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江寒之一脸挫败地走到榻边躺下,被迫面对了现实。
祁燃注定了就会比他长得高,就算他把自己撑死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就像兄长一样,天生就是武人的长相,身形自幼就比他结实,无论他怎么练都比不过对方。
不过江寒之很快就想通了,自己之所以忍不住和祁燃比较,还是受到了上一世的影响。但这一世,他们俩是一伙的,不是对头,那祁燃比他高点,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高点就高点吧。
过了小年,京城的年味便越来越浓了。
祁燃记事后还是第一次留在京城过年,江寒之决定带着他四处转转。
两人带着小安出了府,在街上闲逛了半日,买了一堆东西。江寒之很快发现了祁燃个子高的好处,对方个子高,力气也大,拎起东西来比小安还好使。
过去,他们主仆二人若是逛个街,买不了多少东西就拿不下了。如今倒好,祁燃跟着他们,怀里抱了一摞,两手拎着一兜,就连脖子上都挂了东西。
这日两人回府后,成圆来了一趟。
江寒之不太记得京城有什么好玩的,放假前便朝成圆提了一嘴,让对方有好玩的事记得叫他一声,他好带着祁燃去凑凑热闹。
今日,成圆过来便是为了此事。
“听说梅园里的梅花开得挺好,明日有一场赏梅的诗会。”成圆兴致勃勃。
“诗会啊?咱们又不会作诗,去诗会多无趣啊。”他没记错的话,一般去参加诗会的,都是他兄长那个年纪的人,切大多都是读书人。
他们几个武人跑过去,只怕没什么意思。
“诗会当然没意思了,但是我听说这次梅园请了很厉害的厨子,据说做的点心是一流的,比宫里的还好呢。”成圆道。
江寒之想了想,反正也没别的事情,去凑凑热闹也无妨,便答应了下来。
次日一早用过早饭后,他才发觉自家兄长竟然也要去梅园参加诗会。
江溯今日特意打扮得文质彬彬,没有穿武服,而是穿了一袭浅蓝色的广袖文士袍,立在那里的时候倒是真有几分文人的模样。
不仅如此,江溯今日还破例没有骑马,而是和弟弟一起坐了马车。
“哥,你去诗会做什么呀?”江寒之问他。
“京城的诗会我经常去,你不知道呀?”
江寒之还真不怎么记得此事,上一世他十三岁入了武训营,此后便很少回家团聚,后来去了北境兄弟两人就离得更远了。所以他对兄长的了解,其实并不多。
“我虽然不会作诗,但我喜欢听他们作诗,便去凑凑热闹。”江溯道。
江寒之经他这么一说也想起来了,兄长自幼的梦想就是当个读书人,并不想习武。只是后来实在是不怎么会读书,反倒于习武一事很有天赋,这才被迫习了武。
马车到了梅园,江寒之要带着祁燃去和成圆汇合,早早便和江溯分开了。
三个半大少年穿过人群直接去了暖阁,只因那里是品茗的地方,桌上便摆着新做的点心。江寒之倒不怎么贪嘴,今日过来纯粹就是玩儿,吃不吃点心并不是很在意。
“嗯,还行,也没那么厉害。”成圆把点心挨个尝了一遍,略有些失望。
“咱们去看看人家作诗吧。”江寒之提议。
他挺好奇兄长和一帮文人混在一起时是什么样子。
成圆和祁燃都没有异议,于是三人便去了正厅。
江寒之远远就看到了兄长的身影,江溯身形太高大,气质也不凡,站在一群文人之中,十分显眼。
三个少年躲在不远处探出脑袋,就见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子正在吟诗,诗的内容是围绕着梅花这个主题,倒是挺应景。
一首诗吟罢,众人纷纷喝彩。
“江溯,你来一首吧。”有人朝江溯道。
众人目光齐齐看向江溯,起哄让他作诗。
“我不会吟诗,还是你们来吧。”江溯态度十分坦然。
但提议那人却像是故意为难他似的,“你每次诗会都来,怎么可能不会吟诗?你就别谦虚了,我听说你文章好着呢,是不是看不上咱们,所以才故意藏着啊?”
“我当真不是谦虚。”江溯又道。
“你再拒绝,可就有点不礼貌了啊。”
在座的旁人有许多都和江溯不熟,见状以为他真是在谦虚,连连起哄。江寒之一看这架势,登时有些不高兴,心道这不是为难人吗?
那带头的也是,若真和他兄长那么熟,就该知道兄长读书不好,故意这么说摆明了就是让人下不来台。若江溯最后真没有吟诗,说不定还会让人误以为他是傲慢。
“对啊,经常来诗会的,哪有不会吟诗的?”
“别谦虚了,快快快。”
江寒之眼看哥哥处境尴尬,当即想上前解围。这时却见江溯朝众人一抱拳,笑道:“在下吟诗是真不行,但若是各位不嫌弃,我给大伙儿舞一套棍法助兴吧。”
他说罢从不远处的护卫手里借了根长棍,走到廊下的开阔处,竟然真的舞起了手中的长棍。
江溯作诗不行,但舞刀弄枪确实行家,他身上穿着文士袍,手中长棍在地上扫过时,激得满地落梅纷纷扬起,那场面竟是颇有几分诗意。
“好!”先前那些文人纷纷拍手叫好。
更是有人为眼前这情形即兴赋诗一首,场面十分融洽。
先前为难江溯那人见状也只能勉强一笑,没再说什么。
“啧。”江寒之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依我看,这套棍法,可比他们今日所有的诗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