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30,乡党与要好处
第130章130,乡党与要好处
楼谭氏这边自从娄小娥怀孕后,还真是把许大茂找后路的事放在了心上。
还是那句话,这年头,路好找。但过去以后怎么生活却是个难题。
娄谭氏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娄谭氏的祖籍,南方那边,去港岛那边讨生活的并不少。
娄谭氏写了几封信回老家查询,这要是回家借钱什么的,不一定借的到。
娄谭氏闻言点点头,又是低声说道:“希望一切没事吧!妈也不求别的。只求小娥跟你平平安安而已。” 许大茂看着自家媳妇发笑,娄谭氏看到了,也看向自家闺女的吃相,不由既心疼又好笑。对着娄小娥嗔怪了几句。
但只是打探谁家去港岛的事情,倒是有几个人给娄谭氏回了信,介绍了几个,并且给了联系地址,联系方式。
娄小娥摸着肚子对着娄谭氏娇憨的说道:“妈,我这个不是为我要的,是为肚里的宝宝要的。
这个,哪怕街道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是不会太追究的。
娄谭氏置办下这一切后,还特意问过许大茂跟娄小娥,要不要现在就安排他们出去?
现在挂在娄家原来的一个司机名下。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娄谭氏来说,并不能成为问题。
娄小娥这时也跑过来接话道:“是啊,是啊,妈,上次我想吃烧鸡。大茂都不肯给我买,就是怕散出味去。”
人家是一年几十万两银子利润的大商家,这时一个祖宗八代都没做过生意的贫农跟人家说,我跟伱一个村的,我们是乡党,你要带我做生意。
这就是母爱吧!
乡邻在外面做生意需要金钱周转,乡党也会帮。
人家会睬你?
乡党做善事也是为了名利。要么帮了你,你能为对方扬名,或者是你能给对方带来利润。不然,对方为何要帮你?
所有见诸于野史杂谈里的故事,只能是个例,而不是普遍如此。
乡党自古以来就是在外乡者抱团取暖的唯一方式,像早期的晋商,徽商都是如此模式。
成本最大的不过是为了开这个馆子,买下的一栋小楼,恩,这个地方,叫做铜锣湾。
结果娄小娥带着许大茂跑了,那不管外面怎么看娄家。至少娄谭氏的日子要难过。
所以,这次娄小娥敲诈父母很成功。就在轧钢厂的不远处,敲到了一套一进的小院子。
那个目前来说,也是没办法。
娄家就算再败落,一个四九城娄半城的名头就代表了一切。
这些到风起时,肯定有波及有影响。但现在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
要娄半城风起后,全家逃过去,除了钱别的什么都没有。那在乡党熟人的眼里肯定是叫肥肉。
娄小娥的这个话语许大茂并没有听懂,但娄谭氏听懂了。
说实话,许大茂很动心。
娄小娥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跟许大茂说,再说许大茂也没问过。
许大茂反而为媳妇解释起来说道:“妈,也不能怪小娥。她怀了宝宝本来就贪嘴,我们院子里还那种样子,现在又这个年头,很多东西都不敢买给她吃。”
相当于后世的一个户口本只准买一套商品房的概念。
看上去挺好的,但有一个前提,你得跟人家同个阶层啊。
许大茂这话让娄半城很满意,说明许大茂真不贪图这套房子。
娄小娥见状主动提出了回家要套小院子,许大茂也就顺水推舟了。
许大茂一开始并不喜欢娄谭氏,但他从未怀疑过娄谭氏对于娄小娥的爱。
许大茂笑道:“妈,你不用想太多。我就是怕万一有点什么做了点小准备,这个不一定要去。但准备咱们一家人一定要有。”
或者想的更深一些,娄半城会不会为了跟上面表明态度,直接让港岛的娄家出手对付许大茂夫妇。比如把他们抓着送回来。
娄半城笑道:“大茂,你们要的话,明天让你家分个户头出来。把那套房子转到你们名下。”
而许大茂不问的原因则在于,再过几年,这些东西都保不住,现在问了也没意思。
娄小娥的意思是,谭家老房子的事情,她并没有跟许大茂说。
比如当那个介绍何大清进娄家钢厂的厨子,现在就在港岛混生活。
而如今娄家仍在,娄半城仍在四九城,娄谭氏只是想着去港岛做点小生意,乡党们都要卖点面子。
说白了,这就是娄谭氏为着娄小娥夫妇将来准备的落脚点。
都说女人外向,这个回家要好处的事情,还是娄小娥提的。
娄谭氏又没想着搞多大的馆子,开个小馆子,不亏本,就已经很足够了。其他该交的份子钱交,也不求人家多照顾,只要不欺负就行。
乡邻在外面遇难了,乡党会帮。
那许大茂安排这一切,就是提前找死了。
当然,所有的准备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比如如果派过去的人如果有私心怎么办?别人硬是要搞你又能怎么办?
但要是什么事,都能准备成那样。许大茂上辈子也不至于三十来岁还是个半啃老的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