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三十二章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这日凉爽,倒是个收获作物的好天气。
周慈青最没有料到还是村里头竟会有这么多家人前来帮他们忙这块地里的收成,分明他是没有央过他们前来帮忙的。
他去看吴长庚,也能从他眼里看出些疑惑来,想来村里的人也不是他邀请的。
周慈青转头就瞅见了人群里的吴三哥——得,破案了。
瞧吴三哥笑得牙不见眼的样儿,便知原是这人将大家请来的,他却说不出个差字来,只得是哭笑不得地看着众人。
也是赶了巧,今日恰好便是休沐之日,苏家给村里人都放了天假,村人这才得了闲。
大家好心好意来帮忙,他总不能还把人给赶走吧。
周慈青便同这些过来帮忙的人说:“诸位乡亲们,未曾想大家在百忙之中还能抽出空来给我们搭把手,慈青在此感激不尽,由衷谢过大家了。”
他是惯会说些场面话的,寻常乡里人哪像他这样嘴甜的,听了身心都舒畅不已。
“不用说这些,本就是我们愿意来的。”
“周小郎君,正是多亏了你,我们这日子才能过得这么好呢,我们来帮忙也是应该的。”
“我们嘴笨,也不晓得该说什么,不过我们明事理,晓得知恩图报这一点便是了,也好给子孙立个样子。”
横竖都这样说了,周慈青也只得应下。大家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废话不多言,干活便是了。
周慈青心里也喜,便招呼几个小孩子,同他一起去灶屋里熬煮些饮子,分些点心给大家吃。
就算吴家村里这些人原意不是为了这些才来的,他也不能做那些无礼的事,总是要尽到自己的心意才好。
村里来帮忙的人也是没料到自己不过是来随手帮个忙——那两亩地也不大,每人随手挖一点,累也累不着便干完了,费不到什么劲儿——竟还能得些吃食。
他们生性淳朴,哪里好意思接受周慈青的好意呢。
可这周慈青周小公子能说会道,同他们说着:“诸位父老乡亲来帮忙,本就是因着情分。若是再不让我做些事,倒是显得我厚颜了。”
竟是把他们不吃推成自个的责任了。
如此,他们不接受反倒不美。
这些人也不再推托,收下之后也舍不得吃。饮子和糕点都可以分给自家人,这种好东西他们平日里哪吃得起,又舍不得吃呢,自是要带回去叫家里人都尝尝。
人多力量大,全朝着一处劲儿使。
众人本是念着帮人忙过来挖的作物,哪里想到越挖越是惊讶,最后一整个呆住——
没想到挖出来的产量竟是惊人的多!
“周、周小郎君,你这挖出来的作物可是能吃的?”
不少人颤颤巍巍地问出口,仿佛周慈青回了,就能将他吃了那般可怕。
周慈青略做迟疑,到底是点了头。
这下可真是捅了马蜂窝,村里的人豁然呆住。一个个惊奇得不行,粗糙的手掌摸着那些作物,动作不知比方才轻细温柔多少。
在地里刨食的农家人都知晓,能有个这般高产的作物是如何幸运的事。便是碰上了收成不好的荒年,也不至于饿死,或是卖田卖儿鬻女,最惨的还属沦落成流民。
于是他们耐不住心中的渴盼,又问周慈青吃着这些是否能果腹,何时种下,又是如何种植。
周慈青脾性温和,面对村里人七嘴八舌的疑惑,也不觉烦恼,一一答了。
他慷慨道:“我口说无凭,正巧大家今儿个收获了这么多,不如也来尝尝看。”
哪知村里人连连摆手:“我们这么多人,你一一散下来得分出去多少?且这还要留种呢,我们也只想厚着老脸求你能分些种子。”
今年红薯土豆的收成实则不低了,这两亩地都是种下了土豆和红薯,分在两旁,左右分开堆放着,瞧上去就跟个小山堆似的。
且明年迟早会种下来,届时又会收获一堆,倒不像是村里人说的这般少。
周慈青沉吟道:“那我便煮一些叫大家尝尝吧,剩下的种子如何留下,又是如何种植,我再一一告知。这红薯其实生吃也使得,就如同果子一般,味道是极好的。”
他随口说着,也叫村里人发自内心地期待起来。
吴长庚就伫立在一旁看他,一颦一笑,一静一动都叫人移不开眼。
周慈青就是这山巅雪,松下风,生来便是如明月一般让人仰望的。他不过是一届凡夫俗子,且粗鄙愚钝,多少妄念都只能藏进心底。
苦涩都让他给咽了下去。
今日到底忙碌,也没什么时间让他再多加胡思乱想,还得紧赶慢赶着忙活。
周慈青既是说了要去把种的这俩样作物煮了叫大家尝尝,他自是得担起招待人的责任,这便招呼着一些人同一并去河里清洗从土里挖出来的土豆红薯。
村民们都是识趣的,既是要拿人家的好处,怎么还能什么都不做。他们做不出占便宜的事,便又去山里捡了些柴火回来,帮着周慈青烧火煮食。
来的那些孩子竟是也没闲着,帮他们喂鸡喂鸭,赶猪赶羊,又去给地里头浇了水。
乡里人大都是勤快的,连那路都走不稳的孩子都晓得在地里收割麦子时,踉踉跄跄,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捡那些麦穗呢。
正巧前段日子周慈青闲着没事,做了些麦芽糖能含在嘴里吃了,他便拿出来奖励这些帮他们做活的小孩。
那些个小孩子也是乖巧的,张嘴就脆生生道谢,还有些羞赧的,声小,却也难得可爱。
周慈青凑在他们里头,人也显得温柔了几分。
他也往自己嘴里塞了颗糖,顶得白软的腮都鼓起来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