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耕地机
桐城的军心因为运来的一车车粮食稳定了下来,精米带来的收服效果,也远超穆家军——穆家军可是精兵,吃穿用度在军队里都算是顶尖的,可桐城守军连粮食都不能保证,可想而知平日里的待遇有多差。如今跟着穆靖安混,却能吃上精米,自然对她感激不已。
正好桐城的守军基本上都是当地招募的,因此短短几日,城中风向便有了极大的改变。没过几日,那藏起来的崔氏之人便被抓到了。
当然,对方并不肯承认身份,崔氏也没有正面对上穆家军的准备。
楚询陪着穆靖安经历了一场审讯,出来时差点被气笑:“这人真是好不要脸,明明是崔氏之人,编什么黄将军麾下。就他那一身世家子的傲气,哪里像是军中出来的?!”
黄将军是距离安阳和梧州都挺近的另一股势力,不如穆家军强势,更没有崔氏的底蕴。不过说到底手中也握着一支不小的军队,这挑拨离间很没有水平,分明就是挑拨穆家军和对方相争。真要信了这鬼话,可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
穆靖安倒是半点生气的样子都没有,反而问她:“若你处置此事,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楚询闻言想了想,觉得这审讯就很没必要进行下去。她已经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崔氏对穆家军下手也不止一次了,若她是穆靖安的话,不论是为父报仇,还是不想再被算计,都会挑破此事。然后拿着这明晃晃的“罪证”占据大义,主动对崔氏出手。
崔氏的名号楚询也听过,世家大族不假,人才辈出也不假,但好像没听说过崔氏子领兵的事。或许也正因为没有将才在手,才这般迂回的想要收拢穆家军为己用。
换句话说,崔氏从来没想过跟穆家军正面刚,那穆家军自然不能放弃自己的优势。
楚询这样想的,也这样与穆靖安说了。但这些话听在穆靖安耳里,多少有些天真,她失笑道:“崔氏有人有钱有土地,又怎么会没有军队?养军队是最容易的,有钱就行,这世道只要给三顿饱饭,有的是人会为你卖命。至于将才,崔氏就算自己没有,难道就不能收拢几个?”
总而言之,楚询缺乏上层教育和眼界,根本不明白大世家的底蕴。而与之相比,穆家的老底却很单薄,除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之外,什么优势都没有。
论土地,穆家军虽然驻扎安阳多年,也有屯田,但怎么能和崔氏数代经营的梧州比?
论人才,穆家军一群武夫,能打是能打,可其他方面的人才就欠缺太多。
论财富,穆家发家也就这两三代,哪里能和世家数百年积累相提并论?
总而言之,比不过是真比不过。除非穆家军能强悍到直接把梧州崔氏暴力推平,让他们什么手段都来不及使,否则根本没有胜算!
穆靖安耐心的将这些一一说给楚询听,帮她弥补见识上的不足,算是用心教导了。
但这些话同时也打击了楚询的积极性,她越听眉头皱得越紧,整个人肉眼可见的纠结,最后才道:“那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崔氏算计了咱们一次两次,之后就会有三次四次,这样放任下去只会让对方更加肆无忌惮。”
穆靖安听罢笑了笑,倒不见愁:“接下来怎么做,崔氏不是已经给咱们答案了吗?”
楚询闻言一愣,显然没明白:“什么?”
穆靖安转身遥望远方:“黄嵩,他早年叛军出身,被诏安后做了鹏城将军。如今天下大乱,四处都是流民乱军,听说他又和这些乱军勾连不清……趁早解决了也好。”
流民乱军战力不强,大多连兵器盔甲都没有,更是饥一顿饱一顿。正规军对上乱军,一打二、一打三,乃至于打更多都不是不可能。但乱军有一点是正规军没法比的,那就是他们人多,随时随地都有人加入,动辄几万几十万的规模,怎样都不算是一股小势力了。
这样多的人,这样一股势力,若是被人收服,自然不容小觑。若是这股势力还就在附近,那就更是心腹大患,让人坐立难安了。
楚询看向穆靖安,从她这话中听出了浓浓的杀气,以及势不可挡的锐意。
*************************************************************
穆靖安想打黄嵩这事,除了楚询,谁都没说。
不过那崔氏细作的话,倒是很顺利的传了出去。然后毫无疑问,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说穆家军搬走了桐城的粮食,谁也没见过,倒是眼见着他们送粮过来,送的还是上好的精米。众人正满心感激歉疚,冷不丁听说自己之前是被人糊弄的,那些歉疚自然都化作了熊熊怒火。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现在还是寒冬,不宜动兵,这些人恐怕就要直接要求出兵去打黄嵩了。不过即便没动兵,那也是士气高涨,军心再次凝聚。
穆靖安自然也没急着动兵,倒是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整顿了一下军务。
上回来时,桐城刚刚攻下,军心民心尚且不稳。再加上穆家军的人数远比不上桐城守军,因此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可如今形势好转,军队自然得牢牢握在掌中……将原本的军队打散,混进穆家军老兵,再让老兵带着新兵训练,同时提高桐城军的待遇。
这支桐城军,也是穆靖安亲自收服的第一支军队。她既然接手了父亲的军队,自然也是有争竞之心的,眼下时机正好,她便干脆留在了桐城,亲自督促桐城军的操练。
楚询在此期间帮不上什么忙,但成日跟在穆靖安身边,倒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当然,这段时间楚询过得也挺轻松。穆靖安并没有时时刻刻将她拘在身边,因此她也第一次长时间混迹军营。有时候跟着士兵操练军阵,有时候和人比比射箭,有时候还能跟着老兵学点拿手本事。比如骑马,穆靖安只教会了她基础,并没有时间一直教导。可军中多的是擅骑之人,有人能在飞马上纵跃,有人会蹬里藏身,藏在马背后一点不漏,能在飞马上开弓的就更不在少数了。
楚询对这些本事都十分钦佩,也跟着人学了不少,穆靖安见了也没有阻拦。直到楚询开始和人学摔跤,被人拧着胳膊一把摔到面前,她才脸色不善的把人拎回去。
楚询当时都被摔懵了,被穆靖安拎走时完全没反应过来。
等后来她反应过来时,穆靖安已经把黑脸收了起来,然后二话不说给她分派了任务:“快要开春了,春耕不能耽误,到时候你也跟着一起去帮忙。”
楚询顿时忘了其他,下意识向外一望,便见外面找已是草木生发,春意融融。
她们来桐城已经两个多月了,确实是到了该耕种的时候——虽然穆靖安之前一直靠买粮养着军队,但这显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耕种是必须的。而桐城作为穆靖安收服的地盘,自然也得好好经营,为此她连崔氏和黄嵩都抛在了脑后。
穆家军从前也有军屯,穆靖安对此并不陌生,倒是楚询从前并没有真正的耕种过。眼下被穆靖安要求去帮忙,她也不知要做些什么,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春耕确实刻不容缓,穆靖安前脚才和楚询说了此事,后脚就停下了军队的操练开始准备——所谓军屯,就是军队屯田自给自足,能征善战如穆家军,也免不了这一遭。桐城守军也不例外,说来当初桐城粮仓里被搬走的那些粮食,至少有一半都是他们自己种出来的,因此发现粮仓被搬空时,军队才会如此愤怒。
放下盔甲兵戈,耕田、劳作,整日埋首在田地之中,并不会比军中操练轻松。
楚询头一天跟着穆靖安来到田边,看着熟悉的士兵挽起裤腿,下到田地中拉犁耕地,恍惚间有什么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逝。
只是还没等她抓住这一丝灵光,耳边忽然传来穆靖安的声音:“咱们也下去试试。”
楚询扭头看去时,穆靖安已经撩起袍脚走下了田地。其余几个亲卫毫不犹豫跟在后面,楚询已经慢了半拍,当下也来不及多想就跟了下去。
穆靖安说试试就真试试。桐城没有多余的耕牛,军屯都是士兵们自己拉犁,她也不要求特殊待遇,同样要了副犁来。几个亲卫见状主动要求拉犁,她也没拒绝,自己扶着犁走在后面。但也只犁了半亩,就要求换自己去前面拉犁。
楚询都看傻了,她从前在家中虽不富裕,但家里的田地也是租给佃户耕种的。因此这种粗活连她都没做过,穆靖安出身富贵,更不该如此。
当然,穆靖安从前可能也真没做过,动作间看得出生疏。
等楚询回过神时,穆靖安都已经换到前面去拉犁了。也没人催促她,但小将军都已经以身作则了,楚询自然不适合一直在旁看着。忙不迭上前去,也分了条绳索,跟着穆靖安一起拉犁……唔,第一步就出乎她的意料,身后的犁沉重得不可思议。
楚询迈出的步子顿了顿,咬牙用力才踏出了第一步,之后的每一步都不轻松。热汗很快冒了出来,要不是她已经练了小半年力气,这活根本干不动。
辛辛苦苦拉了半天犁,才将剩下的半亩地耕完,停下时她衣裳都要汗湿透了。
旁边再次传来穆靖安的声音,有点喘:“怎么样,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