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民国太原县关帝庙: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 古老太原 - 傲雷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古老太原 >

第91章民国太原县关帝庙: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民国太原县关帝庙: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建筑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时代的变迁。太原县关帝庙,便是这样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建筑。它见证了明清时期的城市格局,经历了民国的风云变幻,在抗日战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沧桑,如今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太原县关帝庙位于县城内北街路西。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它就已存在,而后在清代多次重修,清末的重修更是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从现存建筑的形制以及门窗风格来看,明显具有民国特点。这座关帝庙作为太原县城内的武庙,与东街的文庙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明清时期中国城市的标配建筑。文庙内供奉孔子,又称“孔庙”;武庙内供奉“关公”,故又称“关庙”或“关帝庙”。在古城格局中,孔庙一般只有一座,而关帝庙则可能有多座,但只有一座关帝庙具有官方祭祀资格,太原县城北街的这座便是官方祭祀的关帝庙。

整座庙宇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影壁、献殿、正殿。山门为二层,一层是朝东的大门,二层为朝西的戏台,两侧是钟鼓楼。献殿的南北两侧为马亭。正殿内供奉关羽塑像,两侧为刀楼和印楼。此外,还有三代阁和春秋楼。三代阁供奉关羽三代先祖的牌位,春秋楼则供奉关羽夜读春秋塑像。中轴线两侧还有厢房。南厢房南侧有一处跨院,是关帝庙管理人员议事办公的地方。

1937年,这里成为了太原县牺牲同盟会的办公地点。牺牲同盟会是山西省全省性抗日爱国组织机构,由阎锡山挂名会长,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1936年9月18日,山西省牺盟会在太原成立,随后全省各地成立地方牺盟会组织。太原市牺盟会于1937年4月22日成立,下辖的太原县牺盟会也随即成立,并定址于北街关帝庙。虽然太原县牺盟会在关帝庙中仅仅办公半年多时间,但这里发生的革命事迹却让它成为了一处红色遗址。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正值抗战前夕,太原县牺盟会在跨院内培训了多批革命干部。山门戏台上进行了《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等剧目的义演,大大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在这里,太原县姚村的豪绅张守义因贪污政府的办事费用,被县牺盟会组织批斗。在大殿前,成立了太原县抗日游击队,一批抗日志士由此奔赴前线。

当时22岁的共产党员慕湘被派到太原县牺盟会担任特派员,参与组织了多起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慕湘根据当年的革命斗争故事写成了著名长篇小说《晋阳秋》。小说从1952年动笔,历经十年,于1962年出版。小说描述了太原县牺盟会在开展反劣绅、反投降、反封建斗争的革命故事,描绘了牺盟会组织抗日队伍打游击的英勇事迹。2013年,《晋阳秋》被拍成了电视剧。建国后,慕湘一直在军队工作,也曾担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晋阳秋》出版后,曾多次再版,感染了万千读者。

1937年11月8日,日军占领太原府城。太原县城位于太原府城南五十里处,很快也沦陷。县牺盟会随即撤出。在日军攻城期间,关帝庙的春秋楼和厢房被炸毁,其它建筑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日军占领县城后,曾将大殿二层的三代阁辟为小学校教室。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关帝庙除攻城中毁坏的建筑外,其余大体完好。

新中国成立后,关帝庙曾被晋源电影放映队、供销社仓库、中学教室、印刷厂车间、农业社生产队等机构占用。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国建筑风貌还可依稀可见。但到本世纪初,已破败不堪。2018年后,政府修复太原古县城,关帝庙依照民国时期样式修复,现已竣工开放。山门前挂“太原市历史建筑——关帝庙”“太原市文物单位——太原县牺盟会旧址”两块牌子。

太原县关帝庙,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它见证了明清时期的城市文化和建筑风格,承载了民国时期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与火的洗礼,又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如今,它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着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

这座关帝庙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从它的建筑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了解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而它在民国时期成为牺盟会的办公地点,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它的损毁和重建,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坚韧。

同时,关帝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关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代表着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关帝庙的存在,不仅是对关羽的敬仰和纪念,更是对这些品质的传承和弘扬。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需要这些品质,需要忠诚于国家、勇敢面对困难、正义地维护社会公平。

此外,关帝庙还是一处红色遗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作用和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这里发生的革命事迹,激励着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太原县关帝庙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建筑。它的修复和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感受文化、传承精神的重要场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历史建筑,感受它的魅力,传承它的精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