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3
顾恒之让家里没定亲的庶女都去参加太子府的宴会,表面上自然不会说是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去争太子侍妾的位置。只说是让王氏带着她们出去走动走动,也好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家给孩子们定下。
王氏哪里会不知道顾恒之的心思?却是笑着应下了,还给几个还给庶女一人准备了一套首饰头面,又做了一套新衣,务必要让这几个庶女漂漂亮亮的去参加太子府的宴会。于是,等到了小郡主满月宴的这日,王氏便带着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顾婉蓉,顾婉宁,和顾婉芸出门了。
“到了太子府上,不可随意走动。”上了马车之后,王氏便开始叮嘱三个女孩,道:“也不可多言多语,若是让我知道你们在太子府上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丢了顾府的脸,我可不会轻饶了你们!”
她神情严肃,弄得几个女孩都噤若寒蝉,都是恭敬的应道:“是,母亲。”
顾婉蓉和顾婉芸虽然不知道顾婉仪的真正死因,但也都猜到了几分真相。她们被轻判王氏压制了多年,此时得知跟她们同是庶女的顾婉仪被王氏害死,心中对王氏都是即恐惧又忌惮。在王氏面前更加小心翼翼了。
马车一路走了小半个时辰,才远远的看到太子府的大门。
此时,太子府的大门前已经挤满了前来赴宴的人家。顾婉宁大致看过去,起码停了20多辆马车。
看来太子妃这次请的人家不少啊。王氏身边的婆子去门房处递了帖子,王氏便带着三个姑娘进了太子府。
太子府的建筑风格跟皇宫十分相似,整个府里占地面积宽广,处处都是景致。几人一路来到宴客的后花园,碰到了不少盛装打扮的夫人小姐。王氏还遇到了自己的闺中密友,只是那位户部侍郎范夫人的闺中密友看到她时,面上的表情却是僵了一下。
王氏面上不变,十分自然的走到了范夫人身边,与她寒暄。
“香云,这位便是你府上的六小姐吧,上次见她时,她还只有丁点大,如今却已经是亭亭玉立,长成大姑娘了。”王氏笑容得体,对着范夫人带来的一位小姐夸道。
范夫人已经收起了不自然的僵硬,也露出了得体却有些疏离的笑容,道:“小孩子身体长得快,也是正常。”王氏觉得范夫人的态度比平日冷淡了几分,尤其是范夫人这么说,都让她有些不好接口了。
她心里不由有些不快,然而,不等她再说什么,范夫人已经跟另一位夫人打了招呼,说话去了。
这下子,王氏就算是想要欺骗自己,说范夫人不是故意的都不行了。她又打量了一圈其他夫人,发现她们的态度也多少能看出几分异样和疏离。
而且,往常去参加宴会,总会有人凑过来跟她搭话的。但今日却没有一个夫人主动与她亲近。
王氏不由感到心中升起了一股冷意,这些夫人们的态度,肯定是因为她们听说了什么事。
而最近发生的,能让她们对自己态度大变的,就只有顾婉仪的事了。顾婉仪死的时候,她一时气血上涌晕过去了。当时事发突然,那一屋子的丫鬟婆子们乱起来,难免便将事情传了出去。顾府虽然对外说顾婉仪是被一个丫鬟害死的,但难免会有一些人能挖到事情的真相。但这些世家大族的后院里,哪个没有几件阴私之事?只要对外粉饰太平了,平日里也没谁会多管别人家的闲事。就说那范夫人,也曾弄死过丈夫的几个庶出子女,不过是夫家人装看不见,才没人管罢了。顾婉仪死后,就算有人在外面传了什么,只要拿不出证据,她便大可以说是有人恶意污蔑。相反,若是外面传了什么与她不利的谣言,她便就此闭门不出,旁人反而会认为可能确有其事。
因此,顾婉仪死后,她参禅礼佛,祈祷顾婉仪安息,来世投个好胎,作出一幅慈母的模样出来见人。并打算跟几个相熟的夫人所以说顾婉仪的具体“死因”。
但现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氏看着或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凑在一起的夫人们,心中不由有些不舒服。好像那些夫人们都在对着自己指指点点,却不让自己发现一样。
但现在是在太子府上,她也不好表现出来,只得做出不动声色的样子,在下人的引领下去了宴会之处。王氏在太子府下人的引领下入了座,顾婉宁,顾婉蓉,顾婉芸跟着在她身旁坐下。这太子府的后花园十分宽敞,湖边上的水榭里摆了数十张桌案,一大三小坐一桌也不算挤。
旁边有两位夫人看她带来了三个女孩,面上便不由露出了几分怪异的表情。凑到一起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王氏不由皱了皱眉,纵使她平时很沉得住气,此时也不由有些慌乱了。
突然,她瞥见自己的另一个闺中密友林夫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不由心里一松。正想迎上去,却见那林夫人仿佛没看到她一样,转身去跟别人说话了。
王氏心里一咯噔,心中不安的同时,也不由生出了一股愤怒。
这种被众人排挤,却又不知道他们为何要排挤自己的感觉,令人王氏十分不舒服,但因着是在太子府上,她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继续端着雍容的气度,做出一副赏花观景的模样。
好在,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远离她。只过了片刻,便有一位夫人带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过来,向王氏打招呼了。
那夫人的丈夫姓周,周夫人心中不快,一时想不出为什么自己被排挤了?顾婉宁倒是猜到了几分原因。
王氏只是寻常宴会,这些夫人们之间没有什么竞争,也未必会这般排斥于她。但谁不知道,今日的这场宴会就是为了给太子选侍妾而设的呢?别看只是个小小的侍妾,说句大胆的话,等将来太子登基,这些侍妾们,至少都会有个封位。
尤其是那些小官之家,更是抢破了头的要把女儿送进太子府。
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增加自己女儿的成功率,自然乐意看到最有力的竞争者被抹黑。
恐怕,就算一开始这里没几个人知道顾家的事,在有人恶意替她传播之后,现在众人也知道的差不多了。
也没有忘了为郑浩宇打算。这日,皇宫远方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祥云。
看到这片祥云的宫女太监都是激动不已,甚至还有人对着祥云下跪磕头。很快,便有太监将此事禀告给了皇帝。
皇帝此时还未就寝,身边的大太监听了小太监的传报,便立刻喜滋滋的道:“皇上,天降祥瑞啊!外面空中金光罩顶,乃是大吉啊!”
皇帝正在批改奏折,听了这太监的禀告,顿时面露惊奇,道:“哦!朕去看看。”
他说着,便放下手中的毛笔,去了外面。
出了门,果然便见一道一人宽的金光悬浮在皇宫上方,端的是美丽耀目。
皇帝看着那片金光,不由睁大了眼睛,仿佛看着什么此生追求的东西一般,面上显出虔诚之色,神情激动又兴奋的道:“这是上天显灵啊!”“恭喜皇上。”周围的宫女太监侍卫顿时齐齐跪下,恭贺皇帝。
皇帝哈哈大笑,道众人都有赏。众人得了赏赐,也都是喜气盈盈。知道皇帝追求长生之道,都是不停地说着吉祥恭维话儿,把皇帝哄的笑声不断。
说起来,皇帝年轻时也是不信神佛的,然而,随着他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自然越来越差,到如今四十有三,他已经是渐渐觉得力不从心了。几年前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更是对衰老和死亡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为了能活得更久,他不由把希望放到了道家的身上。
从两年前开始,他为了能恢复青春,延年益寿,已经吃了不知多少丹药,用了多少奇葩的修炼之法。其中包括服用紫河车炼成的丹药,以处女的阴元来为自己采阴补阳,甚至他还试过茹素,效法神仙食人间香火供奉,饮清晨甘露。当然,最后那一条,他因为肚子太饿,没有坚持下去。
这些年来,皇帝不仅在宫中养了一群道士,还封了个国师,上行下效之下,惹得民间道教也跟着兴起,只两年间,国内便多了几百座道观。而有了那群道士的蛊惑,皇帝对道家也是越来越信任倚重了。
那些道士的所谓‘神仙手段’,他已经不知见过多少,服了那些道士们炼制的丹药之后,他也确实觉得年轻精力充沛了许多,但像今日这般大片金光笼罩皇宫的异象,他却是第1次见。
这般金光罩顶,难道说,他即将要飞升成仙了?皇帝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阵激动。
不过,他总归还是有几分理智存在的。虽然十分渴望得到成仙,却也知道自己应该还没到那个时候。皇宫里的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事物,望着那片金光下跪磕头。就在这时,那金光中突然只见衣袂飘飘,似乎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顿时便有眼尖的小太监指着金光惊呼道:“仙人!那祥云上有仙人!”
“真的有仙人……”
“弟子拜见仙人……”
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那金光之上竟然凭空多了一个人,不由都以为是仙人显灵了,都是纷纷叩拜,满是激动和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