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他的心思
“那就说说呗。”桂蝶若无其事地说道。
无欲则刚强,心静自然凉。
事实都摆在那里,还说什么呢。
原来,华荣说他根本就没参加过高考。
那年预考虽然过了线,可没过几天,星期天回家去,就再也没机会去上学了。
只见父亲卧病在床,唉声叹气,好不沮丧。
问母亲,母亲才不情不愿地说出父亲后悔莫及的事。
原来,家里的两头黄牛,当时全家最值钱的最宝贝的东西,父亲每天就是专职给它们割草,把它们牵出去放牧。
它们俩就是全家的衣食父母。它们好,全家就好。
那天,见家里摊在地板上的红薯有些快烂了。父亲觉得可惜。就拣出那些有些发软的红薯,削去坏的,把看着很好的那段留下,囫囵切切,喂给两条皮毛黄亮亮的牛儿。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华荣父亲照例准备去把牛儿牵到田埂上吃露水草的时候,昨天还活蹦乱跳的黄牛,已经口吐白沫,双双瘫在地上,早就没了生命体征。
父亲胸口像遭了狠狠一锤,一个踉跄跪倒在牛圈门口,声泪俱下:“天啦,是哪个天打雷劈的做的缺德事,把我的牛弄死了啊?这是不想让我活啊!……”
华荣母亲闻声赶来,看到牛圈里两个硬挺挺的牛儿,再看看哭天抢地的老伴,眼泪也忍不住流下来。
完了,一家人的指望全没了。
那个时代,物资匮乏,两头牛可值大钱了。
后来还是母亲去请了村干部和兽医过来,想搞清楚是谁那么狠心,把家里的牛儿给害死了。
结果兽医检查完说,是吃烂红薯中毒死的。
父亲知道是自己的无知害死了自己的宝贝牛儿,根本原谅不了自己,差点跳到堰塘里淹死。众人七手八脚把他才拉上来。
从那天起,父亲就病恹恹地只能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自言自语问自己:“我怎么那么傻呢?我害死了牛儿,我该死,我该死,我该死……”。
华荣回到家,看到这种情况,父亲要死不活,本来可以牵出去帮人犁田拉活赚钱的两头黄牛没了,家里一下子没有任何收入,还要找钱给父亲看病。
下面还有两个弟弟需要上学,一个初中,一个小学。
一个姐姐已经嫁人。倒是挺近的,就嫁在同村。但人家也有一家人,总不能只顾娘家啊。
华荣没办法,只有休学了。现在他要挑起养家的重担了。
总不能让两个小的不读书吧。
于是,华荣成了第二个桂蝶,拿起锄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耕陇亩。
他家里原来就给华荣提过一门亲事,那女孩小学都没读毕业,就在家务农了。
华荣一直在读书,两家人也就没正儿八经地当回事。
如今华荣辍学,也成了农民。那女孩子觉得机会来了,着急让她父母找媒人来重提亲事。
华荣并没有忘记自己对桂蝶的承诺,肯定对那半个文盲的女孩没有什么感觉。
可是他父亲母亲觉得女孩挺好,勤快又能干,又是同村的,知根知底。
既然不读书了,就得准备成家立业。
农村里就那样,十九、二十岁结婚的比比皆是。
早结婚早抱孙子,自己也算完成一件大任务呢。
这是每家父母都很在意很期盼的事情。
自从给华荣说了亲事,父亲倒是在盼头中慢慢好起来。慢慢地能稳稳走路,再慢慢能下地干活了。
华荣不愿意不喜欢也不敢对父亲说啊,怕又让他生气再回到病床上,那就罪过大了。
惹不起总躲得起啊!
华荣整天在家种地种田,想着自己也要像父辈一样,在这田地里耗费一辈子的生命,实在心有不甘。
再与那没有共同语言的姑娘共度一生,想想都难受。
一眼看得到头的日子,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过啊?
华荣想,他得找机会出去,走出那个困锁自己的大山,出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找自己的爱情。
正好开春不久,迎来春季征兵。华荣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庆幸的是,顺利过关,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父母再不舍,也不能阻止义务征兵啊。
于是,他来到徽省祁县某部队服役了两年。
现在正和几个老乡约好的,一起回家探亲,过了年再一起回部队。
想都不敢想,竟然在火车上遇到贾桂蝶——他的初恋!
“这是不是说我们的缘分是天注定的?上天也不忍我们分离呢?”华荣看向桂蝶,刚才的讲述让他又走了一遍他青春的心路历程。
那里面有桂蝶。
虽然有对不起,但更有难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