轻松任职三年”。
“你行事收敛一些”。
“大人放心,吾心中有数”。
赵祈回转身体眼睛紧盯着蔡壑警告道,“最好如此,你下去吧”。
蔡壑起身行礼,“属下告退”。
蔡壑走出刺史府,低声嗤笑道,“两百年了,还做美梦呢,二十年前没成功,如今呵呵”,哼着小曲一路返回家中。
蔡壑走后,赵祈阴沉着脸骂着,“这狗奴才,越来越不将吾放在眼里了”。
赵祈坐下思索前几日家主从京城所传信息,还需谨慎安排。
…………
次日,汴州城北军营。
原汴州都尉李灿看罢朝廷文书笑着说道,“王校尉,以后这汴州都尉就交给你了”。
我笑呵呵的拱手回道,“多谢李都尉”。
李灿将汴州都尉大印递给我,“都是同朝为官,相互扶持”,说完哈哈一笑。
我邀请道,“下官今日做东,可否请李都尉喝一杯”。
“多谢王校尉,不过喝一杯就不必了,既然交接完毕,我也要即刻去往大同边军赴任”说完感觉不妥补充道,“我们来日方长,以后到太原时我请王校尉喝一杯”。
我迎逢道,“那到时定要叨扰李都尉了”。
两人对视一笑,李灿起身说道,“我就先走了”,又在我耳边低语,“小心赵氏”,说完大步流星的走出都尉府。
我急忙喊道,“李都尉慢走”。
我慢步走到主位坐下,沉思李灿刚才的话,小心赵氏是怎么一回事儿,其次我与李灿初次见面他说这话什么意思,有点交浅言深啊!是任职期间发现了什么?
还是世家之争,开封赵氏乃是河南之地最大的世家,而李灿的家族是太原李氏,两者没听说有太大的过节,难道是党争?
这人生到处都是争斗,行差踏错便是万丈深渊,看来汴州这三年不好待啊!
白贵向杨三宝嘀咕道,“三宝,你说校尉在想什么呢”。
杨三宝小声道,“我哪知道,校尉吩咐什么就做什么呗”。
白贵拍了拍杨三宝,“你小子有前途啊”。
杨三宝嘿嘿一笑,被夸的有些腼腆。
想罢,我看着面前嘀嘀咕咕的二人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呢”。
白贵突听我的声音吓了一跳,慌张的说道,“校尉没说什么”。
杨三宝可不管,校尉问什么就说什么,“白哥刚才问我,知不知道校尉在想什么”。
白贵见鬼一样的表情看着杨三宝,你怎么就说出来了。
我轻笑回道,“没什么,这不是刚赴任,思考一下从哪里做起,另外以后要叫都尉了”。
杨三宝喊道,“是都尉”。
白贵看我也没有计较,说道,“都尉,接下来如何行事”。
我吩咐道,“你们暗中打听一下汴州官场与这军中人物”。
白贵郑重道,“是都尉,我和兄弟这几日一定仔细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