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东皇西帝2
第337章东皇西帝2
在齐军的持续进攻之下,秦军一路败退,面对齐军的进攻,秦军甚至不得不主动放弃城池以避开齐军的锋芒,在没有找到对抗齐军火炮的方法之前,秦军实在不愿与齐军再次发生正面的决战,因为那只会增加无味的伤亡。为了保存兵力,秦国不得不主动放弃大片的领土,当寒冬来临之时,秦国的晋阳郡、邯郸郡、巨鹿郡、常山郡、东郡、上党郡,连同大半个河内郡尽数丢失,若不是突然天降大雪,恐怕连颍川郡都要遭受到齐军的攻击。
而且秦军的损失还不仅仅只有这些,在秦军大败的时候,楚国也是闻风而动,原本败退的二十万兵马一下子增兵到四十万,直接攻入了魏国以及秦国的汝南郡,若不是王翦的决断足够快,当大量的秦军从前线及时撤退回秦国本土,进而可以南下巩固防线的话,说不得当年秦国从楚国掠夺而来的土地都要损失大半了。
只是,秦国止住了兵败如山倒的大势,但魏国却是倒了大霉,自家大哥秦国都要被打爆了,他这个小弟的面对的局面是什么?那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魏国当年在秦国的帮助下暴揍楚国一顿,将楚国当年抢夺到的故宋国之地尽数夺走,当年楚国畏惧秦国,不敢对魏国怎么样,但现在形势却是已经不一样了。
楚国趁着秦军被齐军重创的机会,果断出兵进攻魏国,魏国以一国之力面对楚国显然不是对手,尤其是在齐军占领了秦国东郡的情况下,更是让魏国上下瑟瑟发抖,如果说楚国只是强盗的话,那齐国可是真正的足以要命的杀手。
在魏国上下的瑟瑟发抖中,波及天下的战事随着一场蔓延至整个大河南岸的大雪而戛然而止。
“这一战我们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时候适可而止了。”邺城的临时行宫中,杨崇如此对麾下的文武众臣说道。
“大王,这场大雪虽然来的突然,但总归是会停止的,若是不能趁着秦军被我们重创的机会,尽可能地扩大战果,下次可就未必有这样的机会了,尤其是秦国也有公输家,若是秦国倾尽全国之力仿制火炮,下一次与秦军作战,我们就有可能会面对同样也装备了火炮的秦军。”杨崇有意罢兵,但有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比如卫庄,他的剑法走的就是勇猛霸道的路数,他在战场上的作战风格同样也是如此。
“赵地没有下雪。”杨崇道。
杨崇并不仅仅只是军队的统帅,更是一国之主,他要考虑的事情并不仅仅只是战场的事情,他还需要考虑战场之外的事情。
大河之南尽是大雪,但在大河之北却没有下雪,这意味着什么?杨崇结合着自己的记忆,不得不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赵地来年将有大旱,如今赵地已经属于齐国,齐国来年若是不能带领赵地的百姓度过灾荒,其在赵地的统治必然陷入危机。
而且,这一战齐国已经得到了太大的战果,领土、人口扩张了一倍有余,一个人吃的太多了尚且会消化不良,一个国家同样恶意是如此。
一个国家,若是不能建立起稳定的统治,最大程度的凝聚人心,调集资源,那所谓的大,也不过是大而不强而已。
现在的齐国已经足够大了,人口也足够多了,杨崇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将现有的领土完成整合,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家,让这个全新的国家实现真正的蜕变。
至于秦国,只要杨崇自己足够强大,秦国即使会变得更强也不重要。
国与国之间的争锋,最重要的还是强大自己,与其指望敌国变得虚弱,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才更靠谱一点。
秦国不敢战,齐国又不想战,当这两个天下间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都不想继续进行战争的时候,战争自然也就可以结束了。
当春意出现在大地上的时候,最后一场战斗随着秦军主动彻底一座小城而结束了。
秦国经此一战,损兵折将之中,更是丢失了大量的国土,数十年的经营一下子回到了当初,可谓是白白争战了几十年。
不过,得到如此结果的秦国上下却是满意的,因为秦国上下都知道,秦军在这场战争之中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取胜的,能够得到一个重伤而退的结局,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错了,接下来秦国需要做的就静静的养伤,当然,对于秦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尽快找出可以对付齐国火炮的方法。
若是秦军不能找到可以克制齐国火炮的武器,那么,在下一次的战争中秦国依旧会失败。
好在齐国的火炮虽然威力强大,但却并非不可对抗,齐国有墨家制造火炮,秦国同样也可以有着公输家效力,秦王政相信,只要给秦国时间,秦国就一定可以找到克制齐国火炮的办法。
不过在此之前,秦国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瓦解齐国与楚国之间的联盟,一个楚国固然不算什么,但一个齐国加上一个楚国,那对秦国来说就是天大的麻烦的了。
好在秦王政麾下人才济济,而他自己也不是寻常之辈,还真让他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当然,这个办法并不新鲜,因为当年他的先祖就这么玩过。于是,在不久后,秦国使臣姚贾带着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和氏璧来到了临淄。
“齐王如今雄踞三国之地,拥兵百万,治下百姓多达千万,可以说已经是当世第一强国,即使是我家大王对齐王您也是佩服的很。”姚贾以和氏璧作为敲门砖,还真见到了杨崇,这就让他的计划成功了一半了,纵横家的手段,只有见面了,才能继续下去。
“所以秦王政准备做什么?”杨崇打量着手中的和氏璧,他也是没有想到这件东西竟然会落到自己的手里。
“我家大王欲尊齐王为东皇。”姚贾回道。
听到姚贾的话,杨崇不由笑了,这熟悉的套路,秦国的王还真会王,当年秦国就玩过相似的套路,尊齐闵王为东帝,秦王为西帝,只不过后来被齐闵王看出了秦国的套路,于是又将东帝的号给去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秦国竟然又用了这样的手段。
所以听到这里杨崇直接笑了,道:“礼尚往来的,我是不是还要遥尊秦王为西帝了?”
姚贾被杨崇的直接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杨崇如此直接,根本就不给他发挥的余地。
不过姚贾到底也是深谙纵横之术的人,脸皮早已经练厚了,面对杨崇这突然而来的袭击,虽有一瞬间的尴尬,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当今天下,齐国与秦国共尊,两国之王再以王称之,已经不合适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本王接受了。”杨崇直接打断了姚贾的继续发挥。
无论姚贾说的再说,都只是为了瓦解齐国与楚国之间的联盟,对此杨崇哪能看不出来,不过,看在和氏璧的份上,杨崇也不妨上当一次,而且,杨崇也的确不需要与楚国结盟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杨崇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借助齐国现在的力量将脑海中的蓝图彻底实现。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杨崇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每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伟业的人,都有着大兴土木的欲望,杨崇也不例外。
秦王政十七年,秦王与齐王互尊对方为西帝、东皇,自此,自战国两百余年以来的天下格局彻底瓦解,七国争雄,此时已经变成了东皇西帝共尊。
此次,天下有了共同的年号,自秦王政十七年起,天下进入东皇西帝元年。
就在世人以为齐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的时候,世界却突然变了。
齐国埋头发展,先是修炼了北起阴山、燕山,南至大邺,东至大海,西至晋阳的驰道网络,后又在临淄邯郸之间建立起一道被称之为铁路的东西,甚至还出现了不用马拉动的火车。
在齐国大兴土木的时候,一些出自墨家的农业机关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使得齐国的粮食生产效率在短短两年内提高了一大截,在齐国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名为化肥的东西。
在齐国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国内建设中,秦国在全力支持公输家的情况下,也仿制出了火炮,甚至还有所改进,但这时的秦国却没有立即发动战争,因为秦国已经被齐国带上了另外一条赛道,一条秦国不得不走的赛道。
于是,在东皇西帝元年后的天下发生了变化,世间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竟然不打仗了,都开始进行了国内建设,如此诡异的和平,让许多人可谓是瞠目结舌。
对此秦王政也是相当的无奈,他也没办法啊,若是有可能,他是最想发动战争了,但有着齐国的榜样在前,他若是不有所行动的话,必然会大失人心。
况且,秦王政也的确从齐国的发展中看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天下再次爆发战争的时候,那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了,不过,那场战争已经彻底不同于以往的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