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 死对头有点不对劲 - 林不欢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死对头有点不对劲 >

第三十六章

祁燃已经做了决定,显然没打算和江寒之商量。

不过江寒之并不生气,他心里还挺高兴的。此去豫州路途遥远,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有祁燃作伴自然是好的。

当日,祁燃在江府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被宫里派来的马车接走了。

此番去豫州,有三皇子同行,皇帝特意派了一队羽林卫护送他们。同去的还有一位姓王的钦差,此行是他主事,江寒之他们不用操心,用三皇子的话说:“我父皇说了,让我去就是代表他走个过场,不指望我办事,只要我不给王大人添乱就行。”

“那么冷的天,依我看咱们连门都不用出。”成圆说,他此番也跟着一起来了,四人小队再次凑到了一起。

“这么冷的天要去豫州,贵妃娘娘舍得你?”江寒之问三皇子。

“自然是不舍得。不过我母妃说,我朝皇子年满十六就能开府,届时一般会封个爵位什么的。我二哥今年就出去转了一圈,替我父皇办了个差事,我若是不出去历练,来日父皇封我个郡王什么的,只怕不能服众。”

“哎,当皇帝的儿子也不容易啊。”成圆抱着个手炉身上还裹了毛毯,看起来不像是去赈灾,倒像是去度假的。

祁燃在江寒之手背上摸了摸,问他:“冷不冷?”

“江洄你要是冷给你抱一会儿。”成圆说着要把手炉递给他。

“我不冷。”江寒之摆了摆手,问道:“咱们这么走,要走多久啊?”

“京城这边最近没下雪,路上应该不难走。到了豫州地界,可能会比较麻烦,我爹推算,咱们到豫州估计少则十天多则半个月。”祁燃道。

“半个月啊?”

三皇子顿时垮起了脸。

“整日这么窝在马车里太憋屈了,要不怎么骑马吧。”成圆提议。

“这个好!骑马要比马车快上一倍不止。”三皇子当即附和。

“我都行,听你们的。”江寒之说。

只剩祁燃没有表态,三人都看向了他。

祁燃想了想,“先骑一日试试吧,咱们可以先问问王大人第一日歇脚的驿站,骑马去那里候着他们,这样也能省下半日休息。”

四人一拍即合,但王大人听了却吓得够呛。

“万万不可啊!”三殿下那可是皇子,若是遇上个什么意外,他这条老命还怎么回京朝陛下交代?

“王大人,咱们第一日走不远,京城附近既没有山匪路霸,有没有野兽出没,很安全的。何况我们四个都是武训营出来的,真遇上麻烦,也未必搞不定。”江寒之安慰他。

“不可冒险。”王大人坚持。

“我父皇只说到了豫州让我听你的,可没说路上也得听你的。”三皇子可不是个听话的主儿,他指了指负责护送的羽林卫,“你们,腾出四匹马,快一些。”

“殿下……”

“这是命令,不是商量。”

三皇子这几年一直在武训营历练,再加上年纪渐长,开口时还是有几分压迫感的。羽林卫不敢忤逆他,只能给他腾出了四匹马,并打算剩下的人都骑马跟着他们。

“你们留下保护王大人,还有这些要去赈灾的草药,我们四个不用你们跟着。”三皇子道。

“殿下,我等的职责就是保护你的安全。”为首的那名羽林卫开口道。

祁燃见状打了个圆场:“要不这样吧,你们派两个武艺好的跟着我们,其他人按原计划护送王大人他们。”

众人一番商量,没再纠缠,最后便依了祁燃的意思。

如今虽是隆冬,但晌午阳光正好,也没有风。四个少年策马奔腾,好不恣意。

换了马速度果然快了不少,刚过午,他们就到了当晚要落脚的驿站。三皇子让人备了酒菜,几人吃了顿热乎饭,总算是舒坦了。

“依我看咱们不如就这么骑马去豫州,说不定五六日就到了呢。”三皇子提议。

“骑马是快,但行李不好拿呀,到了那边什么都不带?”江寒之道:“再说了,我们也不知道那边情势如何,还是要等王大人一起行动比较稳妥。”

三皇子听了他的话,总算打消了一路骑马过去的念头。

“我一直想问,咱们去赈灾不带粮食吗?我听说同行的车队里只有一些药材之类的,既没有银两也没有粮食,怎么赈灾啊?”成圆问。

江寒之道:“估计是要到附近的州府调拨吧?明年从他们的税赋里扣掉就行了。若是从京城调拨钱粮过去,一来路远不方便,路上恐生事端,二来临近年关,京城也未必有那么多存粮。”

他记得上一世他们在边关时,营中的粮饷都是从地方上调拨,而非直接从京城运过去。否则路上的人力物力耗费太大,而且花费的时间也太多。

“江洄说的对,不然你以为我父皇为什么派王大人当这个钦差?因为他最会讨债,派他去朝豫州附近的州府征调钱粮,再合适不过了。”三皇子道。

“管其他州府调拨钱粮,好弄吗?”成圆问。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父皇有令,谁敢不听?”三皇子说。

成圆闻言点了点头,很快便将这个问题抛到了脑后。在他看来,自己跟着来就是凑个热闹,回头有过轮不到他受,有功他也可以跟着蹭个赏赐,全当出来见世面了。

至于民生疾苦什么的,他没见过,自然也没什么体会。

倒是江寒之,这天晚上一直睡不着,他想起了上一世的事情……

彼时他在北境,营中粮饷延误了许久没有送到,导致营中差点断了粮。后来是他带人去临近的北江城中“借”了粮,他那时年轻气盛,险些当场砍了那知州的脑袋。

那时他不明白,为何他们为国征战,朝廷却连他们的粮饷都要克扣。后来他才知道,镇北军的粮饷原是分由八个州府分批调拨,但总有州府找各种借口推脱。离边境最近的北江城,给他们补了无数次缺,到最后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

所以他深知,调拨钱粮一事并不容易。

“想什么呢?”祁燃问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