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66章 - 和清冷首辅和离后 - 慵不语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6章第66章

第66章第66章

谢璧背部的伤口未曾痊愈,已从床上挣扎起身。

他无旨擅去江西,后又擅自去了京城,据闻皇帝已是大怒。

谢璧恳切上书,言明了伤势,皇帝总算恩允他在江西养伤。

但谢璧也深知,他定然要速去蜀都一趟解释这些时日的种种事情,况且,他还有一桩心事,未曾实现。

谢璧将装在车上的木板依次取下,排列在地面上。

木头因年深日久发出深褐色,还有些部分木纹开裂,长出苔藓和霉斑。

谢璧小心翼翼的用刷子除去脏污,将木板洗擦得焕然一新。

竹西看着自家郎君宛若上好白玉的手指拂过霉污,好几次想去阻拦,又欲言又止。

他知晓,如今但凡是和夫人有关的物件,郎君总是亲力亲为。

这一车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木板。

却是郎君放弃无数金玉古玩,从京城唯一带回的物件。

谢璧小心翼翼的抚过木板的纹路,眸色泛起温柔的涟漪。

这是江晚月曾带来的木舟。

是她年幼时呆过的木舟,刘大妈曾说过,小时候的晚月爱哭,每次哭鼻子,江母都会带她去木舟上散心。

飘飘摇摇的木舟,也许很像摇篮吧。

你会不会是她最怀念的日子?

她定然很在意,因此才会将木舟带入京,他记得在婚后,她也常常去舟中小憩。

还好,还好他到京城时,被紫藤缠绕的木舟未曾有丝毫损坏。

谢璧这几日看了许多有关木舟形态的书籍,这木舟制造得也甚为精巧,很快,谢璧就将船板拼凑到了一起。

木舟成形,布帆也竖好,他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节,将木舟恢复成了以往的模样。

里层木板被安装时,一封纸笺随风飘落。

谢璧微怔,这纸笺太过隐蔽,深藏在木板之后,若非他此次拆了重装,未必能发觉。

谢璧拿起纸笺。

纸笺上,是几行潦草清晰的字迹:“我江延此去江西,倘若在治水中遇难,也许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治水之世,功利万代,后来者应明真相,除奸恶,切莫以畏惧天命之由,止步不前。”

寥寥几字。

却动魄惊心。

谢璧眸光渐深,这是江晚月之父江延的亲笔。

江延在江西任职时,因治水之故,殉职在堤坝之上。

和他一同因治水而亡的,还有村子中不少治水的青壮年。

此事之后,更坐实了江西不可轻动,若违天意,定遭天谴的流言。

江延成了最后一个为江西治水而奔走丧命的官员。

此后,再无人提及,就连这次修堤建坝抵抗北戎,江西都未曾参与。

此事皇帝也已特批,那些百姓常年过着忍受着洪水,靠拨钱度日。

可江延为何说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此事发生时,谢璧年纪尚小,但记忆却甚是深刻。

因为秦凌便是因此事提拔进京,一来京就来拜访谢家,谢家也和秦家越走越近,而秦家并非只和谢家来往密切,和如今的首辅何相,甚至和宫中的权宦也关系甚好,颇得皇帝赏识……

谢璧在官场宦海浮沉多年,迅速掠过一个可怖的猜想。

手上的纸笺突然重逾千斤。

谢璧将纸笺放在衣袖中,面色反而愈发沉静似水。

他会将一切真相都查得清楚明白,绝不会让她的父亲含冤。

但在查清之前,他绝不会让她卷入这场漩涡。

*

喜船失火一事很快查清楚。

在船上发现北戎兵士的袖徽,原来还是北戎人深恨江晚月救民的举动,才做出这等事。

不止碧胧峡,被江晚月救下的,分散在各地的百姓,也都渐渐知晓了这消息。

众人议论纷纷:“晚月这丫头救人无数,不让须眉,反而差点害了自己,真是……”

“小菩萨保护我们,我们为何不能保护小菩萨啊……”

“我家有忠心的家将,江姑娘既深陷危急,我愿让出两位家将,这二人一世忠心于姑娘。”

“我没有家将仆从,但我愿亲去碧胧峡守护姑娘,给姑娘当门卫樵夫,我也甘之如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