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60章进山 -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 溜溜金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第60章进山

第60章第60章进山

面对众人的反对,刘青青淡然解释道:“人一上百,千奇百怪,那些杀人放火的,还不是披着人的皮。菌子种类繁多,没毒的,有毒的,形形色色,不是正常的么?”

“我们挑着没毒的吃,就可以啦!”

刘鑫面色古怪:“要是中了毒,悔之晚矣!”命都不在了,哪来的后悔哦。

“再说,不就几朵菌子,又不是肉,有什么好吃的!”

刘青青挑挑眉,有什么好吃的!

她没多言,等做好了,希望有些人不要流口水。

她豪放的指着后院池塘里悠哉戏水的鸭子:“没事,我们家鸭子多,用鸭子试毒,如何?”

众人从全方位劝说她,刘青青都无动于衷。

总能角度刁钻的怼回去。

“菌子有毒!”

“我们用鸭子试毒,确定无毒的才吃!”

“菌子没人吃!”

“蚂蚱也没人吃,自从我做了后,就有人吃了!”

“菌子娇嫩,不适合运到城里!”

“这算什么问题,菌子干,菌子粉,菌子酱,选择多得很哩!”

……

刘青青舌战群雄,怼得所有人哑口无声。

刘有山灌了杯水,叹了口气:“嗨,你这孩子,就不听劝,等你吃亏了,你便知道厉害!”反正他拒绝吃菌子。

前年打猎在山里迷了路,干粮吃完,采了点菌子吃,上吐下泻,差点没死在林子里,全靠队友们驮着他出山。当时抽痛的胃,打摆子的腿让他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他发誓,饿死也不碰菌子。

刘青青笑笑,对他们的剧烈反对视而不见,有些人哪,一旦吃过一次后,就晓得口嫌体正怎么写啦。

地里的棉花冒出了花蕾,刘青青收拾剪刀,叫上郭守云,刘慧兰一起去地里打枝。

刘鑫奇道:“什么,还要打枝,废了老鼻子劲弄来的种子,像伺候祖宗伺候长这么高,竟然要打枝!”

伺候祖宗一点都不夸张,地里野草一冒尖就被他爹拔掉,隔三差五喊着他把牲口粪拉到地里施肥,他爹就差住在地里头,和这些棉花睡了。

刘青青解释:“必须打掉顶枝,若不打枝,它往高处长,没力气结果子啦!”

她指着绿油油大如豆子的葡萄:“你看,我们家葡萄为什么大,就是因为在它开花的时候,我减掉一些枝丫,让它的养分集中供应在剩下的这些葡萄上,所以长得又大又好!”

刘鑫想想自己家如蚂蚁大小的葡萄,一想是这个道理,棉花大差不离。只是因为种子过于珍贵,棉花价格高昂,让他爹这几十年的种田老手,畏畏缩缩。

刘青青脑子一转便明白了,笑道:“走呗,我们一起去打枝!”

特意去和张婶,罗婶等说了一遍。当时她们信任,跟着他家一起种棉花,不能让人家白劳作一年。

果然,打了顶枝的棉花,不再往高处长,旁枝长得更繁茂。绿色的枝叶上,挂着密密麻麻的花苞。

刘青青仔细检查每一朵花苞,并没有发现棉铃虫的痕迹,舒了口气。

她已经发现,小水枪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还能改变植株的性状,他们家的葡萄就是例子,其实就是普通的葡萄,在她日日夜夜的浇灌下,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不晓得成熟的时候,能长成什么样子。

所以,她家的棉花自带抗虫效果,她一点也不意外。

花费了好几日的功夫,才把棉花田,花生田料理清楚,拔草增肥,每一样都是体力活,这还是有张婶他们帮忙呢。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便是刘慧兰郭守云和她三个人,几天下来,腰酸背疼,带着帽子都要晒退一层皮。

阿娘和阿爹有心无力,只能帮着做家务搞后勤,翠翠岁数太小,做那点活计,像玩儿一样。

这么,张婶拉着她叙家常:“赵峰时常在家里念叨,阿云读书突然开了窍,你应该让他在家多读书,不要耽搁了,将来考个功名,你们一家子都享福。这点子活计,我们帮着一起便做掉了!”

刘青青摇头:“婶子,怎好次次麻烦你们。”

而且,刘青青打心眼里觉得读书没什么了不起,凭什么就不干活啊。

她们家只要能动的,没有一个闲人。阿爹阿娘除了在村学里上课,回家也要做家务。翠翠五岁不到呢,还每天跟着来地里拔草,阿云也是一样,不能说因为读书就搞特殊。

她笑道:“不过,你的话也提醒了我,我们家应该换个思路。”她们家缺壮劳力,可是别人家不缺啊,她完全可以雇佣长工来帮忙干活,免得把她累坏了,以后长不高,宝宝才十岁呢。

苏氏刘有山看着几个孩子晒得黑黑的模样,早就心疼内疚不已,全力支持请长工。

经过全家的考察,请了村子里刘七房的小夫妻,男的刘满仓,今年二十三,媳妇赵谷丰。两人养了三个娃,家里粮食不够吃,到处招揽活计,都是踏实肯干的性子。

刘家与刘满仓说好,地里的活计归他,家里的活计给赵谷丰,一个月合计一两八的工钱。

赵谷丰对苏氏感激涕零,丈夫是七房的二子,七房兄弟多,分家得的那点田地,根本不够一家子吃喝。偏偏男人是个木讷踏实的性子,老黄牛一个,只会埋头干活不会说,找零工都找不到。

老娘被兄弟慢待,被她接来一起过活,顺便帮忙照看孩子,她才能腾出空子找些活计,外面的活计太重,她吃不消,刘家的活计,算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

一个月一两八的工钱,还就在村子里,打着灯笼都难找。

赵谷丰是个瘦小能干的妇人,勤快知恩图报,说定后便把刘家的家务拦了过来,洗衣打扫卫生喂牲口,料理得妥妥当当,做完刘家的,才回自己家做自家的活计。

刘满仓天天到地里转悠,今日拔草,明日施肥,不晓得的还以为那是他家的田地。

苏氏和刘有山坚决用他们在村学的工钱付长工钱,将余下的二百文钱交给刘慧兰,干脆利索的当个甩手掌柜,打趣刘青青道:“以后阿爹阿娘就靠你们养着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