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望日朝会
朔日、望日朝会是半月举行一次。
每月初一称为朔,十五为望。今天刚好是望日朝会。
朔日、望日朝会的规模都不大,只有高级官员和宦官才可以进到殿内。
其余百官只能是在殿外,都没有资格进入殿中来。
朔望日朝会一般都是宣布诏敕。
基本不奏事,会而不议。
朔望日朝会,相当于是君臣礼仪性的朝会而已。
一般大臣上奏,都是在常朝,也叫常参或早朝。
关于养猪的事情,李二已经和自己的那些心腹都通了气。
当然,李二心腹也包含了其他的武官,比如程咬金、尉迟恭他们。
只不过,程咬金和尉迟恭他们,李二都不需要提前通气。
一来是,不管他颁布任何诏令,程咬金等人都不可能反对。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提前通气,主要是为了世家官员反对,让心腹提前做好应对的措辞。
向程咬金他们,提前通气了,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应对之策。
也不能说程咬金他们完全没有应对之策,他们对所有世家官员,反对李二政策的时候,永远就一招。
那就是拳头!
耍嘴皮子的事情,以程咬金和尉迟恭为代表的武官,根本就玩不转,喜欢直接一点,拳头说话。
某些时候,李二也特别喜欢他们的这个手段。
比如某位世家的官员,上奏为世家谋取利益,李二一时又没有很好的驳回理由。
这个时候,李二只需要一个眼神,程咬金和尉迟恭就会出场。
先是胡搅蛮缠,外加耍宝,然后找一个借口揍那位官员一顿。
李二最后再站出来,装模作样的呵斥两句,顶多在给个罚奉的处罚,事情也就过去了。
至于世家官员所奏之事,经过这一番闹剧,往往最后都会无疾而终。
君臣之间,一直都是这么默契……
朝会的礼仪很是繁复,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
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百官按品级先行站好位,
等李二在出来在龙椅之上坐好,群官才在典仪唱赞下开始行礼。
一套搞完,李二也不啰嗦,开始让太监宣读旨意。
长孙无忌他们早就知道今天旨意的内容,一个个面色平静,只等旨意宣读。
等到旨意宣读完,世家官员都看向前方的王珪。
王珪是世家在朝堂之上,品阶最高权力最大之人,加上他又出身太原王氏。
平常时候,世家官员都是以王珪为风向标。
王珪听完,只是略微的凝眉思索了片刻,随后就眼皮下耷,完全没有反应。
不过就是新设一个养殖司,并不是什么实权的衙署,他根本就没有在意。
让李宽进入将作监,担任将作大匠一职的事情,李二暂时先给放弃了。
昨晚袁天罡让李淳风带来的那封信,里面隐晦的向李二说了李宽的身份。
同时袁天罡也告诫李二,目前还不适合公布李宽的真实身份,否则将于国祚不利!
袁天罡的告诫,李二全都放在了心上。
在欣喜的同时,也心中难免的忧虑,心中袁天罡并没有明确的说,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光明正大的向外界公布李宽的真实身份。
既然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李二当然不可能让他去当什么将作大匠。
在李二看来,哪怕是暂时不能公布李宽的真实身份,也必须给他安排其他的身份。
至于养殖司,还有将作监的那两个位置,李二觉得赵德柱其实也不错。
不管是养猪,还是糖霜的制作,赵德柱都全程参与且懂得,教给他没有太大问题。
另外就是李二认为,自己儿子这些年,都是受到赵德柱的照顾。
自己这个做爹的,怎么也得给老赵一点表示才是。
至于李宽的去处,李二也有了想法。
等到朝会散去,他就会召集长孙无忌他们,去御书房商量一个办法出来。
朝会散去,李二回到御书房。
不久,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到来。
“你们两个都与慕白相熟,帮朕去探探慕白的口风,朕欲收他为螟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