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之仪(三) - 笼中歌 - 六耳圆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笼中歌 >

生辰之仪(三)

生辰之仪(三)

粒粒沙土在木盘上平整铺开,在明亮的阳光下泛起淡黄的光芒。

沙盘设于涵和殿外,四名道童立于两侧,分别负责唱生与记录,皇帝、周太后、王皇后、万贵妃、太子则坐于正前方。

梦龄心系太子,躲在藻韵楼的垂花门后,悄悄望着这边动静。

她与太子约定好了,只要情况不妙,他会以扶额为号,暗示她进场,届时揭发张元吉的祸心,管它有没有证据,先搅浑了水再说!

现下张元吉手拈三炷香,敬过天后,郑重插进香炉里,正要步往沙盘前,太子忽地起身,朝他拱了拱手:

“天师,我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张元吉作揖回礼:“殿下客气,有何疑问,尽管讲来。”

太子道:“听闻扶鸾时须有正鸾、副鸾各一人,共执乩笔,请神明附身,以笔在沙盘上写字,传达神明想法,是不是?”

张元吉点点下巴:“是。”

“那——”太子话锋一转,“倘若两位鸾生私下串通,提前对好了要在沙盘上写什么字,扶鸾之时,并无真的请到神明,只是借神之名作假,这种情况,该如何分辨呢?”

“对对!”周太后第一个响应,“若私心作祟,谁知道写字的是人还是神?”

王皇后也叹:“唉,此法存有漏洞,写出来的字,着实不好分辨真伪呀。”

听他们一说,朱见深亦觉有理,点了点头。

唯独万贞儿淡定依旧,一面悠悠呷着酸梅汤,一面拿眼角扫张元吉。

张元吉微微笑道:“是不好分辨,依法请神,讲究的是心诚则灵,人的心如何扒开来看呢?”

“就是说嘛!”周太后摊手,“什么神明断定,依老身看,全是糊弄人的说辞!”

“母亲言之有理。”王皇后附和,“糊弄人倒其次,要冤枉了好人,那才叫造孽呢!”

她们二人一唱一和,太子却紧锁眉心。

张元吉敢顺着大家话锋说,必然留有后招。

“太后、娘娘说的是,不过——”果然,张元吉也话锋一转,“贫道为防此类情况发生,已做好决定,此次扶鸾之人只有贫道自己,且弃用乩笔,改用铜铃。”

说罢,他从袖里掏出一个掌心大小的铜铃来。

朱见深奇道:“铜铃如何写字?”

“隔空写。”张元吉答。

“切。”周太后嗤之以鼻,“吹吧你就,老身活这么多年,也算见过不少世面,却从未听过隔空写字,便是我那亲弟弟周辰安,也不曾提及呢。”

周辰安三个字一入耳,张元吉目中划过一抹微不可察的倨傲,不以为然地笑了一下:

“能不能做到,全看道行高不高,贫道不才,今日就为各位献个丑。”

朱见深一脸迫不及待,侧掌做了个请的手势:

“快、快让朕见识见识这等高深的法术。”

父亲既如此言,太子不好再追问,便撩袍回座,静静冷眼旁观。

只见张元吉应了声是,双手捧定铜铃,轻轻闭上眼睛,脚下踏着天罡七星步,嘴里念念有词,最后一声大喝:

“真武大帝,请附吾身!”

随之蓦地睁开眼睛,射出两道精光,跨步来至沙盘前,拎着铜铃停于上方,仅离一拳之距。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铜铃随着他的步伐从左至右缓缓平移,待挪开一些,最左侧的木盘上竟凸起一道道细沙,组成一个字!

“储——”负责唱生的两名道童齐声喊出。

众人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

朱见深惊喜,万贞儿得意,王皇后难以置信,周太后差点从椅中摔下来,太子下意识地瞟了远处的梦龄一眼,两人手心里同时攥了把汗。

“君——”第二个字显现。

“不——”第三个字显现。

“祥——”

待第四个字一出,周太后再也忍耐不住,噌地站起身,直接蹬蹬往沙盘走去,其中一名道童立即闪身来拦:

“太后,莫冲撞了神明!”

太后不好再往前,却也不肯后退,想了想,竟不顾堂堂太后仪态,当场弯下腰身,瞪大了眼珠瞧向那沙盘,生怕漏过一丝细节。

然而铜铃与沙盘之间空空如也,并无什么东西连接,木盘上的细沙当真是隔着空气,一点点自己凸起成字的!

“凶——”

“兆——”

第六个字喊出时,王皇后也坐不住了,走到太后身边,搀住她手臂哄:

“太后,您年纪大了,这么弯着腰,容易闪着身子,还是回去坐吧。”

她嘴上说着,手上却不用力拽人,反而一对眸子死死盯着沙盘,仔细寻找线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