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李二狗
“唉!这样吧,我会召集各家当家的开会,给他们说清楚此事的利弊。愿意种的,到时候你和大壮就指导他们种植,不愿意的也不勉强。我家情况稍好些,这一季我家跟着种!”
“村长爷爷我还有一个提议,不过需得您出面一下……”李晚把心里的计划给村长说了说。
然后村长并没有认可,给李晚解释到:“晚丫头,你这出发点是好的,但若是愿意种植的不止五家,你借给谁其他人心里都有想法,反而落不到好。”
李晚是临时起意,这点确实没有考虑得很周到,她又想了想,到:“那这样,敲定第一批决定跟着种植的人家后,这一百斤就由他们统一种植,收成后除去我们提供的一百斤种子,剩下的所有人平分,就当是给他们敢拼一把的奖励如何?
但是这个奖励公布后,其他家愿意种的,就不能参与进来了,规矩不能乱!”
村长见李晚一下子又想出了解决方案,内心感叹,这这小丫头脑子怎么长的?转的如此之快!
“很好,这事就这么决定了,明日一早我就组织开会,你和大壮也过来,再有十来天就可以秋收了,收成后就可以着手种植了。”
正事敲定,两兄妹也没再多待,就起身回去了。
“老大看见没?全程都是这小丫头在说话,李大壮都是附和着她,这丫头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村长跟后面进来的大儿子李长生和云娘说到。
李长生也感叹到:“以前还真没瞧出这丫头的能耐来,这脑子,这运气,这魄力,就是可惜了是的丫头,迟早要嫁出去!”
村长白了他一眼:“丫头咋了?就这丫头的心性,她能对外人都考虑这么周全,嫁人了还能不管娘屋?你是男人,也没见你有多大出息!”
从村长家出来,李大壮疑惑的问到:“小妹,是娘说的要拿出一百斤土豆借给村民吗?”
李晚怔了一下,哎呀!她临时起意,叭叭的说了一通,就把一百斤土豆借出去了,忘了家里不该是她做主,只能回去再好好认错了,相信她娘能支持她的。
尴尬的笑了笑:“大哥,我光顾着想事情了,忘了这茬!娘那里我回去说,你和二哥对这事不会介意吧?”
李大壮摸了摸她头:“傻不傻,土豆是你发现的,家里又有肉吃,还有那么多粮食。咱们家日子越来越好,你功不可没!相信娘和你二哥都会支持你,我只是没想到,咱们家的小丫头这么快就长大了,眼看着比大哥二哥都厉害了呢。”
李晚有些心虚,这些都是她在现代学到的知识,可不是她厉害。
“大哥也厉害呢,我有什么想法提出来,大哥都能理解,然后做好,可比我厉害多了,我只会说。”李晚真诚的说到,确实家里的农活都是大哥二哥在。
“那以后小妹就负责说,我和你二哥负责做,让娘负责享福!”
哇!她这是遇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哥哥了,好感动怎么办?呜呜~~~
“大哥你真好,要是再有个大嫂就更好了……”说完便跑开了,打趣她大哥,可能会挨脑瓜崩的。
李晚还没有跑进家门,就听见李二蛋的欢呼声传来:“哦,太好了,今晚有白面吃咯,。”
进去就看见,程文娘正在盆里和着面,李二蛋在一边垂涎欲滴。
她突然觉得她这二哥有点憨憨的怎么回事?这段时间家里时不时有肉吃,咋滴还是如此……没眼看!
李晚转过头,准备去瞅瞅她的兔子,最近又大了一圈,长成大兔子了,再过不久就可以生小兔了,兔子过冬吃的干草也要备起来了。
这时一个小脑袋在院门处伸了进来,看见李晚又缩了回去。
“二狗,你在这里做什么?”李晚走过去,看着门口一身脏兮兮的小孩,正是李山家的大孙子李二狗。
去年冬天感染了风寒,差点没了小命,李山婆娘到处借粮换钱给这娃儿看病,在程文娘这里没借到,也因此李山婆娘一直记恨在心。
小孩咬着嘴唇,磕磕巴巴的说到:“我,我听见二蛋哥在喊有,有白面吃,我,我也……!”
“你也想吃吗?”李晚蹲下身,笑着问他。
“想,白面好吃吗?”三四岁的孩童,眼里全是童真,看得李晚心软又心痛,在荒年不知道得饿死多少可爱的孩子。
李晚牵起二狗的小手往里走:“想吃就进来吧,好不好吃一会你吃了就知道了。”
虽然李山婆娘经常言语上针对她们家,但是没有做过过分的事,更何况这小孩看着是真可怜。
“二狗,快过来,咱们回家。”这时李二狗的娘周翠娥走了过来,拉住了他的另一只手。
“不好意思啊晚妹子,小孩子贪嘴,我这就带他回去。”周翠娥是一个比较温柔的人,其实除了她婆婆,李山家其他人并没有针对程文娘一家,反而因为她婆婆的无理取闹,其他人偶尔遇到程文娘一家,还略显尴尬。
“人家叫二狗吃,你就让他去,一小孩子能吃多少?别人不缺那点,你要是闲得慌,赶紧回来去做饭。”
不远处传来了李山婆娘粗犷的声音,这老婆子随时都是别人欠了她钱的表情,李晚甚是无语。
周翠娥没再拦,她婆婆发话了,她不敢不听,只得尴尬的叮嘱一句:“吃过了就回来,别给程阿婆添乱。”
程文娘将白面和好,用刀切成片,用手拉了拉,放进煮沸的锅里,再放些油盐野菜,不一会就出锅了。
饭后李晚就给程文娘说了在村长家商量的计划,程文娘果然没有反对,反而很是支持。
“晚晚你做得对,咱们家现在能吃饱饭了不能忘了村里人,能帮就帮,但愿大家都不会再挨饿。以后外面这些事你觉得可行就自己决定,娘没那脑子,能做的就是把家照顾好。!”
李晚感动的上前抱住了程文娘:“娘,您真好,我相信大家以后一定都能吃饱饭,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