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武器改进
秦朝宁在北都军器监分署内,呆了一整个下午,直到放衙才离开。
傍晚,少监丞卓昊在分署大门前,甚是热情地与秦朝宁挥别,并表示期待他明日的到来。
经过短短大半天的相处,他已经很喜欢秦朝宁的脾性。
“卓大人,明日见!”秦朝宁粲然笑着,同样热情挥别。
右掖门那边,老杨叔今日在这边等了很久,都不见小少爷秦朝宁的身影,现下已是有些许慌张无措。
在他犹豫要否去找大少爷秦朝阳拿个主意时,幸好一身青衫官服匆匆跑来的秦朝宁恰时出现了。
“老杨叔,抱歉久等了”,秦朝宁喘着气说道。
老杨一看到他,就松了一口气,老实笑着,摇了摇头,准备把秦朝宁接走送回家。
秦朝宁在马车上告诉他,他接下来都无需去翰林院,要去上衙的地方是外廷,所以每日下衙过来右掖门的时间会稍晚些,让他日后可以无需早早过来。
听罢,老杨笑着应下,“都听小少爷的。”
待秦朝宁一回到家,他和爹娘打过招呼就回房间埋头整理思绪去了。
原本秦石和秦柳氏见幺子回来,是想告诉他,再过没几天他大哥武会试的结果就要出了,另外他们和黄府那边也要定下迎亲吉日。
不过,见秦朝宁行色匆匆,似乎有事情忙,他们就算了,过几日再说也无妨。
翌日,秦朝宁抱着一沓自己昨晚熬夜拿炭笔描绘的图纸去上衙。
他的人是直接去的北都军器监分署的。来到分署时,刚好,监丞大人方伟今日也在,他们便客气地互相行礼,简单说了几句话介绍了个人情况。
这时,秦朝宁见监丞大人方伟,少监丞卓昊都在,他就主动邀请他们二人一同商议关于武器改进一事。
时间宝贵,择日不如撞日!
“本官亦正有此意”,方伟笑着道。
他也想看看小状元郎有何思路。关于小状元郎在朝堂上一人对百官答疑一事,他已是有所听闻,不少人都说新科小状元郎有真才实学,非不知事的小儿。
于是,三人便进了分署的议事堂。
坐下后,方伟和卓昊便问秦朝宁有没有什么头绪和方向。
闻言,秦朝宁把自己带过来的图纸放置在大长桌上。
接着,他解释道,“昨日下官在分署走了一遍,把分署现有分管的武器看了看,下官在夜里便苦思冥想,哪种武器眼下相对适合改进的。”
“两位大人可仔细瞧瞧我带来的这几份图纸,这是下官把单弩改成连弩的粗糙想法。”
他带过来的□□有两款。一款是给兵卒使用,能够连发十箭的弩;另一款则是攻城所用,能够连发五十箭的弩车。
闻言,方伟和卓昊都露出了些许不确定的神情,缓缓拿起桌面式的图纸看了起来。
一晚上就已经改出了图纸?!
这么一看,他们登时讶然得嘴巴微张,一时间忘了言语。
清晰了然,细节处都标注了尺寸,连该武器都画得栩栩如生的图纸!!
仅仅只是一眼,他们二人已经仿佛能够感受到该武器出世时的威力,比之现有所有军营所用的弩可是强上不是一星半点!
“这,这,小秦大人,你的这是?”方大人和卓大人很是震惊。
此时此刻,方伟不可置信地抬手掐了自己大腿一下。直到疼得他倒吸一口气,他才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瞬间,他狂笑道,“有了这十连弩,五十连弩车,武器改进一事已是大定矣!”
有了这些,且看他们兵部日后在战事上是如何大发神威的!
卓昊心服口服叹道,“小秦大人,你竟有此般能耐!!下官当真佩服万分!”
这才仅仅一个晚上过去了!
“两位大人,且听朝宁一言。”
见他们二人喜出望外,高兴得像是已经完成了兵部尚书大人的任务似的,秦朝宁连忙实话道,“这里的只是下官拙见,所出具的图纸,能不能成,是否能够达到杀伤力的提升,还得看工匠们实际做出来看看。”
“接下来,怕是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在高兴还为之过早,只有真正做出来并且试验过威力,才算稳了。
实际上,十连弩和五十连弩车,是他顾忌着时间紧迫,觉得弩的改进方向最能够快速实现,才把它们先提出来。
秦朝宁真实想改进的方向是炼铁,以及部分非大规模杀伤力的热武器。
炼铁这一块,宣朝目前的锻造工艺是落后于倭的,而北都军器监分署本来也是在进行这方面的改进研究,他倒是能很顺理成章地参与进去。
只是,他还没理清相关思路。
在外邦朝贡一事中,扶桑和琉球也在上书申请来宣国朝贡的名单内。届时,这些人随身携带的定然是倭国最锋利的武器。
在诸国比斗中,若是有人提出的携带武器比斗,宣朝的兵卒们现下就很有可能吃闷亏。
所以,锻造工艺一事,其实迫在眉睫,是很重要的一环。
至于热武器,秦朝宁想推进并非炸弹,火炮那一类。他想做的是低配版的热武器,猛火油柜、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这种。
但是,哪怕是低配版的热武器,也还是需要火药配比制作。所以,他暂时未将这些信息对方大人和卓大人公开。
术业有专攻,炼金这类化学研究,目前看并不适合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工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