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整顿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小稻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2章整顿

内阁的几人见到韦之贯的时候,除刘旭以外都十分讶然。

不过,大家都是很成熟的老油条官员了,哪怕心里有些疑问和好奇,面上也简单恭贺韦之贯升迁,并任职内阁阁老的一员。

几人拉着他一起商议北方旱情一事,像是十分熟稔的同僚一般。

刘旭把翰林院的众人整理出来的历年旱灾救治经验纸张传给他们看,对他们提出自己的担忧,“这些旱情救治经验,本官觉得其中欠缺的考量太多,各位阁老好好看看,不妨给些好意见。”

曹明洋把底下官吏给他整理的哪些植物根茎无毒可食用的资料拿了出来,“这是本官手下一名五品官员卢忠贤在民间老百姓们之中搜集回来的信息,首辅大人可略微参详。”

闻言,刘旭把那沓纸张接过。

他翻得很快,一目十行看过后就问曹明洋,“曹大人可有找太医院那边核实这些植物都是无毒的?”

“已让太医院的院史、左院判和右院判等人核查过,可食用。”曹明洋应道。

“好,这些都整理到救灾手册中。”刘旭吩咐道。

他对于曹明洋底下那些人多少知点情。这个卢忠贤便是个心眼子多的。

不过,这种时候了,法子有用就行。

他还不至于容不下捞点功劳的这点小事。

韦之贯适时问道,“不知秦朝宁大人那边可有交什么资料上来?”

以他对秦朝宁的了解,他觉得自己的学生定会有好的法子的。

然而,他的话音一落,内阁的几人包括刘旭都顿了顿。

他们突然想起来……秦朝宁竟然还未上交救灾策论。

“韦大人,秦大人和您有些渊源,不如您去找他问问啥情况?”有阁老对韦之贯提道。

好催催那小子!

韦之贯一回来就入阁,还是历帝未与内阁几人商议直接钦定的。

这让他们心里摸不准韦之贯现在是不是圣恩正盛,便连称呼都用“您”。大家都熬到内阁了,又不是不经世事的蠢驴,那点眼色都有。

而韦之贯和秦朝宁的师生情谊,在京城里,不少有资历的官员都是有所耳闻的。

当年秦朝宁高中状元后,依旧毫不忌讳时常往韦府跑,那时候可是惹得不少人唏嘘。

所以,他们这会儿开这个口,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刘旭闻言,亦觉可以让韦之贯走一趟。

他拍板道,“那就劳烦韦大人走一趟吧,顺便看看那些翰林们可还有别的建议不,一并交上来吧。”

听罢,韦之贯起身,“下官领命。”

他刚走出内阁,迎面而来的内侍就喊住了他。

“韦大人,韦大人留步”,内侍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语气恭敬中带着谄媚,“陛下召见韦大人去乾明殿。”

“那便有劳公公带路了”,韦之贯淡淡应道。

哪怕他态度冷淡,该内侍对于他这样也没有半点不满,一边带路一边讨好地给他提了提殿下似乎有烦恼,心情不是很好。

点到为止。

韦之贯刹那间便知道对方在对自己示好。

他有些纳闷,这还真是罕见的事了……

要知道,他自己革职前在内廷、外庭、宦官们之中是什么名声,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不近人情臭茅坑假清高有什么了不起的寒门出身文官。

以前那些负责传召他的内侍,可没眼前这般和颜悦色,更何况还透消息。

他想了想,还是破天荒地从宽袖里掏出一个小银锭塞到带路的内侍手里,语气平和地请教道,“不知小公公,可是从前识得下官?”

该内侍听完后,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

他瞬间想明白了这位大人在想什么。

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没拐弯抹角,简单两句给他解释道,“咱们内侍大多崇拜敬重小秦大人,韦大人您是小秦大人的先生,大家都有所耳闻呢。”

韦之贯:“……”

瞬间懂了,这还是蹭了学生的光。

不过,他的眉头松开后又微微皱起。

心中思绪翻滚,不知道该为学生欣慰还是发愁。

官员和宦官走得近,终究有些剑走偏锋,不是寻常文官做的事。

韦之贯心里想着事,很快就走到了乾明殿。

乾明殿内,历帝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字:曹、秦……

韦之贯进到殿内后,历帝就招手让他走过去。

“砚之呀,你帮朕好好想想”,历帝把宣纸递给他,告诉他,“砚之离开朝堂几年了,朝堂上许多事情都让朕头疼极了。”

“朕如今也不过不惑之年,精力却大不如前了。如今砚之你回来了,可得帮朕好好分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