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抖音记录工地生活 - 人生,从工地搬砖开始 - 摩吉印象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章抖音记录工地生活

酷暑六月天,东南省府州大学城某工地。  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面泛起的热气几乎让人窒息,整个工地地面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来来往往的作业工人浑身是汗,就跟从水里捞上来似的。

作业区里的钢筋,经过太阳上半天的烘烤,已经滚烫得可以直接煎鸡蛋,那一堆堆深灰色的长条,所散发出来的热气,让常人不敢轻易靠近。

热!

肖力头戴安全帽,身着长袖衫外加一件施工服,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一次次将三五根钢筋抽起来,扛到二楼的平台上去。

他虽然戴着手套,但是依旧觉得双手滚烫,肩膀几乎要被灼伤。

还好,他用厚厚的棉布给钢筋包了一层,才稍微好过一些。

肖力每往返一趟,必须在楼下阴凉处的取水处喝一碗水,才能补充那趟流失的水分。

当然,他也不敢多喝,怕虚脱。

“奶奶个熊,天气预报说今天才三十七度,鬼才相信!这样的温度,没有四五十度,我肖字倒着写。”

送完一趟钢筋,他总要抓住衣角一路弹着下楼,让空气尽可能多与他的身体接触,让自己稍微好受一点。

否则,浸湿的长袖衫紧贴在皮肤表面,十分难受。

难得松口气,肖力偶尔会吐槽吐槽当地的天气预报。这样的温度,说只有三十七度,肖力怎么看都觉得,那是当地主管部门怕发放高温补贴,而公布的数据。

不过,他也明白吐槽没卵用,还得抓紧时间干活。

工地上,各项工程施工的时间节点,是环环相扣,钢筋工的时间是算得很紧的,可不能随他们的性子来。

天晴不做,下雨不做,那是官老爷家太能有那么好的命。对于他那样的农民工来说,只要老天不下刀子,没有台风登陆,那就必须上班。

肖力今年十九岁,到工地上班差不多已经三年时间,前前后后干过装模工、钢筋工、砌筑工等,只要人家有活干,他都抢着去做。

如今,他也算是民工兄弟之中的一把好手。

在十六岁前,肖力的日子还算过得幸福,父亲干工地,母亲在老家务农,肖力和弟弟妹妹在学校念书,一家五口,虽然生活过得比较清苦,也还能勉强支撑。

很不幸,在肖力十六的某一天,当他还在市区高中上课,村里的某位叔叔突然打电话来,让他赶紧回家,说家里出了点事情。

当肖力赶到家里,才知道父亲已经意外去世,而母亲也高位截肢,双腿全废。

原因是父亲趁工地没活,抽空回家探亲,不料和他母亲骑车去镇上时,不小心翻车下坎。

肖力父亲当场死亡,而母亲被送往医院,最终也没能保住双腿。

那场变故,让肖家轰然垮塌。

送走父亲后,家庭所有的重担就压在肖力身上,实在没有办法,成绩优异的肖力只好将铺盖打包回家,跟着村里的叔叔一起外出干工地。

初到工地,肖力什么都不懂,只能做小工。即使做小工,也还跟不上大工们的节奏,常常被嫌弃。

那也难怪。

在此之前,肖力几乎很少干重活,只在寒暑假回家时,帮家里干点农活。那比起工地的活路,不知道轻松多少倍。

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可以继续留在施工队里谋生,肖力只能拼命干活,别人在休息的时候,他不休息;别人在抽烟的功夫,他抓紧干。

手掌磨破了,他就戴着手套继续干,脚底打起水泡,他咬紧牙关忍痛干!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肖力才会偷偷擦拭着着伤口,默默流泪。他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流泪,他明白,工地上谁都不容易,人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工地上的劳动力,那可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你干不动,拖后腿,就意味着耽误别人的进度,拉低大家的平均收入。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施工队愿意收留拖后腿的人。

唯一的办法,只能硬抗!

肖力相信,只要他够勤奋,肯学习,其他人是看在眼里的,而他也会很快适应这节奏。

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工友们都能干得好好的,他就不相信,自己一个小年轻,还能干不了。

大约一周过后,肖力的身体已经适应工地高强度的劳作方式,他也才有更多精力向师傅们学习、取经,不断熟悉工作流程,提升劳动技能。

差不多两个月后,肖力已经熟悉工地的基本工作流程,对本班组的工作内容更是了如指掌。

他的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没有人再嘲笑他是个嫩娃娃。

经过两个月的锤炼,肖力的手掌变粗,手臂变粗,浑身上下也有劲了,扛起钢筋来更是健步如飞,一般人扛三根的钢筋,他可以扛五根。

当然,他的皮肤也变得漆黑光亮,和工友们完全没有什么区别。他可以和工友们一起大声聊天,大口吃饭。

休息的时候,大家天南海北的聊天,了解各种知识信息,掌握各地风俗,倒也其乐融融。

因为勤学肯干,还熟悉地掌握了业务技能,肖力的待遇不断提升,已经是按照正常劳动力计工。

工地上的工资并不是每个月全额发放,只是预支一些生活费,剩余部分要等到年底才结清,有时候甚至还结不清,来年继续拖着。

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以及赡养残疾的母亲,肖力每个月留给自己很少一部分,够吃就行,其他全部寄回家给母亲。

母亲收到钱后,总是小心翼翼地规划,精打细算地支出,把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绷绷的。

干工地很累,有些年轻人会干一段时间休息几天。但是,肖力不会,只要他们班组有活,他一天也不会休息。

甚至有时没活,他还会找机会,帮其他班组的民工兄弟顶班,以此换取当天的工时费。

这样一做就是三年,除了工地没活或者施工队转移的时候,肖力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在他的努力下,家里的生活慢慢恢复正常,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已经有所保障。

当然,三年的生活磨砺,也让肖力蜕变成一个强大可靠的青年农民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