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 在三国躺平能够成为汉仁帝吗? - 整零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6章

第96章

陈协是好名、虚荣之人?以周瑜的观察,确实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可是事实上,陈协真的是强忍着羞耻,才把刘修这样的人带在身边的。

《卖炭翁》是让人比较熟悉的诗词,也不算很长,再加上陈协穿越之前因为正好流行国潮的原因,学院里也流行着背古诗接龙等游戏,然后陈协也跟着背过一些诗,所以虽然已经穿越过来了十多年,但是陈协依旧能够完整的默写下来这首诗。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行诗,陈协回到了在大河附近的落脚点之后,硬生生的写毁了好几次。不是这滴墨滴在上面毁了整首诗,就是那个字不小心写出去了很长的一撇。然后写了几遍之后,陈协还是把毛笔一扔,决定缓一会儿再说。

太羞耻了,真的是太令人感到羞耻了!陈协觉得每回带着刘修一起出门,都对自己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比如说这次,他差一点用脚趾抠出一个新的堤坝来!

本来用那些并不是属于自己的诗词来获得其他人的夸赞就已经很考验陈协的心理承受能力了,每回去背那些诗词的时候陈协都要拼命的对那些原作者们道歉,结果现在,他居然不仅需要随时随地特意去背一些诗句,还要承受像刘修这样的人的拙劣的彩虹屁?这到底是什么可怕的公开处刑啊!

如果刘修能够像杨修等人一样用一些委婉词语夸陈协就算了,反正那些华丽的词语陈协其实总是要在心里翻译一遍才能够完全弄懂。经过了在心中翻书查找的举动之后,不管他们对陈协到底是如何过誉的赞美,陈协大概都已经有心理准备,能够勉强接受了吧?

可是偏偏,刘修可是被杨修鄙夷了“文章写的不好只会罗里吧嗦的”人啊!他就只会这样子直白的表现出自己的惊叹和对陈协的敬仰,于是那种羞耻感,也不加掩饰的就冲上了陈协的心头!这种感觉,简直就和在海底捞过生日一样!

而且,想到周瑜看自己的那个“想不到陛下你是这种人”的眼神,陈协真的是感觉更加的羞愤了……所以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到头啊?

然后看到他的举动,在一旁侍立在侧的李显忽然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等陈协有些恼羞成怒的看过去时,李显已经缓缓的开口了:“陛下可是又觉得不好意思了?但是将自己写的诗词整理成册,宣扬出去,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陛下为何要觉得羞耻呢?”

“可是,这不就是作秀吗?”陈协嘟囔着说:“而且,这些诗词其实也不是朕的……”

“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显有些疑惑的看了过来,而听到这个问题,陈协也闭上了嘴。毕竟他没有办法说,这些诗词其实都是华夏上下五千的精华呢。

看了看陈协,李显也没有在意这句话,而是继续夸奖道:“还有,陛下写的这首诗真的相当好啊!就连我这个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都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平民百姓应该也能够听懂其中的意思!陛下这几年显示都是这种风格,虽然不知道那些官人们是什么看法,但是我们都很喜欢呢!”

那当然,这可是白居易的诗,白居易的诗就是以通俗易懂出名的,这几年我就是特意挑他的诗的。一边这样想,陈协一边随口说道:“你跟了朕这么多年,谁还能说你大字不识?以你的本事,若是想要去像木立他们一样去做官,也是可以的,所以你可有这样的想法?”

“不用了,我只希望能够一直服侍在陛下身边。”这个一直呆在陈协身边的不起眼的大太监微笑着,又一次拒绝了他的提议。

看了一眼李显,陈协没有再说什么了,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如果李显愿意这样生活的话,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会一直庇护着自己身边的人罢了。然后叹了一口气,陈协还是把《卖炭翁》给默了出来。

说是默写,但其实《卖炭翁》的后半段并不适合陈协,所以他其实是凭着这些年跟着杨彪等人身边之后默默陶冶出来的文学修养,自己修改的。不过虽说这样,但是陈协看着自己修改的内容,果然觉得还是差了不止一筹呢,很有一种狗尾续貂之感,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

但是哪怕这样,只要把这个《卖炭翁》拿出去交给刘修,一定还是会迎来可怕的彩虹屁吧?那人甚至会把所谓的其他的自己的诗句,一起整理成诗集,然后发布到全国各地,甚至是魏国。想到这里,陈协就有一点不想出去,甚至想把面前的诗词给撕毁呢。

然而刘修就是被陈协挑出来“夸自己”的,就是让其跟在自己身边把自己的所有诗词、仁举全部宣扬出去的人,所以就算陈协感到羞耻又如何呢?就算不是刘修,也会是其他人。陈协只是觉得刘表的三个儿子不能都一事无成,所以才选中了这个虽然没什么才能,但至少这种事情不会搞砸的刘修呢。

说到底,陈协以前其实也不是没有向身边的人抱怨过这件事。虽然没有说过这些诗词其实是其他人的,却也说过特意找人扔在自己身边,宣扬自己的诗词、仁举感觉不太对。但是当时诸葛亮只是温和的看过来,说道:“可是,这不是陛下自己制定的计划吗?陛下不打算实行了吗?”

不错,自己想出并决定实施的计划,陈协就算是用脚趾抠出了一个三国地图来,也一定会咬着牙走下去的。只是陈协真的很想说,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其实只不过是舆论战而已,也没必要弄出这样类似于作秀的效果吧?

是的,舆论战。当初面对魏国建立这个消息时,陈协的想法其实是这样的:都这样了,你们居然还敢建国?不管是大义还是实力,现在都在他们这边,所以真的有人愿意跟着曹操一起建国吗?

事实上,还真有。除了像夏侯家曹家这样绝对会跟着曹操一起干的家族以外,还有一些家族,是在冷眼旁观的陈协的一些治国政策之后,决定跟随曹操的。但是这并不是说陈协的治国政策不好,相反,作为穿越者他的许多理念绝对是先进的,然而问题在于,再先进的治国理念,立场不同,对于那些世家来说就是糟糕的。

原历史上蜀汉之所以失败,有一个被史书记载的理由为“苛刻”。但那其实不是“苛刻”,真正的说法应该是“清廉”。因为其苛刻的根本就不是百姓,而是世家,是贵族。而陈协,现在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因为在诸葛亮的治国之下,是几乎不让人贪污的,不让世家对百姓大肆敛财的,也不给世家特权的,所以那些世家感到不满,暗中投了魏。但在史书上,他们却把这种行为说成不满诸葛亮“苛刻”,简直是可笑。

可不管多么可笑,这也确实是理想主义者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当陈协真正的去看时,发现魏国的坚定拥护者,居然还真的有很多。尤其是当他拿出了印刷术、开办了学院、清点隐田隐户等利民却损害了世家利益的举动时,这样的人就更多了。

——可是就算如此,魏国的百姓,也真的是反汉的吗?既然如此,所谓的魏国,还是想回归大汉的吧?

了解了这样的情况之后,陈协只是这样想。而听了他这个想法之后,当时的诸葛亮看了他一眼,问道:“陛下是想在魏国的土地上掀起起义军吗?”

诶?我是这样想的么?陈协有些茫然的看过去,却已经听到诸葛亮说:“既然如此,臣推荐一个人,或许可以去往魏国,掀起民意,与陛下相应和,以此来获得魏国。”

……总而言之,莫名其妙的,陈协就拥有了一个对付魏国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庞统会在魏国暗中搅风搅雨,增加魏国民众的不满,暗暗组织起义军,中心思想就是回归大汉。而陈协要做的,只是不断的宣扬他在大汉又做了什么利名的举动,是多么的仁慈爱民。

为此,陈协不得不主动宣扬自己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好事,还在这几年甚至绞尽脑汁的开始回想自己背下来的那些怜悯百姓的诗词,还特意挑选了普通百姓一般能听得懂的白居易的诗词。毕竟在这个年代,厉害的诗词的影响力还是足够大的,是比较好的达到他的目的的办法。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个好皇帝。可是这种事情主动去做的时候,果然就是作秀吧?这真的是让陈协每回去做的时候,都觉得非常不自在!

算了,毕竟是为了对付魏国,对付曹操,这一点小不自在就忍了吧。叹着气这样想着,陈协还是拿起了桌上诗词,说道:“去拿给刘修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