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战一触即发。
那个死活不肯开口的刺客,照着萧景廷的吩咐,丢去锦狸苑,成了小祖宗们的加餐——
出乎意料的,在被大花二花咬断一条腿后,他撕心裂肺招供了幕后主使:“是赵文绍,我们都是赵文绍派来的!”
尽管他招了,却也太迟。一旦见了血,无人敢虎口夺食。
至此,豫章王包庇通缉犯,并暗派刺客弑君之事,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朝会之上,陆知晚扮成小太监陪着萧景廷上朝,待萧景廷宣布派兵讨伐豫章王,满朝文武同仇敌忾,无人反对,不由暗暗松了口气。
最后商定的主帅是辽东王,萧宪。
豫章王乃是先帝手足,皇室血脉,其余将军领兵,真到了两军交战时,难免会碍于皇家血脉,下手迟疑。
辽东王萧宪与豫章王同为皇室王叔,他便是阵前砍下豫章王的脑袋,也不必有任何顾虑。且辽东王戍边多年,作战经验丰富,叫他带兵,朝廷放心——
太后也放心。
“萧宪就是维护阿寅江山最锋利的一柄剑。”
和陆知晚敲定主帅人选时,顾太后的态度明确而肯定:“当下正值关键时刻,谁领兵都比不过他。昭妃,你若信赖哀家,让陛下钦定辽东王为帅,准不会错。”
对顾太后和辽东王的往事一清二楚的陆知晚没忍住磕cp的八卦劲儿,偷偷瞄了顾太后好几眼。
顾太后看到陆知晚那意味深长的小眼神,保养得到的白腻脸庞闪过一抹赧色,轻咳了两声:“你这样看哀家作甚?”
许是这些时日萧景廷无法理政,和顾太后来往频繁的缘故,陆知晚对顾太后也多了好些亲近。
现下见顾太后这样问,她顺水推舟地答:“其实去岁您的寿宴,臣妾曾不小心撞见您和辽东王会面……”
顾太后的表情瞬间凝结。
陆知晚猜她这会儿肯定很尴尬,于是连忙干笑两声,缓和气氛道:“太后不必往心里去……后来陛下将您和辽东王的事与臣妾说了,臣妾和陛下都十分理解您。尤其是臣妾,同为女子,自是向着太后您这边的。”
顾太后噎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缓过来。
再看陆知晚那挤出来的干笑,她忍不住摇了摇头,苦笑两声:“看来阿寅真把你当成心上人,什么事都不瞒你了。”
陆知晚放轻嗓音,觑着顾太后的表情:“太后若是介意,臣妾可以忘掉,从此再不提。”
“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顾太后释怀笑笑:“都过去那么多年。”
陆知晚其实很想问顾太后一句,真的放下了吗?
可太后到底不是萧兰纯、萧宁宁她们,问德高望重的长辈这种事,总有些失礼。
她只望着顾太后道:“太后既推举辽东王为主帅,臣妾回去定会与陛下好好商议。”
顾太后轻轻嗯了声,长指拨动着掌心的檀木佛珠,温婉眉眼低垂:“他答应过哀家,会为哀家守好阿寅的江山,他便不会食言。”
***
出征的日子很快定下,五月二十三,辽东王为主帅,刑舟为副将,领精兵两万,前往豫章郡平叛。
出发前夕,宫中设宴,给辽东王壮行。
顾太后举杯,遥敬辽东王一杯酒。
陆知晚也带着萧景廷,敬了辽东王一杯。
翌日清晨,陆知晚站在高耸的城楼,望着太和殿广场上金甲熠熠的将士们,胸前也被一阵前所未有的浩然之气所填满。
她看得入迷,心潮澎湃,身旁的萧景廷看着她的侧脸,也看得出了神。
等大军浩浩汤汤出了城门,陆知晚才收回视线,转脸便对上男人漆黑明亮的眼眸。
明净阳光下,他的眼神是那样干净,山泉飞溅的水珠般晶莹清透。
陆知晚微微发怔:“你这样看我作甚?”
萧景廷道:“好看。”
陆知晚:“……?”
萧景廷嘴角勾了勾,孩子气地笑了下,也没多说,只看了眼城门外那一点队伍尾巴,语气认真道:“晚晚放心,他们定会凯旋。”
这话陆知晚爱听。
如果按照原著剧情的话,这将是他们和豫章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斗争——
原著里,是她和萧景廷输了。
可现在剧情提前了这么多,他们君臣一心,兵强马壮,而赵文绍和豫章王那边直接跳过了三年蛰伏,休养生息,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五月转瞬而过,及至六月底,平叛大军过长江,与豫章王的军队成对峙之势。
最新战报送达京城皇宫时,萧景廷正在和小富贵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不顺。
陆知晚一字不漏地将战报看完,放下文书,抬眼见到那高大男人还在和小富贵较劲儿,哭笑不得:“当初是你把它送给我,现在又嫌它太黏我,这能怪谁?”
“不是我送的。”
萧景廷朝小富贵恐吓似的挥了下拳头,见小富贵往后缩了缩脖子,委屈扒拉地嗷呜了一声,这才一副胜利满足的姿态,掸了掸袍袖,缓缓起身朝陆知晚走去:“是长大的我送的,和现在的我无关。”
「真不明白二十三岁的我怎么想的,每天要上朝、处理政务,本就没多少时间和晚晚在一起,还送只豹子占用她的精力。」
他怪起另一个萧景廷从不嘴软,有时还会在陆知晚面前旁敲侧击,说二十三岁萧景廷的坏话,以证明现在的他才最值得她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