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真有两把刷子 - 重生1990:开局就撩又甜又飒白月光 - 竹杖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26章真有两把刷子

“光换皮囊不够。”

周康突然撕开金榜题名酒盒,掏出发潮的促销单:“你仔细闻闻,这纸墨味里掺着电台广告费的味道。”

老销售的眼睛毒得像验钞机:“周齐肯定在暗处憋着大招呢。”

周康用指尖敲着桌面分析战局:“盛世那套抽奖促销咱们跟不起,人家财大气粗搞得起。”

他掰开揉碎讲解完周齐的营销模式,端起搪瓷缸灌了口浓茶。

“照这么打价格战,咱们裤衩都得赔进去。”

儿子周卫星在账本上划拉几下:“要不咱们降价到五毛一瓶?每瓶还能留三毛利润。”

“爸,这价是不是压太狠了?”

周卫星捏着定价单犯愁:“原先咱们可都卖一块二呢。”

“高端市场让周齐折腾去。”

周康扯过计算器啪啪按着:“咱们专攻中端,他们也搞抽奖?咱们就搞个全民必中。每瓶最少返现一毛,运气好能拿五毛!”

老式台灯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周卫星捏着鼻梁犯愁:“可咱账上现钱……”

“钱的事我想辙。”

周康突然拍案而起,震得烟灰缸里的烟头跳了跳:“镇上信用社老李跟我铁,拿酒厂抵押贷个五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他眼里闪着赌徒特有的精光:“只要能把‘绝世风华’做起来,我豁出去了!”

“对了!”

周卫星突然压低声音:“沈冰酒厂给周齐的基酒才两毛一瓶,听说王强厂长早憋着气呢。要是能撬动这层关系……”

周康摸着下巴沉吟:“这事得从长计议。”

他盯着墙上斑驳的销售地图,突然抓起红铅笔在沈冰镇位置画了个圈:“就算不能让他们彻底断供,至少得让王厂长跟咱们搭上线。”

窗外的知了声突然刺耳起来,父子俩的衬衫后背都洇出汗渍。

周卫星把电扇转向父亲,看见老人正用裁纸刀削着铅笔,木屑簌簌落在周齐集团的宣传册上。

与此同时,盛世酒业顶楼的会议室内,周齐扯松领带甩开一叠报表:“今晚都别想早下班!”

八大区域经理齐刷刷挺直腰板,投影仪蓝光扫过每个人紧绷的脸。

窗外霓虹初上,玻璃幕墙倒映着城市璀璨的灯火。

白酒产品的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眼下正是扩大版图的好时机。

对于周齐来说,在宿迁本地市场站稳脚跟已不是难题。

若能打通邻近地级市的酒类渠道,盛世天下酒业向全国布局就迈出了关键一步。

周边几个重点城市中,徐州这个苏北门户尤其值得关注。

作为千年商埠重镇,拿下这里的市场就等于掌控了苏北地区半数份额。

除徐州外,连云港和淮安两座城市同样重要——前者是享誉海内的“花果山之乡”,后者则是运河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这三大战略要冲一旦攻克,向北就能直指齐鲁大地。

东滨不仅是礼仪之邦,更是有着豪饮传统的白酒消费大省,若能在此打开局面,盛世天下跻身全国名酒行列将水到渠成。

与八大经销商的合作洽谈会后,周齐意识到之前的判断存在偏差。

这些起家于乡镇的经销商虽勤勉务实,但眼界格局受限于成长背景。

指望他们担当开拓外省市场的先锋,无异于让初中生解微积分题——专业素养和战略思维都难当大任。

不论是小朝的保守作风,还是张眉的短视决策,都印证了这个判断。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金贵?人才!

八十年代搞企业靠什么?还是人才!

宿迁虽是苏北粮仓,但经济总量长期位列江苏十三市末位,被戏称为“十三妹”。

要想找到真正能攻城略地的将才,必须把目光投向省城。

夕阳西沉时,周齐跨上摩托车赶往林瑞雪工作的丝绸厂。

这个承载着当地蚕桑产业的老厂区里,数百女工仍在手工操作着缫丝机,织机声与蝉鸣交织成夏日的交响。

这个丝绸厂规模不算太大,但聚集了上千名女工。

虽然多数是临时工,但旺季收入能赶上机关单位的正式职工。

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外出务工的概念,周边十几个乡镇的妇女都愿意来这干活,贴补家用倒是个好去处。

要说这厂子能成广市地标,还真有两把刷子。

头一桩是美人扎堆——江南水土养人,加上厂里定期选拔形象好的女工,市里但凡有接待任务,迎宾工作准保往这厂子安排。

第二桩更热闹,附近没成家的小年轻都爱在厂区转悠,毕竟女工基数大,指不定就能遇上对眼的。

不过混在人群里的也有不少街溜子,厂门口三天两头就闹出点治安事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