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回家之喜
火车到了广元,大家急急忙忙地各走各路,各赶各车,各回各家。
贾桂蝶和李华荣他们家不是一个方向,所以在长途汽车站,他们就要分别了。
因为华荣还有两个同伴,他们只知道他们俩是同学,并不知道他俩究竟是啥关系。
因此,华荣和桂蝶也只是礼貌地挥挥手,客气地说声再见,就坐到自己要坐的车上去了。
短暂的相遇,炽热的情感也将随着车辆的远离而慢慢归于平静。
华荣他们坐汽车的路还很远,只愿他们一路顺风吧。
桂蝶沿着上半年出门时的路线往家赶。
从镇上下了汽车,一个人背着行囊边走边问地往家走。
虽说离家也就二三十里了,但以前她怕爬坡上坎的,很少往这个方向来。所以她并不熟悉路。
镇后的那条三汇溪她还是知道的。她曾经多次站在她们村最边上的大石头上,看着溪水像一条白练从绵延不断的山峰间奔腾而来,又向东盘旋而去。
它们流去的地方是不是她刚刚离开几天的浙东呢?
反正她知道沿着溪水方向就是往家的方向。
旅途的疲惫早就被回家的喜悦驱赶得一干二净。
走到分岔路口,桂蝶记得要过河了。
她兴奋地跑到河床上,踩着大小各异的鹅卵石,看见觉得可爱的漂亮的白色的带圈圈的与众不同的小石头就捡起来,想要带回家里去玩。
桂蝶家住在山梁梁上,可是没河流没鹅卵石的。只有人为开凿的水库和鱼塘。
她踩着两头放在大石头上的木板,颤颤巍巍又乐不可支地蹦过河去。
她看见河里水深的地方还有小小的鱼儿在游玩,她捡根树枝在水里调戏着鱼儿,吓得鱼儿一下游到东,一下又逃到西。
说到底,如果没了生活的重压,桂蝶也不过是个没心没肺的孩子。
与鱼儿们挥挥手,后面的路全是上坡路,可不好走啰。
爬上一个坡,再走一段平缓的田埂,再爬一个坡,再走一段田埂。然后就到了桂蝶家乡声名远扬的拦马墙。
顾名思义,马都被拦住了,人上去也很难。
不过人们为了方便和安全,在这里修建了很多级石梯。
还在石梯尽头盖了间小小的庙宇,供奉着观音菩萨,保佑来来往往人们的安全。
桂蝶从记事起,就知道拦马墙香火鼎盛,都说菩萨很灵光的。
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生日,四方善男信女齐聚拦马墙,那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香烟缭绕,好不热闹呢。
人不出门身不贵。桂蝶出门一年,也算经历了很多事情了。
平安归来,可能也是有菩萨在保佑吧。
于是桂蝶也虔诚地上一柱香,在菩萨面前深深地拜下去。
人们都是把很多实现不了的愿望拜托给菩萨,希望菩萨显灵,照拂自己和家人。
桂蝶也默默说着自己的愿望:希望菩萨保佑,全家平安,生活好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到家已经晚上了七八点了。
家里人并不知道桂蝶今天会到家。屋里没什么响动,只亮着微黄的煤油灯光。
桂蝶推开厚重的厨房门,伸头四处看看,看见母亲坐在灶门前正往锅底添柴禾,火光一闪一闪地照亮了母亲苍老的容颜。
“妈!”桂蝶欢快地叫一声,随后进到屋里。
母亲欣喜地抖抖身上的灰尘,嘴里叫着:“哇,蝶儿回来啦!”撑着双腿站起来,起的太猛了,差点摔到地上去。
“你慢点,你慢点妈。”桂蝶扔下行囊,忙不迭地跑过去扶住摇摇欲坠的老母亲。
常年艰苦的劳作和生活的重担已经让母亲的脊背不再挺直,也让她行动再不如年轻时候那么敏捷了。
五十多岁的人,慈祥的脸上已经刻满了皱纹,装满了风霜。
年轻时候的母亲虽然个子小小的,啥都会做,又机灵又能干,贾家梁上是没几个人能比过她的。
不过岁月不饶人啊。有谁能逃得脱时间的磋磨呢。
母亲肉眼可见地老了。
而桂蝶也完完全全长成个大人了。
她可以慢慢地把母亲的重担接过来了。
“妈,他们人呢?”桂蝶把母亲扶到靠墙的饭桌旁坐下,到处看看,并不见旁人。
母亲按住桂蝶的手,叹气道:“哎,你小哥不听话,生病了还跑出去整夜整夜地打麻将。真是气死我了。”
“那我妹妹呢?”桂蝶问。
“她读书还没放假呢。应该也快回来了。就是你小哥,你回来了,你要说说他,叫他不要整天熬夜打麻将了。”母亲唉声叹气的,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桂蝶问母亲:“小哥原来不打麻将啊。再说他哪来的钱呢?”
母亲气不打一处来,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本来他也不打牌。就是年中忽然身上长了很多小红疹,医生说这病还挺严重的,不能结婚,不然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