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江南
江南:水墨长卷里的温柔乡
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江南的春,是从柳梢头开始的。二月的风还带着些微料峭,西湖边的垂柳已先一步抽出嫩芽,鹅黄浅绿交织成雾,笼住长堤。苏堤春晓的石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晨跑的人踩着湿润的石板路,惊起几只栖息在柳影里的白鹭,翅尖掠过湖面时,揉碎了满湖朝霞。
拙政园的花窗里,春信藏得更深些。漏窗上的冰裂纹里,几枝红梅探进半阙宋词,花瓣落在青苔斑驳的石桌上,与去年的残棋作伴。园丁提着竹壶浇花,水珠顺着紫砂壶嘴坠成细线,在青砖上溅起细小的虹。回廊转角处,一树玉兰开得酣畅,皎洁的花瓣托着朝露,像哪位仙子遗落的玉盏。
二、画船听雨,菱歌泛夜
江南的水,是流动的诗行。周庄的河道里,乌篷船摇碎了满河星子。船娘头戴蓝印花布头巾,划桨的节奏与吴侬软语的小调相和,“咿呀”声惊起水面的涟漪,将两岸灯笼的倒影揉成碎金。桥洞里飘来桂花香,卖糖粥的老人守着铜锅,琥珀色的糖浆顺着木勺流下,在青瓷碗里漾起细小的漩涡。
太湖的暮春,渔船满载而归。夕阳把渔夫的蓑衣染成蜜色,竹篓里的银鱼跳跃着,鳞片上的光斑落在舱板上,像撒了一把碎钻。近处的芦苇荡里,几只绿头鸭扑棱着翅膀,惊起漫天云霞。湖畔的茶寮飘来碧螺春的清香,茶盏里浮着的茶叶舒展如雀舌,茶汤倒映着远处的鼋头渚,黛色的山影在水面上轻轻摇晃。
三、粉墙黛瓦,烟火人家
巷陌深处,藏着江南的烟火气。平江路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苔藓在砖缝里织出绿毯。拐角处的评弹馆飘出琵琶声,吴语唱词像沾了水的丝绸,滑过耳际。卖桂花糖藕的妇人揭开竹蒸笼,热气裹着桂花香扑面而来,糖藕被切成薄片,浇上琥珀色的糖浆,装在粗陶碗里,冒着温吞吞的甜。
乌镇的清晨,石板路上还凝着露水。染坊的布幡在风里轻晃,蓝白相间的印花布垂落如瀑,在阳光里晾晒出江南的底色。老茶馆里,茶客们捧着粗瓷碗,看水沸蟹目,听隔壁的铁匠铺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临河的窗台上,某位阿婆种的月季开得正艳,嫣红色的花瓣探进河道,与水中的游鱼相映成趣。
四、四季流转,各有清欢
江南的夏,是荷花铺就的诗笺。拙政园的荷花池里,莲叶何田田,花苞擎着露珠,像支支蘸满绿意的笔。暴雨突至时,雨点砸在荷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采莲女划着木盆穿行其间,绿裙映着碧波,伸手摘下莲蓬,清甜的莲子混着水汽入口,暑气便消了三分。
秋天的江南,是桂花香酿成的酒。天平山的红枫染透了半座山,枫叶落在山涧里,随溪水流出画屏。耦园的亭子里,主人摆下菊花酒,几案上的青瓷瓶里插着残荷,与盘中的糖炒栗子相映成趣。夜凉如水时,乘舟游湖,月光碎银般铺在水面,远处的寒山寺传来隐约的钟声,惊起一滩宿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